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湿疹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而且过敏性皮炎湿疹的发生是不分任何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发生过敏性皮炎湿疹,所以很多人都在为这种疾病困扰着,可能还有人对于过敏性皮炎湿疹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过敏性皮炎湿疹的知识。
目录
1湿疹的护理
湿疹常见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因痒得厉害,常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睡眠.
湿疹和过敏有一定关系.吃了牛奶、糖果、鸡蛋清、鱼类等食物,可能是过敏的原因或加重过敏的诱因,应尽可能少吃.
湿疹不宜洗得太勤,更不要用肥皂洗.洗澡时要用软毛巾轻轻将水吸干,以减少对患处的刺激.
湿疹的外用药不止一种,用哪种合适,需由医生根据湿疹的性质来定,不要自作主张随便使用,因为有些药物刺激性强,反而使湿疹加重.
要把病儿的双手用纱布包起来,以防到处乱抓,造成出血或化脓.
2过敏性皮炎湿疹的病因和症状
过敏性湿疹是指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多形性皮疹,倾向渗出,对称分布,自觉剧烈搔痒,病情易反复发作,可多年不愈。另外,病因比较复杂,多由于某些外界或体内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易倾向复发和慢性化。过敏湿疹患者平时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刺激发病部位。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平时的时候要多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过敏性皮炎的防治。注意饮食调理,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织胺剂,每天可以从饮食中摄取。
病因
专家认为,皮炎湿疹的发生与季节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
主要是生活工作环境以及饮食。研究显示,湿热、摩擦、日光、搔抓、化装品、肥皂、干燥、皮毛、燃料、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而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也可使湿疹加重。
内因
研究发现,皮炎湿疹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也与人体是不是过敏体质有关。随着年龄、环境的改变,神经因素如忧虑等因素引起皮炎湿疹。此外,内分泌,代谢及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等与发病也有关系。
类型
湿疹有着不同的分类,在临床上根据湿疹的类型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以及传染性湿疹等。
婴儿湿疹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婴儿身上的湿疹,多为满月后发病,惯发于头面部,其他部位也可被波及。皮疹表现与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相同,时作时休,容易复发。由于剧痒难忍,婴儿常会夜间哭闹、躁动不安,并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等。
体敏性湿疹:这类湿疹主要是因为过敏性体质所引起的,这种湿疹在发病之前,身体某处已有一个湿疹病灶或其它皮肤病。皮损呈全身泛发性对称性湿疹样变。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这类湿疹可以蔓延至皮肤其他部位,引发更大面积的感染。此病常继发于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如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从上述病灶中排出分泌物,而使其周围皮肤受刺激或致敏所引发的皮肤病。
钱币状湿疹:这样的一种湿疹也被称为是货币湿疹,一般发生的部位也是非常多的,常发生为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往往对称分布,以冬秋季节多见
3湿疹的分类
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但根据发病过程中皮损表现不同,可将本病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兹分述如下:
一、急性湿疹
本型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
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也就是说,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患处炎症反应通常较明显,尤其中央部位更为显著,往往伴有糜烂、渗出,但病损境界不清楚,肿胀也较轻,自觉痒甚,其瘙痒程度与发病部位,个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痒以夜间尤甚,症情厉害,可影响睡眼。还有因搔痒而易并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毛囊炎、疖肿、 脓疱疮、淋巴管炎、淋巴腺炎等化脓性皮肤病。
急性湿疹如经妥当处置可获痊愈,但易复发。临床上也时常观察到由本型湿疹移行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二、亚急性湿疹
