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孩子进入新生活的转折点。然而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孩子大部分不愿意去幼儿园。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接受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看看下面的办法……
目录
1宝宝在幼儿园会交朋友吗
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交际,找到自己的朋友,可是你们家的宝宝在幼儿园会交朋友吗?
研究证明,学前教育可为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奠定基础。有较为系统的课程安排和活动指导的幼儿园,可为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而托儿所和呆在家中的幼儿则缺乏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研究发现,在小学中人缘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上过正规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强。
宝贝,在幼儿园你会交朋友吗?
苗苗上幼儿园已经有几个月了,可是,每次妈妈去接她的时候,她都是孤单的样子,不说话也不动,眼巴巴看着妈妈来的方向,看上去怪可怜的。别的小朋友都互相有说有笑,可她一句话也不说。妈妈觉得女儿是个心重的宝宝。询问老师,老师说:“苗苗特别乖,但她总一个人玩,不喜欢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也不喜欢说话。”妈妈对此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入园之后,有的宝宝没多久就完全适应了,可有些宝宝,入园都好几个月了,还是孤独的样子,没有好朋友。其实让宝宝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感受到幼儿园带给他的快乐,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宝宝学会和小朋友交往,才能体会到同伴交往的乐趣。宝宝学会如何与老师交往和沟通,才能形成更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与小朋友、老师友好相处的宝宝就会更喜欢幼儿园了。
学会与同伴交往
1.每天放学的时候,妈妈可以多在幼儿园(或者幼儿园门外)呆一会儿,让宝宝和其他宝宝玩一玩。如果宝宝有抵触心理,妈妈就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放轻松,比如问他:“都哪个小朋友是你们班的?那个淘气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你看他们在玩游戏,你也去玩吧!”有了妈妈的带领,宝宝会放松并且不再害怕。
2.在与小朋友玩的过程中,身体的互相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小女孩特别娇气,刚碰一下,就哭哭啼啼,这样小朋友们就不爱和她玩了。如果你的宝宝也是这样,就要格外注意,提醒宝宝:“其他小朋友不是故意要打你,他是不小心。你一定疼了,但你非常坚强对不对?”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就会逐渐改变并适应的。对那些鲁莽的小家伙,你也可以提醒他们要小心一些。
3.家长也可以领着宝宝走到其他小朋友的面前,和宝宝一起询问小朋友的姓名和年龄、班级,并让宝宝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让他们彼此熟悉一下,拉起小手让他们成为朋友。这样宝宝今后就学会如何交朋友了。
4.有的宝宝在幼儿园中好多小朋友都不和他玩,究其原因原来是他老是独霸玩具,不懂得谦让,会欺负小朋友,因此小朋友都不和他交往。由此看出,交给幼儿一些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必须告诉宝宝,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友好,要懂得谦让;不能随便打人等等。
5.教给宝宝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如小朋友要抢玩具时,让宝宝告诉他:“玩具是我先拿到的,如果你很想玩的话,等我玩完以后你再玩好吗?”或者是和小朋友商量说:“你真的很想玩吗?我们也可以一起玩。你说好吗?”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和与同伴沟通的能力。
应用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宝宝找到不少朋友,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宝宝与人交往的技能。
学会和老师交往和沟通
宝宝离开妈妈到老师的身边,对于宝宝来说生活环境是一个极大的改变。为了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让他学会与老师交往也是非常必要的。师生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对于宝宝非常有益,因为有时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会让宝宝高兴好多天。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和老师交往——
