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寒假也快结束啦,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一放长假,可能又会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爸爸妈妈是否会有些担心,自己的宝贝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目录
1宝宝半岁了如何把尿
1、发现要尿尿的信号每个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情,当宝宝有了尿意时,常常会表现得跟一般时不一样。比如打激灵,也就是俗话说的“打尿颤”,宝宝忽然身体有轻微的颤抖,或者双腿不自觉地摆动,一般就有尿意。比如在睡梦中突然扭动身体,或叽叽咕咕时,肯定是要小便了,这时把他抱起来把一下,肯定有收获。还有的宝宝在玩的时候,突然双眼凝视发起呆来,肯定是在酝酿小便,赶紧给按在尿盆上,准确率超过80%。另外,一般的宝宝会在刚睡醒时和喝完奶15~20分钟时,最有尿意。
2、把尿贵在持之以恒不管是把尿还是训练宝宝坐尿盆,最重点的一点是要持之以恒。每天可以固定地给宝宝把几次尿,或者坐上几分钟尿盆。目的是让宝宝先接受这种尿尿的方式,然后慢慢形成条件反射,以后一摆好把尿姿式或者坐上尿盆就有了尿意。另外,一定要让宝宝轻松愉快。每次宝宝顺利“完成任务”,就要表扬他。而如果尿湿裤子,也不应该责骂他。
3、把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5分钟即可,如果宝宝没有便意,就过会儿再试。长时间处于把尿姿势,会使宝宝产生排斥情绪,适得其反。
2如何让宝宝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家中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最关键的变化当属主要照顾者,宝宝们要去熟悉陌生的阿姨或叔叔,并由他们来照顾自己。除了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入园前后心理上的变化。
宝宝们不仅会在每天上幼儿园时因为跟爸爸妈妈分离而产生分离焦虑,会想:
我还能见到爸爸妈妈吗?爸爸妈妈会来接我回家吗?
此外,他们还可能会担心:
这个阿姨喜欢我吗?我要是尿裤子了会嫌弃我吗?能照顾好我吗?
其他的改变还包括环境、作息时间和规则等等。在不熟悉的情景下,宝贝们可能会相比平时睡得不那么踏实,也可能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这里,我们为爸爸妈妈们准备了几条可供参考的建议。
1. 孩子的能力准备
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脱鞋袜及简单穿衣等。
2. 生活用品准备
让孩子一起参与入园生活用品的准备过程,在一些小的范围(比如书包的颜色)给孩子选择。这个过程能帮助孩子好奇和熟悉幼儿园生活,并且有自己的参与时,孩子们能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在准备过程中,告诉孩子这些生活用品的名称与作用。
选择一些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的衣服及软底鞋,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小背包,放置孩子个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壶等。
3. 提前调整作息
提前向幼儿园作息时间过渡,比如什么时候该吃饭、睡觉和玩耍。
作息时间和与之对应的情绪起伏规律是孩子生活的关键节奏,对适应幼儿园生活很关键。况且,孩子对时间的体验也是来自于生活节奏,于是更容易在这个框架下被理解「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4. 模拟幼儿园场景
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来模拟幼儿园可能碰到的情景。
可以用动物玩偶作为故事主角,穿插一些可能面对的困难问题。注意故事情节多以轻松有趣的气氛为主,免得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更多是困难。
比如妈妈可以在故事中一群小动物一起玩得很开心时,操控自己手里的「小白兔」走到边上的「小猫咪」身边问:「你好啊!小猫咪,我看你一直一个人,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玩啊?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不开心啊?」然后妈妈跳出角色问孩子:「宝贝,你觉得小猫咪会怎么说啊?」
