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常用方法可以根治脑瘫?脑瘫,顾名思义,就是大脑瘫患的意思,这种疾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幼儿身上的疾病,一般患上脑瘫的患者都会出现癫痫、行为异常、智力缺陷等症状,不仅对于患者的脑部发育会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只有及时的治疗,患者才会尽快的恢复健康,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脑瘫的方法是很多的,患者可以进行选择,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脑瘫的治疗方法进行具体的介绍。
目录
1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1、保持正确姿态,当脑瘫患儿有了较好的躯干控制能力与进食能力时,可以系统开始语言训练,交谈时要与患儿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过高会使患儿全身过度伸展不利于发音。
2、增加说话和活动的量,父母不要因为与脑瘫患儿说话得不到回应就丧失信心,应利用各种机会跟患儿说话;做游戏时与患儿一起已经进行呼吸和发声训练,寓教于乐引起患儿对训练的兴趣。鼓励患儿说话,应多表扬鼓励患儿发声的积极性,帮助患儿树立说话的信心;当患儿发声时要立即回应多启发他表达想说的话,千万不要批评和指责患儿。
3、教育要持之以恒,语言的矫治和训练是长期而艰苦的,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给有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哪几种常用方法可以根治脑瘫
1、药物方法可以根治脑瘫:替扎尼定(Tizanidine, Zanaflex)作用于中枢α2肾上腺素能受体(脊髓和脊髓以上)部位,阻止兴奋性神经传导介质(谷氨酰胺和天门冬氨酸)的释放。副作用包括嗜睡、眩晕和幻觉,其它可能的反应有高血压和肝脏毒性。尽管该药物被证明在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脊髓损伤引起的痉挛方面有良好效果,文献中有关该药物在脑瘫治疗方面的应用报告并不多见。
2、物理方法可以根治脑瘫:脑瘫患者的物理治疗方法很多,如温水坐浴、推拿按摩等,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另外,多鼓励脑瘫患者主动运动,可以使关节得到有效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对脑瘫的治疗和康复有益。
3、康复训练可以根治脑瘫:轻微脑瘫的康复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儿脑瘫患儿因为运动能力及其他方面较正常儿童差,常常有自卑心理而不愿与别人交往,该院医师和康复师在给孩子做康复的同时,注重矫正孩子的情绪,纠正行为异常,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患儿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为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4、手术方法可以根治脑瘫:当肌肉严重挛缩和关节畸形时,可选择矫形手术,轻微脑瘫患者且应尽量在一次手术中完成所有需要矫形的部位,以便术后更好地改善功能。对于下肢肌肉广泛痉挛且肌力基本正常的患儿,可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无论何种手术,在手术实施的前后,应有规范的康复治疗方案与之相配。
3脑瘫患者吃什么对病情有利
羊脊骨粥:
原料及做法:羊脊骨1节,粳米30~50g,陈皮3~6g,草果1~2枚,生姜20~30g,食盐适量。将羊脊骨切碎,加入陈皮、草果、生姜、食盐同煮。取汁,加入粳米,共煮成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通督脉,填精补髓。适宜脑瘫患者。
服用:1剂/d,分3次服,连服数日。
猪脑煎:
原料及做法:新鲜猪脑1个,食盐少许。将猪脑泡入清水中,剔净血筋,漂净,加食盐适量,水煎30分钟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补精养髓。适宜脑瘫患者。
服用:1剂/d,分2次服,连服数日。
牛骨髓粥:
原料及做法:牛骨髓油10~15g,黑芝麻12~15g,糯米40~60g,桂花卤3~6g,白糖30~60g。将糯米、黑芝麻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熬煮成粥,加入牛骨髓油、白糖稍煮,撒上桂花卤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充养骨骼,补益脑髓。对脑瘫治疗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
服用:1剂/d,分3次服,连服数目。
4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脑瘫
(1)易惊、易哭吵、睡眠不安;(2)全身乏力、四肢发软或发紧;(3)喂奶困难,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易呛奶,吐奶;(4)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5)穿衣时肢体僵硬,上肢难入袖口,换尿布时难以分开大腿,洗澡时双手握掌,四肢僵硬;(6)抱举时足尖朝下,呈足尖站立姿势,像双足跳芭蕾舞样,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样;(7)2-3月还不会笑,抬头,手指紧握,不会张开;(8)4-5月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此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根据上述症状,结合产前、产时、产后的高危因素,受过专门训练的小儿脑瘫医师一般可作出明确诊断。
凡有下列之一项者,应怀疑脑瘫,定期到医院检查:
⑴下肢运动障碍:如1岁以上还“不会走路”、“走不好”,行走姿势异常(如足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等),不能下蹲;⑵手运动障碍:如不“灵活”。不会握物,不会用匙吃饭,平时常用一只手;⑶智力发育落后或可疑落后;⑷1岁半后还不会说话;⑸有惊厥史;⑹头颅明显畸形(大头或小头);⑺早产儿;⑻低出生体重儿;⑼有明显新生儿黄疸史;⑽有新生儿窒息史。
5脑瘫常见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一、实行婚前保健,进行优生及遗传病知识指导。
二、妇女生育年龄,一般在20~35岁为宜。
三、避免影响胚胎发育的有害因素,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感染;不要滥用药物,尤其是麻醉药、磺胺类、镇静药。
四、禁止近亲婚配,预防先天残疾;保持情绪稳定,增进孕妇健康。
五、定期进行孕妇健康检查,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应积极治疗。
六、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放射线照射,不做过多的B超检查,不吸烟、饮酒、长时间地看电视、打牌等。不吸烟、饮酒、长时间地看电视、打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