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很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血清铁蛋白很低是什么原因?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来选择适合患者的方法,血清铁蛋白很低一般多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引起的,一定要积极的治疗疾病,关于血清铁蛋白很低的病因的分析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目录
1血清铁蛋白偏低怎么办
血清铁蛋白偏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那么血清铁蛋白偏低怎么办呢?血清铁蛋白偏低一般容易出现贫血的症状,严重的话是会引起大家的急慢性肝炎等疾病的,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避免出现血清铁蛋白偏低的症状,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血清转铁蛋白减低见于:1.铁幼粒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2.营养不良、重度烧伤、肾功能衰竭。3.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4.急性肝炎、慢性肝损伤等。
铁蛋白低提示体内贮存铁减少,不过多吃点含铁多大食品即可。
铁蛋白降低说明体内缺铁或造血功能增强.只要补充最够的铁使缺铁性贫血得到改善铁蛋白就会正常.改善和预防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西红柿,动物肝脏,瘦猪肉,鱼,虾,蛋黄,豆类和大米等,常吃水果,均有食疗作用.提倡用铁锅炒菜.
上述关于血清铁蛋白偏低的症状的分析,希望帮到大家,贫血、营养不良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的话,久而久之会造成患者身体的体质下降,所以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2血铁蛋白低的原因是什么
铁蛋白的铁核心Fe3+具有强大的结合铁和贮备铁的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血红蛋白相对稳定性。SF是铁的贮存形式,其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的指标。
血清铁蛋白很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若SF低于15μg/L时即可诊断铁缺乏。也可以作为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指标。如果SF大于100μg/L,即可排除缺铁。
血清铁蛋白很低常见于:①缺铁性贫血,一般于早期即可出现血清铁蛋白减低,是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②失血、营养缺乏和慢性病贫血等,可作为孕妇、儿童铁营养状况调查的流行病学指标。
关于血清铁蛋白很低的原因的分析,希望帮到患者,也希望血清铁蛋白低患者能够经常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工作,定期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工作,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3低蛋白会影响男人性欲
老年男人和吃素食的男人,受到了医学界的警告:低蛋白质的饮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性欲。
据外电报道,研究人员说,不吃足够的蛋白质的人,会有降低睾丸激素的危险,而因此会导致降低性功能,同时还会减少肌肉、减少红血细胞、损伤骨骼。不吃肉的人格外有危险,因为动物食品是高生物价值蛋白质的最好来源。
素食主义者和严格的素食主义者选择了不吃动物食品,而老年人由于丧失了胃口及咀嚼的困难,吃肉也比年轻时减少了许多。研究人员发现,低蛋白质的饮食导致了性荷尔蒙粘合剂血球素在老年人中间的增加,从而降低了睾丸激素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调查了1552名40岁至70岁的男人的血球素,发现蛋白质和纤维的摄取量,与性荷尔蒙的水平紧密相关。
4慢性肾衰患者低蛋白饮食
慢性肾衰的饮食可总结为“三低二高”、三低:低蛋白、低磷、低脂;二高:高热量、高必需氨基酸
1、低蛋白饮食
如果摄入蛋白质过低易发生营养不良,就慢性肾衰来讲蛋白质摄入量宜限制在0.5~0.7g/(kg·d),详见表1。表1 慢性肾衰病人低蛋白饮食应用方法
内生肌酐清除率(ml/min)血清肌酐(μmol/L(mg/dl))血尿素氮(mmol/L( mg/dl))蛋白摄入量
克/日克/(公斤体重·日
40~400<177(2.0)<10.7(30)50~700.7~1.0
20~40177~355(2.0~4.0)10.7~17.9(30~50)40~500.6~0.7
10~20355~707(4.0~8.0)17.9~35.7(50~100)30~400.5~0.7
5~10707~1060(8.0~12)>35.7(100)25~350.5~0.6
注:血肌酐达800μmol/L以上的,每天蛋白摄入量应限制在30g以内,过低的蛋白质如20g/d要结合必需氨基酸服用。
低蛋白饮食的注意点:
