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经常吃蚕豆,蚕豆是很常见的一种食物。蚕豆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作药用,具有健胃、益脾、和中的功效。那么,吃蚕豆会中毒吗?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目录
1蚕豆的基本介绍
蚕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西南亚和北非。中国的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我国蚕豆种植面积广泛,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蚕豆的荚果呈扁平筒形,未成熟时豆荚为绿色,荚壳肥厚而多汁,荚内有丝绒状茸毛,因含丰富的酪氨酸酶,成熟的豆荚为黑色。每荚种子2~4粒,种子扁平,略呈矩圆形,种皮颜色因品种而异,有乳白、灰白、黄、肉红、褐、紫、青绿等色,脐色有黑钯与无色两种。
蚕豆按其子粒的大小可分为大粒蚕豆、中粒蚕豆、小粒蚕豆三种类型:大粒蚕豆宽而扁平,千粒重在800克以上,如四川、青海产的大白蚕豆,品质较好,常作粮食或蔬菜食用;中粒蚕豆呈扁椭圆形,千粒重为600~800克;小粒蚕豆近圆形或椭圆形,千粒重为400~650克,其产量高,但品质较差,多作为畜禽饮料或绿肥作物。
蚕豆按种皮颜色不同可分为青皮蚕豆、白皮蚕豆和红皮蚕豆等。
蚕豆含有致敏物质,过敏体质的有极少数人(男孩较多)吃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急性溶血等中毒症状,就是俗称的“蚕豆病”。这是因为体仙缺乏某种酶类所致,是一种遗传缺陷。发生过蚕豆过敏者一定不要再吃。
2蚕豆的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18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方形,中空,表面有纵条纹。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两侧具大而阴显的半箭头状托叶,先端尖,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基部下沿呈尖耳状;小叶2~6个,椭圆形或广椭圆形乃至矩形,长5~8厘米,阔2.5~4厘米,先端圆形,具细尖,全缘,基部楔形;顶端小叶中央有很不发达的狭线形卷须。
花1至数朵,腋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钟状,无毛,长约1厘米,先端5裂,裂片狭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旗瓣白色,有淡紫色脉纹,倒卵形,长约3.5厘米,先端圆而有一短尖头,基部渐狭;翼瓣边缘白色,中央有黑或紫色大斑,椭圆形,长约1.8厘米,顶端圆形,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白绿色,三角状半圆形而作掌合状,长约5毫米,基部耳状,一侧亦有爪;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无毛、无柄,花柱细,顶端背部有一丛白色1C毛。荚果长圆形,稍扁,大而肥厚,长5~10厘米,阔约2厘米。种子矩圆形而扁。花期3~5月。
3吃蚕豆会中毒吗
蚕豆含有二种核苷—蚕豆嘧啶葡糖苷(vicine)和伴蚕豆嘧啶核苷(covicine),它们在弱酸环境中被β-糖苷酶分别水解为蚕豆嘧啶(divicine)和异乌拉米尔(isouramil).这两个糖苷配基在体内能降低红细胞的GSH含量,使红细胞不能将氧化的谷胱甘酞(GSSH)还原,干扰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造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缺乏,最终发生溶血.维生素C对两个糖苷配基有协同作用.有的人吸入蚕豆花粉也能发生中毒.多数蚕豆中毒发病于餐后5~24小时.
曾有报道.中毒症状有乏力,头晕,肠胃不适,黄疸,呕吐,腰痛甚至血尿.无论吃煮蚕豆或鲜生蚕豆后都可能发生中毒. 红细胞中GSH和G-6-PD缺乏的人较易发生蚕豆中毒,G-6-PD缺乏与染色体上一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有关.这类人对某些药物可能易感而发生溶血.蚕豆中毒的发生,除G-6-PD缺乏还有其他一不完全清楚的因素.
