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心脏早搏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部分心脏早搏是不需要治疗。儿童出现早搏,应该先找到早搏原因,对症下药。那么,小孩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心脏早搏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目录
1心脏早搏的危害
1、心脏早搏的患者与众多的心脏类疾病患者一样,都会出现一些心跳不正、心脏时而出现难受疼痛以及浑身无力的症状。出现这样的症状,患者应该及时的就诊确诊病因。
2、心脏早搏的危害严重之处就在于人们很容易忽视这一疾病的存在。由于心脏早搏这样的疾病一般是由于一些甲亢、肺炎、以及心脏疾病等等疾病间接导致的。也是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了心脏早搏的出现,而专注于其它疾病的治疗。
3、心脏早搏轻微者是比较容易治疗,对身体危害也比较小的。但是往往因为人们的忽视而变得严重,而这严重之后就会导致心脏骤停甚至猝死的情况出现。
2小孩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心脏早搏患儿较为多见,据统计,约1%~2%的健康学龄儿童有过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现象。
儿科专家指出,体检时发现患者出现了早搏,应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必须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
单纯的早搏次数不多,如每分钟低于6次,没有其他不适,这类早搏一般无需用药;如果早搏次数每分钟超过10次,甚至超过20次,有心悸、胸闷、气急等症状的或在心电图上呈多源性者,应及时去医院看医生,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包括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3心脏早搏的治疗
这种心脏早搏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早搏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都无需药物治疗。
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脏早搏怎么办,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慎用。
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脏早搏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常有效。低钾引起的心脏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血钾。
奎尼丁晕厥或锑剂治疗中出现的心脏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剂。口服药物可用:①慢心律、②β受体阻滞剂、③洋地黄类;而适用于由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脏早搏可选用:④普鲁卡因酰胺、⑤胺碘酮双异丙吡胺、心律平及英卡胺等。
以上这些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心脏早搏中的室性早搏,而对于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去除诱因并选用下列药物治疗:①β肾上腺素如心得安;②异搏定。以上两类药物对低血压和心力衰竭者忌用。③洋地黄类适用于伴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所致的房性早搏。常用地高辛0.25mg ,1次/日。④奎尼丁,⑤苯妥因钠0.1g,3次/日,⑥胺碘酮。房室交界处性早搏治疗与房性早搏相同。如无效可试用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
4心脏早搏的食疗方法
方一:丹参芪归炖羊肉
将丹参20g、黄芪20g、当归20g、生姜50g、羊肉500g.水适量,一起煮熟,吃肉喝汤,每天早晚空腹服用,两日一剂。 丹参活血祛瘀、凉血除烦、安神定志、排脓止疼;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羊肉补虚劳、益气力。 该食疗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治疗心脏早搏有特效。
方二:人参当归炖猪心
猪心一个,剖开洗干净,加生晒参10克,当归15克,加水适量,一起炖熟。食盐调味,喝汤食猪心。
方三:龙眼莲子粥
将龙眼肉20克,莲子15克,大枣5颗,粳米100克,共同煮粥食之。
心脏早搏患者饮食宜清淡,应该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豆制品,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酸、辣等调味品。少喝浓茶或咖啡、戒烟戒酒等。
5老年人心脏早搏多发
早搏又叫做期外收缩,是指心脏在规则跳动(每次心跳的间隔时间基本相等)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提前的跳动。老年人是早搏的高发人群。临床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有近30%的老年人曾出现过不同原因引起的早搏。
一般来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细胞的核也随着色素沉着而增多,部分患者在心肌内可有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增生或脂肪浸润变性,导致心肌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早搏。
不过,在老年人早搏患者中,不一定都是由于这些心肌退行性变化而引起的。专家说,有的老年人因牙齿缺失,咀嚼功能差,从而引起消化功能不良,造成便秘或是腹腔内胀气,这样的情况下也可导致早搏的发生。“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心脏早搏都要进行治疗的,有的早搏是不需要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