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也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它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宫颈锥切术
那是原位癌变已经达到三级了,那你就不要再纠结那些,医生收的那样是对的,已经是三级了,建议LZ不要再拖延了,宫颈锥切术是目前国内最成熟的LEEP刀里面的一种手术方法,也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变的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原位癌只要斯锥切术能够完成的,那是可以不要全切的。如果是癌病的话那肯定要做子宫全切的。你应该是在你们那边的大医院做出来的结果,医生的建议是可信的。如果你补放心的话,可以到武汉的大医院里面去做,比如妇保院呀,武警医院都是可以的。
2宫颈锥切术的介绍
宫颈锥切手术刚开始的时候是通过解剖刀(即冷刀锥切)进行的,优点是切缘清晰,利于病理检查。 缺点是需要住院,需要麻醉,手术时间长,术中容易多量出血。
如今,子宫颈环行电切术(也就是所谓的LEEP刀)得到广泛开展,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住院,手术时间短仅需要5分钟至10分钟左右。
不过LEEP刀切割深度是否足够颇受质疑, 且由于之前医学界顾虑电流破坏切缘,所以一直不提倡使用电刀锥切术。不过近年来大量医学实践及临床资料总结后认为电刀锥切的效果与冷刀锥切相当,且出血较少。在病变的清除、复发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宫颈锥切术宫颈切缘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众所周知,锥切切缘阳性的患者,病变进展和复发的几率均大,但切缘阴性者不能保证剩余宫颈内无残留病变,其残留病变的发生率也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不过发生的机会比切缘阳性患者低,宫颈腺体受累和病变的多中心性是锥切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决定性因素。总之,环行电切以其省时、简单、安全、便宜而成为最好的锥切方法。得以在临床广泛开展。
妊娠妇女的宫颈锥切,目前尚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对妊娠妇女进行锥切可造成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发生,还有些人认为其切缘的阳性率和病变残留的发生率高,但大多数认为,妊娠时进行锥切是安全,有效的。Raio L等提出,对己知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妊娠妇女的锥切深度超过10mm是发生早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妊娠妇女的锥切深度最好小于10mm,这就要求对锥切的适应症做出更严格的选择。
锥切的病理一定要注明切缘是否为阳性,宫颈腺体是否受累和病变是否为多中心。
3宫颈锥切术的注意事项
1.最好选在月经干净后至距下次月经来之前一周这个期间的任何一天进行手术。
2.术前应化验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 也要化验肝肾功能,梅毒,HIV,乙肝二对半,丙肝,同时需要做心电图检查。
3.术前检查白带常规如滴虫霉菌和脓细胞排除阴道炎方可施行手术。注意外阴清洁以免发生术后感染。
4.手术后两个月内避免性生活,以免出血和伤口感染。
5.术后如有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需立即去当地最好的医院去止血,多量阴道流血会有生命危险。
4宫颈锥切术的对应病症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多次发现有恶性细胞,阴道镜检查无异常,宫颈活检或分段诊刮颈管阴性者,应作宫颈锥切进一步确诊。
2.宫颈活检已确诊是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CINII-III,宫颈原位癌),宫颈原位腺癌,显微镜下发现有宫颈癌微小浸润(宫颈癌Ia1),为了确定手术范围,可以先作宫颈锥切,切下宫颈组织作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程度,指导手术范围的选择。
3.怀疑宫颈腺癌,但宫颈活检或刮颈管阴性者。
4.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肥大、增生、外翻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作小范围宫颈锥切术治疗
5宫颈锥切术的相关
1.手术后出血。手术后即时出血都是因为手术时止血不善。手术后继发性出血往往发生于手术后5~12天,多见于深部切除病变以及合并感染者。可根据出血的多寡采用纱布压迫、冷冻、电烧、重新缝合,偶尔需切除子宫。
2.子宫穿孔或子宫颈穿孔,虽极为少见,但一发生可能要将子宫切除。3.手术后盆腔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
4.子宫颈狭窄。约有1~5%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宫颈粘连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超过50岁及锥切深度超过2cm有关,患者可出现痛经、月经潴留、以致闭经或月经期出现棕色或黑色阴道点滴出血。宫颈粘连的患者可采用子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