4蚕豆的功效与作用
嫩蚕豆可以益气健脾,利湿消肿。另外,它的营养丰富,每100克蚕豆含9克蛋白质、19克碳水化合物,还富含膳食纤维、钙、磷、钾、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嫩蚕豆中的蛋白质,在各种豆类里仅次于大豆。它还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和丰富的胆碱,有增强记忆、健脑的作用。此外,蚕豆是低热量食物,对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都是很优质的绿色食品。现代人还认为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作用。
一、蚕豆调和五脏六腑 脑力劳动者可多吃
蚕豆,又称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罗汉豆等,中医认为,其味甘,微辛,性平,无毒,主利胃肠排泄,调和五脏六腑。对于常饮酒的人来说,可用蚕豆苗熬汁,有良好的解酒效果。
营养学认为,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因此如果你是正在应付考试或是脑力工作者,不妨适当进食蚕豆,以达到健脑效果。蚕豆中的钙,有利于骨骼对钙的吸收与钙化,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蚕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在日常食用的豆类中仅次于大豆,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现代人还认为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作用。
二、蚕豆容易致过敏 蚕豆病患者应忌蚕豆
蚕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但因蚕豆尤其是鲜蚕豆含有过敏因子,所以有人吃了蚕豆会发生过敏现象,他们甚至闻到蚕豆花粉气味后也会过敏。主要表现在大量红细胞被破坏,皮肤、眼球发黄,俗称“蚕豆黄”。
这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引起的病症,是因为体内缺乏一种叫做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酶所致。如果因吃蚕豆发生过过敏的人群,一定不要再吃蚕豆或其制品,有家族史者也不能吃蚕豆。另外,蚕豆在烹饪时一定要煮熟煮透方能食用。由于带皮蚕豆膳食纤维含量高,不宜多吃,以免加重对肠胃的负担。
时令蔬菜:嫩蚕豆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蔬菜,应趁早食用。剥壳后,如果豆子顶端像指甲一样的月牙形呈浅绿色,说明蚕豆很嫩,可以带壳吃;如果已经变黑,就说明老了,维生素C的含量会略有下降。蚕豆鲜嫩度不同,吃法也各异。嫩蚕豆可以煮熟,或用少许油煸炒,鲜嫩可口。
老蚕豆可以做成豆瓣酥,或和鸡蛋等一起煮汤,入口润滑、细腻。在南方地区,还有用蚕豆和大米煮饭、熬粥的传统,这样能增加饭里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营养损失。
食用功效:传统医学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嫩蚕豆煮稀饭能和胃、润肠通便,对习惯性便秘有良效。蚕豆茎止血,止泻;叶收敛止血。花凉血,止血;种子皮利尿渗湿;荚壳收入敛止血。
分类:蚕豆按种皮颜色不同可分为青皮蚕豆、白皮蚕豆和红皮蚕豆等。蚕豆按其子粒的大小可分为大粒蚕豆、中粒蚕豆、小粒蚕豆三种类型:大粒蚕豆宽而扁平,千粒重在800克以上,如四川、青海产的大白蚕豆,品质较好,常作粮食或蔬菜食用。
5蚕豆的种植技术
1、开沟分墒:为保证苗齐、苗壮,防止烂豆死苗,一般田块2—2.5m开墒,埂头较高的田块2.5—3.5m开墒,沟深18—20cm,宽30cm。大理市海西片等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块实施垄作,垄面宽50—55cm,沟深30—40cm,宽40cm。
2、播种期:蚕豆播种期应以盛花结荚期能够避过重霜冻的出现时间为依据,确定不同生态地区蚕豆最佳播种节令。即: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10月5日—15日播种;海拔1750—1900m的豆作区10月10日—20日播种;海拔1950—2200m及以上地区在10月15—25日播种。
3、合理密植、规范条点播种:在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播种基本苗1.2—1.5万株/667m2,株行距为15—18×750px;在海拔1750—1900m豆作区播种基本苗1.8—2.2万株/667m2,株行距为13×650px或16×500px;在1950—2200m及以上豆作区播种基本苗2.3—2.8万株/667m2,株行距为13—15×450px。播种方式采用条点明豆。
4、合理施肥:播种后亩盖优质厩肥1500—2000kg/667m2或盖适量稻草;在豆苗2.5—3台叶期施普钙30kg/667m2,硫酸钾10—15kg/667m2;在洱海湖边区的大理市、洱源县,为减少对洱海等湖泊的污染,以减少磷肥用量,播种时用0.5—1kg/667m2土壤磷素活化剂(昂力素)拌种,豆苗2.5—3台叶期施普钙15—18kg/667m2。
5、灌水:在整个生育期间应及时灌好现蕾开花水、盛花结荚水、灌浆鼓粒水等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