这样鼓励孩子去给那个「小猫咪」想台词,其实就容易引出孩子以玩偶的身份说出自己可能担心的困难,可能是「想妈妈了」、「尿裤子了,不知道怎么跟老师说」。于是妈妈就能在故事里面以玩的方式帮助孩子模拟出来,引导解决的方式。
3宝宝皮肤干燥的原因
宝宝皮肤肌肤薄嫩。宝宝的皮肤厚度只有成年人的1/3,因此任何一点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宝宝皮肤的不适,如气候的变化、衣服厚度及材质的改变等等,都会使宝宝的皮肤受伤。
另外,宝宝皮肤皮脂分泌少。宝宝从出生到2个月左右的这段时间里,由于有胎儿时期从妈妈那里获取的激素做保护,皮脂分泌还会比较旺盛。但从这段时间之后,原来的“保护罩”逐渐消失,宝宝的皮脂分泌会迅速降低,因此容易变得干燥和粗糙。
宝宝皮肤水分需求大。宝宝的汗孔密度高,而往往又特别好动,从而造成宝宝体内的水分蒸发量大,对水分的需求也就更多。如果补水不及时,宝宝的皮肤就很容易出现状况。
宝宝皮肤受气候、环境等外界因素变化。秋季以后降水量减少,太阳照射强烈,空气也变得不像夏季般湿润,而宝宝的肌肤调节能力和抵抗能力都还弱小,因此干燥也就成为了宝宝皮肤的普遍现象。
宝宝的皮肤是比较敏感的,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们都需要多加注意,倍加呵护宝宝的皮肤,以免过于干燥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哦。
4三个月宝宝吃奶量
宝宝三个月之后喝奶量明显增多,而且身体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储存能力,所以每次喂奶间隔的时间也相应变得更长。在前两个月,宝宝只要3个小时没吃奶就饿得直哭,但是3个月之后,宝宝喝奶之后能睡上4、5个小时。妈妈们这个时候也不用担心宝宝吃奶不够,因为宝宝吃一次奶能维持那么久是正常现象,也不必再和之前一样3个小时就喂一次奶。
正常来说,三个月的宝宝一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分5—6次喂,每次大约在150毫升。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使宝宝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这样不仅能减轻妈妈负担,也能让宝宝的饮食习惯逐渐变正常。另外,还可以在宝宝两次喂奶间适当的添加一些温开水,也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帮助宝宝消化吸收。切记不要太早添加辅食,尤其是3个月的宝宝,添加得太早,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5宝宝得厌奶症怎么办
情况一:随着月龄增大,宝宝的视觉、听觉逐步完善,对外界越来越好奇、注意力越来越容易分散,吃奶时出现容易开小差、吃奶量减少。
应对妙招:妈妈喂奶时,注意选择相对固定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干扰,让宝宝逐渐意识到在这个较安静的环境就是吃奶的,逐渐形成良好习惯和规律。
情况二:很多家长给孩子喂养是按绝对喂养量进行的,这很容易造成过度喂养,婴儿饱腹感强,就会自行调整进食次数,减少进食,而家长们就误以为宝宝是厌奶了。
通常这种情况,宝宝会表现为体重增长好,但伴随大便绿色、口气重等消化不良症状。
应对妙招:妈妈要注意心理要求值不要太高,接受孩子每次喂养量会有一些差别。待孩子不吃了就停止,不要想方设法,比如分次都要将固定的喂养量喂完,也不要与其他孩子的喂养量的进行横向比较。
注意宝宝生长曲线是否正常才是判断的最终标准。
情况三:过早添加辅食,辅食量增加过多,有些家长担心宝宝不吃辅食,还早早加入盐、糖等调料,导致宝宝吃奶减少。
应对妙招:注意辅食添加对母乳喂养的干扰。
第一、辅食添加不宜过早,6个月左右为佳。
第二、1岁以内的辅食内不宜添加油、盐、糖等调料。
由于母乳味道平淡,当添加辅食味道较重,易诱发宝宝拒绝吃味道相对平淡的母乳,所以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一定不要把辅食的味道弄得“特别好”,以免出现厌奶的现象。
第三、辅食量不宜过多。1岁以内的宝宝主要营养来源还是奶,辅食过多易出现厌奶。
情况四:宝宝无原因地出现厌奶,非以上几种情况,怎么办?
应对妙招:如果宝宝没有体格发育不良,建议增加一些运动量,适当吃一些促消化的食物促进食欲;如厌奶时间较长,已经出现了体重增长不良等情况,应到医院就诊,排除病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