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于患者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伤及患者的内脏器官,那么,过敏性紫癜到底该怎样进行治疗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详细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1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方案是怎样的
1、 中医治疗
过敏性紫癜这种疾病在中医上被认为是由于邪热伤血所致的,中医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面主要是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通过中药的调理来达到治疗效果。对于一些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如果出现出血过多、心慌气短的现象,这就属于气血两亏,在治疗方面应该以滋阴健脾,补气摄血为主。常用的中药药材有:党参、白术、龙眼肉、当归、阿胶、地榆炭、大枣、黄芪等。
2、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来说是比较有效的,它可以改善症状,尤其是对腹痛还伴有便血的患者来说疗效更为显著,然而这种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激素类药物不能防止病情复发,而且只使用于单纯的皮肤过敏性紫癜患者,患者长期用药会对这种激素类药物产生依赖,并且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3、 对症疗法
对症疗法是指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比如对于过敏性紫癜而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要严格限制,在用药方面对采用普鲁卡因来进行静脉封闭治疗;过敏性紫癜紫癜患者有感染的现象发生时可以用青霉素等一些抗菌素药物来控制感染;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应适当的进行输血。
2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后果
1、代谢的失调: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低钾血症或者高钠血症,都是过敏性紫癜肾炎造成代谢失调而引发的病症。此外,还有对糖类、脂质、氨基酸代谢功能有影响。
2、多种障碍:如甲状腺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生长迟缓等。
3、水代谢失调:患者易出现多尿、口渴、黏膜干燥、乏力。严重时会令患者血压升高、肺水肿,甚至造成心力衰竭。
4、危害骨骼:过敏性紫癜肾炎会造成肾性骨病,令患者骨痛、近端肌肉无力。严重时还会导致骨骼畸形、身材矮小。
温馨提示:约30%~60%的病例有肾脏受损的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起病一个月内,常表现为镜下血尿(指尿红细胞数目超过5个/高倍视野),或少量蛋白尿。事实上,过敏性紫癜患儿几乎均有尿酶改变和肾脏病理改变,是儿童期间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好在本病有自然缓解的趋向,远期转归多数良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经适当处理,一般会随着皮肤紫癜消退而愈。
3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肾外症状
1.皮疹:为本病首发和主要临床表现, 表现发生在四肢远端、 臀部及下腹部, 多对称性分布, 稍高于皮肤表面, 可有痒感, 1~2 周后逐渐消退, 常可分批出现。从紫癜到肾脏损害间隔时间少于2周。
2.关节症状:是本病常见症状,特点为多发性、 非游走性, 多发于踝关节的关节痛。
3.胃肠道症状:常可见到, 主要表现为腹痛, 腹部不适以及腹泻。常见部位为脐和下腹部。腹痛有时可表现为阵发性肠绞痛。
4.其他: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及神经系统受累如头痛、抽搐和行为异常等。
肾脏表现
主要表现为尿异常,表现蛋白尿、 血尿,部分患者有肾功能下降。
4过敏性紫癜肾炎吃什么好
1、饮食要清淡,主食以大米,面食玉米面为主;过敏性紫癜患者要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及补血食品,以补充机体的需要。过敏性紫癜饮食主要有瘦肉、禽蛋、动物肝、肾、菠菜、西红柿、海带、紫菜、木耳、大枣和豆类及其制品。
2、多吃瓜果蔬菜。
3、气虚者应补气养气止血。血瘀者可用活血化瘀之品。
4、过敏性紫癜患者应多吃高维生素C食品。维生素C有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作用,过敏性紫癜患者多吃这些食品有助于康复。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有柚子,橙子,柑橘,苹果,柠檬,草莓,猕猴桃,西红柿以及各种绿叶蔬菜等,这些都是过敏性紫癜饮食。
5、忌食肥甘喉味,辛辣之品,以防胃肠积热。
6、对曾产生过敏而发病的食物如鱼、虾、海味等绝对禁忌。
7、忌食动物蛋白,如海鲜、牛羊肉、方便面(有防腐剂)。
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会传染吗
专家介绍说,紫癜性肾炎属于一种继发性的疾病,紫癜性肾病不传染。其实,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一些食物或药物过敏亦可引发过敏性紫癜,它的发生与个人体质有关,并不是一种传染病,因而毋须担心,即便是学校里有数位孩子都有相同症状,也并不能认为过敏性紫癜是传染病。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会传染吗?紫癜性肾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和臀部,大小不等,初呈深红色,可逐渐融合成片状淤斑,数日内变成黄褐色,浅黄色,1-2周内逐渐消退。
除皮肤紫癜外,腹痛也较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与脐周,下腹或全腹。肾损伤多发生在紫癜出现一周后,表现为蛋白尿,尿血,少数可演变为肾炎或肾病综合症。
初春季节,天气变化大,过敏性紫癜起病率较多,而小儿又是过敏性紫癜的好发人群,特别是学校里孩子比较多,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的几率会比较大,因而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卫生情况和举动,稍有不适,应立刻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