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出汗多,有些女性又喜欢穿紧身内裤,不喜欢喝水,喜欢憋尿等,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主要指膀胱炎)。引起尿路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对于女性而言,真菌、衣原体等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目录
1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没有障碍地沿着这个路径排出,但如果细菌从生殖器或直肠周围的皮肤进入尿液,或者通过血流进入尿液,就可能引起尿路系统任何一个部位发生感染和炎症,也就是尿路感染。
宝宝患了尿路感染,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症状:
1、不明原因的发烧。
2、有排尿时疼的征兆,比如哭闹。
3、尿味难闻,有顽固的尿布疹。
4、尿色浑浊或血尿。
5、容易有不明原因、持续的烦躁。
6、呕吐、腹泻、不吃东西。
如果你怀疑宝宝有尿路感染,最好带他去看医生,并做必要的检查确诊。虽然尿路感染通常很容易治疗,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引起永久性的肾损伤,甚至肾衰竭。医生认为两岁以下的宝宝比大孩子更容易受到尿路感染的严重伤害,因此,尽早发现并进行治疗。
2夏季女性要防尿路感染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防止细菌侵入和病菌感染。建议穿棉质内裤,不要穿化纤或尼龙的内裤,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裤子。不要用公共浴池、浴盆洗浴,不要坐在未经消毒的马桶上,不要与他人共用一条毛巾。排便后,由前向后擦拭可预防感染。
2、 多饮水、勤排尿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不要等到渴了才去喝水,尤其在炎热的夏天。经常排尿冲洗尿道,是预防和减少尿路感染的重要方法,可是有些女性在工作 时,养成了憋尿的不良习惯,甚至有些人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麻烦而不愿意喝水,这样做无疑会增加尿路反复感染的机会。
3、注意性生活卫生。性交前,情侣两人都要清洁身体,这能帮助将生殖器周围的细菌冲掉,否则,细菌可能由性交被送入膀胱。性交后,女性还应再上一趟厕所,排尿能有效地“冲洗”细菌。
4、 不要过度清洁。有的女性习惯长期冲洗阴道,以为这样能保持干净而预防阴道炎,其实这种做法反而会将阴道内的有益菌冲走,破坏了阴道的正常防御功能,更容易 导致阴道炎的发生,而患阴道炎时往往容易并发尿路感染。所以,健康女性只要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就可以了。
3尿路感染的分类
一、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
1、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
① 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
② 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
③ 肾内有梗阻,如在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可引起肾组织损害。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彻底,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2、单纯性尿路感染
单纯性尿路感染则无上述情况,不经治疗其症状及菌尿可自行消失,或成为无症状性菌尿。Pawlowski等在4596例尸检中发现慢性肾盂肾炎者仅占3.1%,因此认为:成人肾盂肾炎如属单纯性,很少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te renal diseas,ESRD)或病理上的慢性肾盂肾炎。
二、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1、上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肾盂肾炎临床上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数是致病菌经膀胱、输尿管而到达肾脏,引起炎症,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过去此诊断过于滥用,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应仅限于肾盂、肾盏有明确的炎症、纤维化和变形者。如果用此诊断标准,则绝大部分慢性肾盂肾炎是在尿路梗塞、尿流不畅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础上附加尿路感染所致。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尿路感染常不会引起严重的慢性肾脏疾患。因此,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不应该由其病程长短或反复发作的次数来划分,而应该由影像学显示肾盂肾盏是否有变形来区别。
2、下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炎(urethritis)和膀胱炎(cystitis),其感染性炎症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膀胱和尿道的细菌性炎症,统称为下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多数为继发性的,女性较多见。常见的诱因有尿道梗阻、邻近器官的炎症、膀胱或尿道器械检查、创伤、手淫等。
(1)临床表现 下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分:起病多急骤,尿频,尿急,尿痛,或有黏液性分泌物。检查尿液有脓细胞、少量红细胞。
(2)治疗 包括:
① 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原发病灶并消除衣发因素;
② 多饮水,热水落石出或1:50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③ 抗感染:可选用增效联磺1克,每天2次,庆大霉素片8万单位,每天3次,诺氟沙星0.2克,每天3次,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2-4克或丁胺卡那霉素0.4-0.6克;
④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用适量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5-10毫克,每天3次口服,或阿托品片0.3-0.6毫克,每天3次。
三、根据病史,尿路感染又分为初发和再发,后者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
1、初发性尿路感染
初发性尿路感染即第一次发作;复发是指治疗不彻底,常在停药后6周内再次发作,与原初感染的细菌同株同血清型,多见于肾盂肾炎;
2、再感染
再感染是指原初感染已治愈,由不同菌株再次感染,常发生在原初治疗停药6周之后,多见于膀胱炎。再发频繁者必须寻找原因。
4尿路感染的护理事项
得了尿路感染怎么办?怎样预防尿路感染加重?患者应注意哪些事项来做好护理尿路感染的工作?如何护理尿路感染才能缓解尿路感染的症状,帮助有效的治疗尿路感染?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护理尿路感染的方法。
患病期间应禁止性生活。平时就应注意性生活卫生,在性生活前,应清洗外生殖器,性生活后应排尿。
由于外阴部比较湿润而分泌物也比较多,所以它是细菌最轻易生长的部位。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和护理尿路感染最好的一种方法。
女性患者宜用淋浴,以免污水流入尿道而加重感染。应每日清洗外阴1次,勤换内裤,大便后擦拭肛门,应从前向后擦,避免将肛门污物带到尿道口。
护理尿路感染饮食宜清淡,禁忌辛辣刺激食物。护理尿路感染应注意多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护理尿路感染应重视心身调节。情绪波动也是造成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保持心情愉快有可能会让病情减轻,对护理尿路感染有很大帮助。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帮助护理尿路感染。
以上为护理尿路感染的注意事项介绍。患者应做好以上护理尿路感染的工作,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护理尿路感染的工作,帮助自己有效的护理尿路感染。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祝您健康。
5尿路感染治疗原则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对此我们首先要知道尿路感染是由细菌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那么在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是专属于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呢?下面就让专家来介绍一下吧。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包括反复发作配合中药巩固治疗,如银花泌炎灵片等首先按常见病原茵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前行尿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尽可能选择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还体现在疗程要足够。抗茵药物的使用要持续到症状消失、尿培养转阴后2周。避免滥用抗生素,特别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须同时消除诱发因素。若存在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做相应处理。加强机体免疫功能。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有哪些?上述中专家已经给大家介绍的很清楚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想知道什么注意事项的话,欢迎在线咨询专家,他们会给出满意的解释,谢谢您对本站的支持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