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胃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目录
1胃出血应该怎么办
1.一般治疗
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全血。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开始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果血源困难可给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3.止血措施
1 药物治疗 ①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最好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或雷尼替丁在基层医院亦较常用。上述三种药物用药3~5日血止后皆改为口服。对消化性溃疡和糜烂性胃炎出血,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盐水100ml口服或作鼻胃管滴注,也可使用凝血酶口服应用。凝血酶需临床用时新鲜配制,且服药同时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以便使药物得以发挥作用。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垂体后叶素是常用药物,但作用时间短,主张小剂量用药。患高血压病、冠心病或孕妇不宜使用。有主张同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80年代以来有采用生长抑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短期使用几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但价格较贵。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 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如药物止血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该方法即时止血效果明显,但必须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以保证止血效果,并防止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
3 内镜直视下止血 对于门脉高压出血者,可采取①急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②注射组织胶或硬化剂如乙氧硬化醇、鱼肝酸油钠等。一般多主张注射后用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以减少硬化剂注射后因胃酸引起溃疡与出血;对于非门脉高压出血者,可采取①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②采用APC电凝止血;③血管夹钛夹止血。
4血管介入技术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垂体后叶素或三腔气囊管压迫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手术TIPS结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5 手术治疗 经上述处理后,大多数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停止。如仍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考虑口腔或脾肾静脉吻合等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早期手术可降低死亡率,尤其是老年人不宜止血又易复发,更宜及早手术,如并发溃疡穿孔、幽门梗阻或怀疑有溃疡恶变者宜及时手术。
2胃出血的饮食疗法
胃出血对我们来说都是不陌生的,它的病发率很高,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胃出血的病发原因很复杂,但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胃出血也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慢慢调养。
患者一般在出血停止 24 小时后,方可开始给予少量的流质饮食,并密切观察有无再度出血。若情况稳定,由逐渐增加流质饮食数量,并酌情改为半流质饮食和软食,直至正常饮食,恢复期的流质饮食可参考本病宜忌食物部分所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流质食物选择表。
饮食调理
经常喝牛奶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多因酸性胃液销蚀胃壁,损伤血管所致,为防止晚间胃酸分泌高峰期分泌过多胃酸,临睡时喝杯热牛奶,可保护胃黏膜并中和胃酸,并可有效地预防反复发作的胃出血。
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凡有出血倾向者,宜多吃含维生素C、维生素 K 食物,绿叶蔬菜中维生素中C含量很丰富,柑橘、柚子、番茄、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菠菜、卷心菜、花菜、油菜和植物油中维生素 K 的含量较高。多吃含维生素C、维生素 K 新鲜水果和蔬菜, 能改善毛细血管的渗透性,降低血管的脆性,有利于止血。还可多进食花生衣、白木耳、荠菜、金针菜、百合、藕汁、乌贼骨等,有止血作用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是引起胃出血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远离疾病。专家提示我们要保持清淡的食物,切忌烟酒、浓茶等不利于消化道恢复的食物。
3胃出血病人恢复期注意事项
对于胃出血患者来说,在治疗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日后的康复。所以胃出血患者想要更快的恢复胃部健康,那么就要掌握良好的护理方法。那么,哪些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呢?一、继续完成一个疗程的服药
二、戒除烟酒
吸烟会破坏幽门括约肌功能 ,使其失调 ,促使胆汁反流入胃内 ,高浓度的胆盐对胃黏膜有非常强的损害作用 ,使溃疡不易愈合 ,因而戒烟十分重要。酒 ,特别是高度酒能溶解胃黏膜上的脂质 ,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 ,不仅影响溃疡的愈合 ,而且是引起溃疡出血的主因。因而 ,溃疡病出院后一定要忌酒。
三、饮食要定时、定量、定餐、不能过饱、过饥
出院后可由半流质饮食逐步过度到软食。不要吃粗糙、过酸以及刺激性食物 ,如笋、咖啡、醋、杨梅和辣椒等等。
四、禁食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如激素类、红霉素、水杨酸类、消炎痛、利血平等。假使一定要用 ,可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硫糖铝等。
五、预防贫血
胃出血后虽然经过输血 ,但患者经常贫血 ,可吃些含铁量高的食物 ,如菠菜、蛋黄、猪肝等。也可以吃一点补血药物如益血生、右旋糖酐铁等。
六、精神要愉快
人们经常说 ,胃是情绪的镜子 ,人的大脑皮质与内脏是相关联的 ,情绪不好 ,也影响溃疡的愈合。除此以外也要注意防寒。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对于胃出血患者来说,即使身体恢复了健康,但是在生活当中还是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不要暴饮暴食,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会对自己的胃部有很好的帮助。同时患者如果胃部出现不适的话也要重视起来。
查看详情>>4胃出血的急救措施
1.平卧:病人出血后需立即卧床休息,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不宜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免影响呼吸,保持镇静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注意保暖。突然变换体位时要特别小心,因为病人出现大量失血时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如果不注意,突然站立时往往会因一过性脑缺血而晕厥,导致摔伤等意外。
2.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家庭救护中最重要的。因为病人呕吐的血液或胃内容物一旦被吸入呼吸道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特别是血压较低、神志不清、一般情况较差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因此,当病人出现呕血时,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及时清理口腔内容物。
3.禁食禁水:一旦病人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立即停止进食或饮水。因为进食、水不仅会加重病灶出血,还对入院后的内镜检查治疗增加困难。吐血后,最好让病人漱口吐出,水不能咽下,可含化冰块,并用冷水袋冷敷左上腹部。
4.准确用药:如果病人有肝硬化、消化性溃疡以及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等病史,家里可自备一些常用的止血药,如凝血酶、云南白药、三七粉等,但凝血酶通常要保存在-4℃冰箱的冷冻室中,发现出血按说明书及时应用。
家属在进行必要的家庭救护的同时,还应从这几个方面密切观察胃出血病人的病情变化:
1.呕血、便血的量,次数和性质,如呕血的颜色,出血量,是否混有食物;黑便次数,是否混有血块;病人的呕吐物或粪便要暂时保留,粗略估计其总量,并留取部分标本待就医时化验用;
2.病人的神志变化;
3.脉搏、血压与呼吸情况;
4.每小时尿量;
5.肢体温度、湿度,皮肤与甲床色泽等情况,并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5胃出血的诊断方法包括哪些
对胃出血的诊断方法,大家需把握,专家指出患有胃出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只有正确治疗才能规避疾病不必要麻烦的发生,那么常见胃出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具体分析。
胃出血的诊断方法:
1. 测量脉搏:根据脉搏的次数判断出血是极常用的方法。成年人平时脉搏在每分钟60~100次,当出血时,心脏代偿性增加收缩次数。出血量不一样,心脏代偿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每分钟超过100次以上提示失血量在600~1000毫升,如每分钟超过120次,则提示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
2.观察睑结膜以及口唇等外周情况:睑结膜的苍白程度反映血色素的高低,从而也可确定失血量的情况,此外,急性失血较多时,还表现为口唇及面色苍白。
3. 根据呕血量及黑便的多少确定出血量:作为患者和家属准确地报告呕血或黑便的次数及量,对医生判断出血量有帮助。当短时间内多次呕血或黑便则提示大出血,且仍在继续出血。如黑便为每日1次,且量少而成形则提示小量出血且出血较慢。把呕血和黑便总量相加就能对出血量有个初步估计,但还应考虑到胃肠道内还有积存的出血未被排出。
如上是对胃出血的诊断方法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胃出血的出血是有不同程度的,想要正确治病,一定要先了解胃出血的诊断方法,如此才能够帮助大家正确的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