1.告诉宝宝老师很慈祥,她很爱你们。不要对宝宝说:“再不听话,给你告诉老师。”之类的话。要让宝宝感觉到,老师也像妈妈一样,是他们的朋友和保护者。
2.告诉宝宝当他有一些必需的要求,如小便、喝水时,可以让他轻轻地走到老师的旁边,小声地告诉老师:“老师,我想小便。”或者举手告诉老师:“老师,我口渴,可以喝水吗?”引导宝宝面对老师适当地提一些必要和简单的要求。
对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宝宝,父母要多协助他,帮助、鼓励幼儿积极地与人交往,让他体会到交往的乐趣,从而逐渐扩大交往的范围,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宝宝生活得更快乐。
2如何让孩子更好接受幼儿园
改变孩子不良习惯,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做事,学会自理,自己穿衣,刷牙。多带孩子去公园玩耍,与其他小朋友多接触,而不是孤僻的站在大人后面。
不能用反面语言警告他。孩子哭闹不能用“再闹告诉你老师”或“把你送到幼儿园就不接你回来”的话。要告诉孩子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很多玩具,有亲切的老师,让孩子从心底不害怕幼儿园上学。
学会“狠心”放下。孩子刚去幼儿园都怕和家人分开,怕丢下她,一交给老师就又哭又闹。孩子是父母心头肉,听到哭难免心疼,可即便是这样也要忍着。要相信没我们在身边老师也定能照顾好孩子,更要知道我们所做是为他好。
放学后和孩子多谈心。接孩子回家后可以问问他吃了什么饭,玩什么玩具,学的舞蹈或早操可以教爸妈。和孩子一起做学校的舞蹈,叫他小老师,满足下他的小小虚荣心。
告诉老师孩子各方面情况。把孩子的身体情况还有生活习性告知老师,让老师全面掌握孩子情况后加以指引,好的表扬,坏的改正。
多参加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无论我们工作再忙,也是为了孩子,有时间就要多陪陪孩子。参加幼儿亲子活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回家后再和他玩,让孩子喜欢上学校这些活动。
对孩子不吝啬夸奖。孩子课后作业陪他完成,做的好表扬他,做的不好,鼓励他下次加油。让他对学习有兴致。比如说孩子今天说同学们都和他玩,就夸奖他真棒,很受欢迎,让孩子更快的融入到幼儿园群体中。
3宝宝在幼儿园养的好习惯
你把宝宝送到幼儿园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自己没时间照顾?还是为了孩子能有更多的玩伴。其实宝宝上幼儿园的好处有很多,而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天气又这么凉爽,可儿子还是准时七点就醒了,看见爸爸妈妈还在睡觉,他没有声张,自己把枕头放好,把被子都叠好了放在墙角处,自己下地了,我被震惊了,我想这都是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已经形成了好的习惯了,真是这两年的幼儿园生活呀,非常感谢我们这所好幼儿园和好老师们。
马上我不再装睡了,抱了抱我可爱的儿子,儿子还说妈妈再睡会儿吧,我说不用了,他表现太好了,妈妈高兴的都睡不着了,我还是起床陪儿子吧。儿子很高兴说,放假也不能睡懒觉,我帮妈妈叠被子吧,我同意了,和儿子一起叠毛巾被,还和儿子一起数角,一共几个角,角对角对折,还是四个角,儿子更感兴趣了,告诉我明天早上还要他负责叠被子。然后我想起来昨天逻辑狗的一天的顺序,让儿子先看了看卡片,然后去漱口洗脸,喝水等等。
一切都做好了以后,我准备早点,儿子自己去接水,去浇花了,还收拾起屋子,把书和玩具都收拾好了,还去擦桌子,哇噻,这都是我好几天以前跟儿子说的,没想到儿子都还记得呀,真是佩服小孩子的记忆力呦。我们俩人非常高兴,和儿子一起干起来了,儿子还说下雨了,还是别吃早饭了,否则他去不了奶奶家了,还是赶快行动出发吧,我们还是赶上雨了,但是不大,儿子去奶奶家吃早饭了,爷爷打着伞在马路边等着他,看着儿子和爷爷的背影,我和帅帅爸爸非常感慨,儿子非常可爱,也非常幸运,遇上这么好的张爷爷张奶奶,遇上这么好的幼儿园,遇上这么好的老师,我想他以后会更加幸福幸运,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4幼儿园里的调皮大王
小调皮入园了,老师会怎么应对他过境后的“鸡飞狗跳”?总给老师惹麻烦,会有怎样的“待遇”呢?身为“麻烦制造者”的父母,老师希望我做些什么?问题一箩筐,答案请看
汉汉是老师眼中典型的调皮孩子,看看他在幼儿园里的调皮“业绩”:
早晨:大家都在做早操,汉汉突然跑去玩滑梯了。
手工课:汉汉突然站起来满屋子跑,还动手破坏其他孩子的作品。
午觉:静悄悄的寝室,汉汉突然一个人唱起国歌。
迪迪带来一个悠悠球:汉汉想玩,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结果把迪迪弄哭了。
汉汉的“业绩单”以每天添上几笔的速度逐渐拉长,妈妈的担心也与日俱增。我们把她的问题收集了起来,分别请几位有经验的老师给予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问:老师如何看待调皮好动的孩子?
A:总的来说,调皮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体活动时小动作多一些,遇到事情时情绪波动大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差一些;但另一方面,这样的孩子思维相对比较活跃,比较聪明,遇事有很高的热情,好奇心强,优点也很明显。
问:我的孩子特别好动,老师又很忙,会不会照顾不到我的孩子?