① 蛋白质要保证50%~70%优质蛋白,推荐:鸡蛋白、牛奶、鱼、瘦肉(常见蛋白质的含量(每100克食物)如下:大米7克、面粉9克、黄豆36克、绿豆 24克、豆腐7.4克、白菜2克、茄子2.3克、苹果0.4克、花生27克、猪肉9.5克、牛肉20克、人乳1.5克、牛乳3.3克、鸡蛋15克、鲤鱼 17克、对虾21克。虽然人乳、牛乳、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与人体相符,所以营养价值较高,是膳食中最好的食品。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包括: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狗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驼鸟等;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 蛋等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它是婴幼儿食品中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此外像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蛋白质的含量均较高);
②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比例。植物蛋白高的食物如谷类、硬果、杏仁类等;
③1天的优质蛋白质要均匀的分布到3餐中,不要集中在一顿吃,以利于吸收利用;
2、高热量饮食:保证充足的热量,是实现长期低蛋白饮食的保证。
每日摄入为30~35千卡/公斤体重。每日约2 000~2500千卡。除蛋白质提供外,膳食中还可采用含热量高,蛋白质低的碳水化合物食品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如土豆、山药、芋头、藕、南瓜、粉丝、荸荠、藕粉、菱角粉、荸荠粉、团粉等。含非必需氨基酸高的食品应限食,如干豆类(红豆、绿豆、毛豆、蚕豆、毛豆、碗豆仁)、豆制品(豆腐、豆干、豆浆),硬果(瓜子、花生、核桃、腰果、粟子)类及谷类等。还有采用脂肪提供,但脂肪宜少,尤其要限制动物脂肪,烹调宜用植物油。
3、低盐限水:对于尿量在1000ml以上而无水肿的患者可以不限制水的入量,有水肿及高血压、心衰每日应限制入水量,食盐的入量为3g/d,无上述情况的食盐可适当进4-6 g/d。
4、低钾饮食:尿毒症期一般都有高血钾,要严格限制钾的摄入(含钾高的食物有鲜蚕豆、马铃署、山药、菠菜、苋菜、海带、紫菜、黑枣、杏、杏仁、香蕉、核桃、花生、青豆、黄豆、绿豆、毛豆、羊腰、猪腰等)。
5、低磷饮食:须极低磷饮食。含磷高(干豆种子及坚果类、动物内脏、骨头汤等)、钾的食物可以通过烹调方法去钾(如水煮去汤汁),水果加糖后水煮弃水。
6、补钙:肾衰病人往往高磷低钙,一般可口服碳酸钙。
7、补充维生素:一般水溶性维生素B(尤其是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C的缺乏,需要补充。
8、补充微量元素:一般肾衰病人锌、铁常缺乏。瘦羊羔肉、瘦牛肉含铁、锌丰富,藕粉含铁较丰富。
9、情绪要稳定、睡眠要充足、保持大便通畅。
5低蛋白血症一般指蛋白质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一般指蛋白质营养不良
蛋白质营养不良又称水肿性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份,人体的一切组织细胞都含有蛋白质。身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细胞的更新,组织损伤后的修复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还是酶、激素和抗体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由于蛋白质是两性离子,它具有缓冲作用。蛋白质还是保持体内水分和控制水分分布的决定因素,也是热能的来源之一,1g蛋白质在体内可以产生16.6千焦热能。如儿童蛋白质营养不足,不仅影响其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还会使整个生理处于异常状态,免疫功能低下,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
疾病描述
蛋白质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缺乏病、Kwashiorkor(意指“断奶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儿童,因蛋白质严重缺乏引起典型的皮肤和毛发变化、生长迟滞、智力发育障碍、低蛋白血症、肌肉消瘦、水肿、脂肪肝和腹部膨隆等。
症状体征
本病好发于6个月至5岁之间的儿童,尤为断奶时及断奶前后的婴儿,成人和老人少见。轻型病例大多发生在60岁左右的人。
患者因低蛋白血症于面和足部出现水肿,甚者波及全身。白皙皮肤儿童有特异性皮损,开始为红斑,压之能消退,随之发生小的暗紫色斑,边界清,高于周边皮肤,压之不褪色,表面发亮,触之有蜡样感,尔后变成干燥、棕色或黑色斑,上有裂纹。好发于受压部位,如粗隆、膝、踝、肩、肘和躯干受压处,亦可发生在潮湿部位,如尿布区,以后不规则布于全身,呈剥脱性皮炎样表现。轻型病例仅于胫前、大腿外侧、背部等处出现沿皮肤切线排列的龟裂(称“马赛克”皮肤)和脱屑。严重病例有大面积糜烂和表皮缺失,愈后留有色素沉着,特别在前额、臀、骶尾和足背等处。因皮肤变薄、膨胀和色素减退而变苍白,以黑肤色种族患者为甚,常首发于口周,亦可位于小腿,也可因摩擦、创伤和溃疡而继发脱色斑。偶尔在足背、臀以及与压力无关的部位形成大疱、或浅或深的溃疡、坏死。于背、下腹和下肢偶见瘀点。晚期病例在耳廓周围、膝上、肘前、腋、趾间、包皮和唇中部出现线状皲裂。
粘膜损害有口角炎,应与核黄素缺乏症相鉴别,其它还有眼干燥、唇炎、口腔炎和口腔溃疡、舌乳头萎缩,并可累及肛门和女性阴道。
患儿指(趾)甲变薄、变软,有正常新甲生长时,出现新旧甲分离。毛发脱色,棕色发变成淡黄色,黑发可变成棕色、淡红色或因营养不良而变白,因营养好坏,在一根头发上出现黑白相间的交替节段。毛发稀疏,易脱落,颞和枕部脱发与婴儿躺卧时受压有关,晚期广泛脱落,毛发细软变直,干燥无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