当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红肿、渗出明显减轻。整个病变以丘疹为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则可称之为亚急性湿疹。此期湿疹,主观痒依然存在,病程可达数周之久。倘若病性迁延不愈者,可演变成慢性湿疹;如果处理欠当,症情迅速恶化剧变,还可逆转为急性湿疹。
三、慢性湿疹
该型湿疹可以在发病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数是从急性、亚急性演变而成,还可见于急性湿疹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最终转变成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窝、窝等处,分布也多对称。皮损常是局限型,呈皮肤增厚、浸润彰明、往往成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屡见不鲜,境界分外清晰。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病情缠绵,经年累月难得痊愈。在此期间,如局部治疗处理欠当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这时其临床表现如同急性湿疹。
湿疹还可凭依发生部位不一样而患处命名。现简述如下:
耳部湿疹:惯发在耳后皱襞处,中医称旋耳疮。多发于耳前或耳后缝间,也有波及整个耳壳。如《外科医案汇编》所说:"耳后缝间皮色红裂,时出黄水津津,名为旋耳疮。"或称黄水疮、月蚀疮等,相当于外耳湿疹.以局部潮红、灼热、瘙痒、红斑、水泡、糜烂、皲裂、渗液、结痂等为其主要症状。皮损多对称分布、痒感较著、易并发感染。以儿童患者占多数。
乳房湿疹:多见于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往往双侧同时受累。皮疹呈红斑、浸润、糜烂、渗出及结痂,有时伴皲裂。自觉痒甚,且有轻度痛感。若停止哺乳,症状可迅速改善,直至获痊愈。
手部湿疹:本型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常常侵犯指背,皮损表现浸润增厚较明显,可伴皲裂及脱屑。奇痒难名,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恶化。
小腿湿疹:此型临床较为常见,好发生在胫部内、外侧面,分布对称,皮疹表现与急性或慢性湿疹相同。某些患者并发静脉曲张,多在小腿下三分之一处,患处因血液回流障碍,可引起慢性瘀血,局部色素沉着颇著,有的还可发生贵疡。
女阴或阴囊湿疹:发生于女阴或阴囊部位,皮损呈红斑、糜烂及渗出,也可出现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明显,该部湿疹、由于神经分布丰富故自觉奇痒难忍。
肛门湿疹:病发于肛门处,亦可涉及附近皮肤,皮损常为浸润肥厚,湿润或少许渗出,也能引起皲裂。剧痒。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湿疹,其症状表现非同寻常。为此,将这些湿疹称为特殊型湿疹,现介绍如下:
一、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此病常继发于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如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从上述病灶中排出分泌物,而使其周围皮肤受刺激或致敏所引发的皮肤病。损害以感染病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和漫延,表现为肿胀、红斑、水疱、脓疱、糜烂、渗出及结痂等。病变处可出现同形反应,即皮损与机械性损伤的形状相一致。自觉瘙痒或轻度痛感。
二、自体敏感性湿疹
本型湿疹亦称自体敏感性皮炎 常认为患者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这种湿疹在发病之前,身体某处已有一个湿疹病灶或其它皮肤病。皮损呈全身泛发性对称性湿疹样变。间以小水疱或丘疱疹为主,也可出现同形反应,即皮损沿抓痕呈线状排列。此种湿疹往往在上述原发病灶急性发作7~10天后才致病。自觉痒甚。本病症状可随原发病灶好转而改善或消失。
三、婴儿湿疹
本病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多为满月后方发病。惯发于头面部,其他地方也可被波及。皮疹表现与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相同,时作时休,容易复发。剧痒难忍,故夜间哭闹、躁动不安。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等。目前,不少学者认为婴儿湿疹是异位性皮炎之婴儿型,但对此还有异议,理由为还有部分婴儿湿疹不是异位性皮炎。故此,提倡还可沿用婴儿湿疹之病名。
四、钱币状湿疹
又称货币样湿疹。常发生为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往往对称分布,以冬秋季节多见。皮损形状似钱币,园形或类园形,直径约2~5cm,损害为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或丘疱疹,间可见滴状糜烂及渗液。甚痒,病程呈慢性经过,对治疗反应尚好,但也易复发。
北京天桥医院皮肤科专家采用养血祛风,去湿化浊等整体疗法,针对湿疹的治疗突出中医药特色,为每个来诊的患者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在中医药治疗湿疹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专家们采用辩证论治的原则,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治疗湿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广大病人所称道!