A:我也是个母亲,特别能理解汉汉妈妈的这种担忧。冷静时,我们都会说,调皮好动的孩子聪明、有个性,可是现实是幼儿园每天都有活动要求和纪律要求,老师精力有限,对他们的确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拿我们班来说,我要同时面对46个孩子,好动的孩子活动的需求大,如果要完全满足这一点,我就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以保证他的安全,其他的孩子就无法顾及,这是无法想象的。另一方面,好动的孩子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精力容易分散,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机会可能就会相对少一些。这些问题老师们一般都知道,但是有时候确实做不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我们希望好动孩子的家长能够多理解一些,多和老师沟通,在家里能够多陪伴孩子。
问:老师在园里是怎样对待好动的孩子的?有什么好的办法?
A:有几个原则: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承担责任。理解孩子是指尊重他好动的个性,同时给予关注。比如集体活动时孩子乱走,保育员就会过去轻声问孩子:“你上哪儿?是喝水还是上厕所?”既不影响大多数孩子,又让孩子感觉到有人在帮助他,老师没有忽略他。发现孩子的兴趣是指发现孩子喜欢的活动,给孩子多从事这种活动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鼓励他,让他觉得自己做得不错,老师喜欢他。另外,让调皮好动的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也是一个好的办法。从简单的任务入手,比如做老师的小助手,孩子会觉得要让小朋友信服自己,就要做一个表率。
问:调皮孩子的家长应该怎样和老师沟通?
A:带这样的孩子要比带那些乖巧的孩子费心得多。如果家长能经常和老师沟通,告诉老师孩子在家的表现,对老师说“我的孩子比较淘气,给您添麻烦了”等这些礼貌的话,老师会觉得没有白费心,家长能够理解她,看到了她的努力,会宽慰很多。
5孩子幼儿园内摔伤谁该买单
最近,不断接到一些家长的投诉,称孩子在幼儿园内受伤,他们与幼儿园交涉时,有的幼儿园愿意赔偿一部分医药费,但是后期费用就不再支付;更有幼儿园对家长不理不睬。
记者为此搜索了一下本报的热线平台,发现今年以来,与幼儿园有关的线索有119条,而其中关于孩子在幼儿园受伤无人问津的线索就有15条。
家长反映孩子受伤园方不管
12月24日上午,市民王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在东开发区鹤立幼儿园碰伤牙齿后,老师不仅不管,还让孩子罚站。
王女士说,12月23日下午,她去幼儿园接孩子,孩子看见她就想哭,一问才知道孩子的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因为医院已经下班,她就和孩子先回家了。“今天,我主动给孩子的老师打电话,9点我们才去医院给孩子看病,医生说看得有点晚,孩子的牙齿已经歪了,必须矫正,两个月以后再复查。现在孩子不能吃一点硬东西。”
“园方一直也没人给我道歉,更没人说起孩子是如何受伤的,我很生气,在与幼儿园交涉后,只有孩子的老师陪着到医院。”王女士生气地说,孩子受伤后老师竟然不管,而且还罚孩子站。后来她问孩子为啥罚站时,孩子说因为牙疼吃不下饭才被罚站的。
之后,记者与东开发区鹤立幼儿园的胡老师取得联系,她说:“孩子是在上手工课时不小心把牙龈弄流血了,当时孩子没吭声,我也没太在意。”对于罚站,胡老师说当时她在打扫卫生,让孩子端着盘子站起来,但不是罚站。孩子受伤后,她陪着家长带着孩子去看了,责任也尽到了。
王女士说,既然老师知道孩子的牙龈出血了,为啥不及时带孩子到幼儿园的医务室先看一下,为啥不告知家长,这只能说老师的责任心不够。
像王女士这种遭遇的还有很多,记者在热线平台上就搜索到了15条有关这方面的信息。
市民谢先生说,9月份,他两岁多的儿子在农业路与沙口路交叉口处的鹤立幼儿园上学期间玩摇摇椅时受伤,下巴被划开,缝了3针。“虽然我多次找幼儿园交涉,但是最后也没个结果,他们感觉孩子的伤属于小事。”
谢先生说,孩子的伤好以后也没再去找过幼儿园,也没得到任何的赔偿,也没有任何人找他赔礼道歉。
律师说法园方承担所有责任
河南力天律师事务所主任丁香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园方应该承担所有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是一种监护人的转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行为后果由法定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承担责任。在幼儿园期间,无论是上课就读、课间休息,还是吃饭、午睡,其监护责任都由幼儿园承担。幼儿园完全有义务对孩子们的各个具体行为予以监护。
丁香律师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后,家长可以要求园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以及交通费,如果严重的伤残或者死亡的,家长除了上述的费用外,还可以追加精神赔偿费,但是赔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