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危害我们广大女性朋友的重大疾病之一,它给女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全球每年有90万-120万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专家介绍了预防乳腺癌的十项措施.乳腺癌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目录
1吃什么预防乳腺癌
1、黄豆
黄豆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在预防乳腺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黄豆,可以改变体内激素的分泌。临床医学研究显示,黄豆以及黄豆制品具有平衡体内雌激素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太低时,黄豆或豆制品会使它增加,但当雌激素太高时,黄豆或豆制品也会使它减少。
另外,黄豆还可以改善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导致女性发肥胖、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乳房疾病等多种病症,最严重的可以导致女性不孕,内分泌失调后使代谢在体内淤积,造成多种疾病的出现。
2、大白菜
东亚妇女乳腺癌发生率比西方妇女低得多,常吃白菜应该功不可没。研究发现,白菜中含有的的微量元素能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联系的雌激素。而白菜中的纤维素不但有润肠、促进排毒之功,还可以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
此外,大白菜含一种叫作吲哚-3-甲醇的化合物,能使体内一种重要的酶数量增加,帮助分解过多的雌激素,进而阻止乳癌发生。
3、豆瓣菜
豆瓣菜能“关闭”身体内某种蛋白信号的传递,从而让乳腺癌细胞缺乏血液与氧气的供应而死亡。为了不断增长,乳腺癌细胞会向其周围的正常组织发出信号,“要求”营养供应。而豆瓣菜中含有的苯乙基异硫氰酸酯可以阻断这种信号。
2预防乳癌谨记10个措施
1、生育别太晚
独身女性、结婚较迟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普遍较高。初产年龄大于30岁,将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哺乳月数多,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泌乳5年以上可使乳腺癌的危险性降低30%。
2、禁烟限酒
女性每天吸烟超过5支,且服用药物避孕,患乳腺疾病的几率至少是其他女性的2倍。而吸烟史超过10年的女性,患乳腺肿瘤的几率是其他女性的3倍以上。
3、坚持锻炼
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和跳健身操等,都能够使患乳腺癌的危险降低。
4、舍得口福
乳腺癌死亡率与人均年脂肪摄入量呈正比关系。研究证明,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乳腺癌危险性,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危险性。
5、慎用激素
不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美容品,不过食含有激素类的滋补品和慎用激素类药物。
6、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
因其他疾病使胸部接受过多放射线照射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增加。
7、良好的心态
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危险。
8、和谐有规律的性生活
可保持乳腺组织的生理调节和体内的激素水平。
9、定期体检、自检
90%乳腺疾病是在自我检查时发现的,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更要当心。
10、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
非增生性病变,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而增生性病变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升高,以伴有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者尤甚。
3适度性生活可预防乳腺癌
最新的调查研究发现,高龄未婚、性功能低下、早年丧偶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显着提高,也就是提示性冷淡或无正常性生活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性冷淡或无性生活的女性通常会有乳房胀痛不适的表现,性冷淡使性欲长期受到抑制,得不到满足,以致乳房的充血肿胀不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这种持续性肿胀导致女性乳房胀痛不适。
性冷淡或性生活不和谐会诱发乳腺小叶增生,其原因在于不良精神刺激导致的郁郁寡欢、孤独焦虑可导致女性性欲下降,进而出现性冷淡,性冷淡是乳腺小叶增生的“催化剂”,可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使得身体的调节能力下降,持续的乳腺小叶增生就会诱发乳腺癌。
女性进入性兴奋状态时,乳房会充血增大,达到性高潮时,乳房比平时增大约1/4,得到性满足后,乳房充血消退恢复原状,这一过程一般为15~30分钟,因此有规律性生活的女性,乳房有充血、肿胀及消退的周期性变化,有利于促进乳房内部的血液循环,避免胀痛不适或乳腺小叶增生,在一定程度上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4乳腺癌的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致癌因素一: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近年来,乳腺癌
致癌因素二:遗传因素
有研究发现,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癌的妇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需要强调的是,乳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乳癌病人的亲属并非一定患乳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致癌因素三:婚育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婚者的2倍。专家认为,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但仅指在30岁以前有足月产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哺乳对乳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
致癌因素四:电离辐射
乳腺是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长大后患乳癌的机会也增加。
致癌因素五: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乳癌的几率明显上升,乳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强的关系。有些公司职员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准,饮食上发生了改变,人们的饮食都主要以肉类和海鲜类产品为主,逐渐形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酸性体质。人们大多都形成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结果导致乳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致癌因素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些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领坐多动少,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科尔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垃圾。但现在人以车代步现象愈来愈多,运动量个大大减少,长久便会导致酸性代谢物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制的酸性化。大多数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关系,长时间紧箍着乳罩,难得给乳腺“松绑”;还有些职业女性迫于工作的压力或追求事业的成功,过着单身贵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家,不要孩子。这些因素都与乳腺病有关。
致癌因素七:精神抑郁和过度紧张
据调查,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当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体质的酸化。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这些精神因素与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对乳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致癌因素八:激素
乳癌与人体内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系,在各种内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及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乳癌的发病危险。
致癌因素九:药物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分,在使用中也要特别慎重。另外,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成分。
5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1、乳房肿块
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多不伴任何症状,常为单个、不规则、活动度差的硬性肿块,洗澡时或自我检查时是可以发现的。
2、 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内乳头溢出乳白色、淡黄色、棕色或血色、水样、脓性的液状物,特别是血性溢液有可能是乳腺肿瘤炎症、出血、坏死等生成的。有的年轻女性乳头溢出乳汁样分泌物,有可能是内分泌异常所导致的。脓性溢液也可能是乳房炎症导致的,不一定都是乳腺癌。据统计,单侧乳头溢液中,12%~25%是乳腺癌的表现。
3、 乳头改变
由于肿瘤侵犯乳头或乳晕下区时,导致乳头偏歪、回缩、凹陷等。
4、 局部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即皮肤水肿且有毛孔处明显凹陷的改变,或出现乳房皮肤“酒窝”样凹陷,或有多个皮下小结节,这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现。有一种乳癌叫炎性乳癌,早期即表现为乳腺皮肤湿疹样变化。
5、淋巴结肿大
少数病人首先出现的症状为腋窝淋巴结肿大。
6、两侧乳房不对称
由于肿瘤的存在或与胸壁粘连,该侧乳房可出现体积或形态的变化。
7、乳房疼痛
少数乳癌病人有乳房隐痛、刺痛、胀痛或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