蛋挞是我们非常喜欢吃的一种点心,蛋挞其实热量是很高的,我们经常说一个蛋挞等于一碗饭就是说蛋挞的热量和一碗米饭的热量是差不多的。想要知道皮肤过敏能不能吃蛋挞,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蛋挞的营养成分以及蛋挞吃了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目录
1治疗皮肤过敏的药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抗组织胺药。这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最适用于1型过敏反应。常用的有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这类药物均为H1受体阻滞剂,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与之竞争拮抗组织胺受体,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血清病的寻麻疹也有效,但对有关节痛和高热者无效;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差。用药剂量应个体化,驾驶人员或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避免使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品种。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主要有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
(3)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主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奏效迅速。钙剂注射时有热感,宜缓慢推注,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律紊乱,严重的可致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
(4)免疫抑制剂。主要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
(5)生物制剂药 可以说这类药是目前治疗过敏最理想的药物了,在国外已经大受欢迎了,在国内还没有普及,副作用小,愈后不复发。倍受青睐。如联邦抗敏胶囊、葡萄紫等等,主要是可以有效地改善过敏体质,避免过敏症状的再次发生。
2皮肤过敏能吃蛋挞吗
蛋挞的基本材料是低筋面粉以及淡奶油和牛奶,蛋黄,我们知道很多的皮肤过敏病人一般都不能吃氨基酸含量过高的食物,而牛奶以及蛋黄含有的氨基酸很高。
蛋挞(Egg Tart),台湾称为蛋塔,“挞”是英文“tart”的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表面被饼皮覆盖,馅料密封的批派馅饼)(pie);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
一个蛋挞相当于吃下一碗饭
又酥又软,很容易两、三口就一个的葡式蛋挞,每个平均热量约是300卡左右,而普通一碗饭的热量是280卡,所以你吃一个葡式蛋挞已经超过一碗米饭的热量,如果你体重约60公斤,啪啦啪啦5分钟吃下三个蛋挞,就要慢跑一小时才能消耗这些热量。
脂肪多多,不饱和脂肪酸更多
但是蛋挞和米饭不同,米饭热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而蛋挞则超过60%来自脂肪,虽然两者的热量差不多,你却吃进去非常多的油,而且你不会马上有饱足感,会让你一口接着一口。
而且在这些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又占56%,专家建议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饮食——脂肪占总热量30%以下,饱和脂肪酸不超过三分之一,所以蛋挞的成份是非常不利心血管健康的。
正所谓,少吃多滋味。对于蛋挞的美味,很少人能抗拒,既然如此就要把握分寸,谨记:适可为止,回味无穷。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蛋挞,我们知道蛋挞含有的热量非常的高,一个蛋挞等于是一碗饭的热量。蛋挞虽然非常好处,但是蛋挞的主要成分是蛋黄以及牛奶,而我们知道蛋黄和牛奶都是高氨基酸的食物,有很多人对于这些食物皮肤过敏。
3为什么会皮肤过敏
1、年龄增长,使皮肤分泌功能退化,皮肤在岁月的消磨下,会变得较薄,它的保护层功能亦随之减弱。
2、长期暴露在阳光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烟雾、灰屑、紫外光UVA和UVB,以及红外线,均会损害皮肤,因为它们产生的游离子能破坏皮肤的脂质保护层。
3、劣质化妆品或不当药物伤害。
4、生理因素,压力、精神紧张和情绪低落,都会减弱皮肤的天然抵抗力,引致它的自我修护机能亦随之减慢。如内分泌紊乱。
5、天气:面对天气的转变,肌肤亦需要额外的适应,例如在寒冷天气中,如果皮肤没有充分滋润的话,便很容易受到伤害。
6、添加剂:一些护肤品中的成分如防腐、染料、乳化剂和香料,都有可能使皮肤变得敏感。
7、特异体质。
4皮肤过敏有哪些临床表现
症状
1、换季性皮肤敏感
有些人每到季节转换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皮肤过敏问题:发干、瘙痒、脱皮、起红斑等。皮肤敏感与干性皮肤有关,也和环境、气候、年龄、食物、化妆品有关。易过敏的人更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摄取,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鱼虾、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出现过敏症状后,要立即停用任何化妆品,对皮肤进行观察和保养护理。在此期间,不要用太热的水洗脸,以避免刺激皮肤,同时注意防晒。
2、化妆品过敏
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会引发皮肤过敏,对皮肤细胞产生刺激,使皮肤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过敏。若由于化妆品使用不当引起皮肤过敏,不能随意使用治疗一般皮肤病的药膏,否则,会引起皮肤粗糙,起色斑,加重皮肤疾病。
3、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成人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如情绪激动、工作过度紧张、忧愁焦虑等,剧烈瘙痒为本病特点,多在搔抓后皮肤变厚,但界限清楚,无鳞屑。早期呈淡红色,以后局部有色素沉着,好发于颈周、肘后、臀部及小腿侧。
4、桃花癣
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脸上会冒出一些淡红色、圆形小红斑,痒痒的,还有点脱皮,由于常发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故称之为桃花癣。
这种皮肤病在春季起病,夏秋后消退,主要症状是脸上有一片片发白或淡红色的圆形或卵圆形斑片,表面有细小鳞屑附着,有时会出现瘙痒。多见于面部,亦可见于上臂、颈和肩部等处。好发于过敏体质的人,还与风吹日晒过多、消化不良、维生素不足、皮肤干燥、使用劣质化妆品等因素有关。不能乱用去癣药,否则会加重病情。
5皮肤过敏可以预防吗
1、远离过敏原,因为过敏症状会永远存在,不可能根治,只能随时小心防范,避免接触有可能导致过敏的过敏原。
2、强化肌肤的抵抗力也是有效的基本对策,如睡眠充足,饮食充足均衡,情绪和谐,远离污染环境及过敏原,减少皮肤的刺激等,轻微的敏感只要处置得宜,很快便会恢复,严重时则要迅速就医。
3、注意使用防晒产品,同时避免过度曝晒,因为紫外线穿透力特别强,经常曝晒会使皮肤变薄,更容易受到刺激。
4、谨慎使用洗面奶和化妆品。
5、“敏感性”皮肤的人,平时应多用温水清洗皮肤,在春季花粉飞扬的地区,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引起花粉皮炎,可于早晚使用润肤霜,以保持皮肤的滋润,防止皮肤干燥,脱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