4过敏性皮炎用药要注意哪些
过敏性皮炎用药要注意哪些?过敏性皮炎在生活中很常见,而且有些人说起皮炎,就会觉得身上痒痒的。那么,而有些人则认为过敏性皮炎根本不用检查治疗,用点药抹抹或者是吃点药就行,其实皮肤病医生提醒我们:过敏性皮炎用药要谨慎,到底过敏性皮炎用药要注意哪些?接下来,我们就跟着专家一起了解了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其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反应,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皮肤一过敏,很多患者就喜欢自己到药店买药膏涂抹。专家表示,这是最忌讳的,因为外用药中多数都含有激素,这类药只要一涂上,见效非常快,许多人因此把这类激素药当作法宝,只要一过敏就涂上,有的甚至还当作化妆品来用,可停药后反而加重了病情,长期使用下去形成了药物依赖性皮炎,最后,皮肤变得粗糙、萎缩,皮疹更严重,治疗起来难度更大、更棘手。
过敏性皮炎用药要注意哪些?皮肤一发现过敏的情况,这个时候,专家建议患者最好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明确致敏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这样也有利于今后生活方式的选择,尽量避免过敏发生。
如果患有皮炎、湿疹等症,用癣药水涂抹的话,不但会使炎症、皮损加重,而且还会为各类病菌提供温床,加重病情。此外,我们用药也要根据对象来,不同年龄、性别、患病部位及患者体质等都应区分用药;面部等部位不应像手掌、足底部等使用浓度高或刺激性强的药物;皮肤敏感者,先用低浓度,后用高浓度。对新药或易致敏药物,先小面积用,如无反应,再根据需要逐渐提高浓度及扩大使用面积。此外,对药物过敏的患者用药时更要慎之又慎。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过敏性皮炎用药要注意哪些?"的有关内容,希望读者朋友对于以上的讲述都有一定的了解。患有皮炎的朋友,不要一经发现就自行购药治疗,这样往往会导致病情更加的严重,应及早到专业的皮肤科医院进行检查,查明过敏源,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5怎么能区分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本病常见诱因甚多,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命名不同,现介绍二类常见的过敏性皮炎。
化妆品皮炎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症,称化妆品皮炎。化妆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人经常使用某种化妆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现过敏反应;还有的是在使用后经过日光照晒而发生反应。
多数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后数小时即发生过敏现象,这在医学上称立即型(或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数天才发生过敏反应的则称为迟发型反应。一般以立即型反应较多。
化妆品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和水分组成,具有保护、清洁皮肤的作用。为了避免放置发霉并使其稳定,还需加表面活性剂、防腐剂,以及色素和香料。针对不同需求者的心理特点,再配成不同剂型,如避光剂、增白剂、除臭剂、染甲剂、清洁剂、润肤剂及抗衰老剂等,还有适宜于皮肤病患者所使用的雀斑霜、座疮霜、营养霜、增白霜等名目繁多的化妆品。
化妆品皮炎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
防治:在使用化妆品前,先取少许涂在前臂内侧皮肤上,用洁净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一般要经过24小时观察有无反应,短者几小时即有反应,长者则需1周,如有瘙痒、红斑、水肿,即表示对此种化妆品过敏。一旦发生化妆品皮炎,应立即停止使用,勿用热水烫洗、热敷。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酮替芬、赛庚啶等。还可内服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片。重者在医师指导下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接触性皮炎是因皮肤或粘膜部位接触某种外来刺激物质后所导致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其原因可分两大类:
1、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
2、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刺激物种类诸多:
1、各种动物皮毛,某些动物如蜂类、水母、恙、瞒、蝶、蛾等;
2、化学性物质,绝大多数接触性皮炎均系化学刺激物引起、如药物、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妆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带、染甲油等;
3、植物性,主要包括芥子、巴豆、大蒜、荨麻、除虫菊等。
皮损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种类、性质及其浓度,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部位和面积大小,以及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轻者局部皮肤充血,边缘有清楚的淡血斑;重者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疤(或大疤)、糜烂、渗出等。轻者自觉灼痒,重者感疼痛。
防治:祛除诱因,防止再次接触。轻者可内服抗组织胺类药如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赛庚啶2毫克,每日3次。还可口服维生素C片200毫克,每日3次,葡萄糖酸钙片1.0克,每日3次。重者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10毫克,每日3次。也可进行局部治疗:急性期用药宜简单,禁用刺激性易致敏药品,轻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肤轻松软膏,外涂患处,每日2-3次;重者有水疤、溶液者可用0.1%洗必泰溶液湿敷,每日2次,待结痂后停用,外涂红霉素软膏。
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病中一大类病症,包括湿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皮炎、接触皮炎和职业皮炎等。症状可有红肿、痒、痛,尤以瘙痒最为明显,最让人烦恼。
过敏体质在首次接触过敏原时,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固定于皮肤、黏膜组织中,当再次遇到同样的过敏原,则导致肥大细胞、嗜碱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过敏反应介质,过敏即可发生。例如对药物、食物、化纤衣物、塑料等过敏,基本的病理过程都是这样的。但过敏性皮炎也可能由于情感冲动或气候寒冷所引起,例如荨麻疹、湿疹等。显然,远离过敏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防治过敏性皮炎究竟该从哪里入手呢?
医学针对上述病理过程,从细胞保护的角度,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使机体即便暴露在强过敏原环境下,过敏反应介质也不释放,从而预防过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