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利用直肠指诊DRE和PSA筛查发现异常的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措施,来最终诊断前列腺癌,你知道如何诊断前列腺癌吗?
目录
1前列腺癌如何预防
1.普查 目前普遍接受的有效方法是用直肠指检加血清PSA浓度测定。
用血清PSA水平检测40~45岁以上男性公民,并每年随访测定一次。这一普查方法经济有效,如PSA超过4.0ng/ml再做直肠指检或超声波检查,如果阳性或可疑再做针刺活检。这一方法能十分有效地查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瑞典的一个人群为基点的普查发现从血清PSA浓度增加高于3ng/ml到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时间跨度为7年。因此对人群做PSA普查可以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并早期治疗。因为PSA血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日本Gunma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60~64岁,65~69岁,70~74 岁,75~79岁及80岁以上男性的血PSA年龄纠正的正常值高限应分别为3.0,3.5,4.0和7.0ng/ml。这些正常值范围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有效率分别为92.4%,91.2%和84.3%。奥地利的研究45~49岁及50~59岁男性血清PSA浓度正常高限分别为2.5ng/ml和 3.5ng/ml。不少研究对于血清PSA 4.0~10ng/ml者可以用游离PSA百分数来增加PSA测定的敏感性。一般来说游离PSA增加见于前列腺良性增生,游离PSA在前列腺癌病人中则减少。因此如果游离PSA>25%的病人很可能(小于10%的概率)没有前列腺癌,如果<10%,病人则很有可能(60%~80%的概率)患有前列腺癌,这个时候做前列腺活检就很有意义。
2.避免危险因素 这方面很难做到。因为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多种,遗传、年龄等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潜在的环境危险因子如高脂饮食、镉、除草剂及其他未能确定的因子则可能避免。现已知大约60%的致前列腺癌的因素来自生存环境。来自瑞典研究表明职业因素与前列腺癌有关,有统计学上显著危险性的职业为农业、相关的工业性制皂和香水及皮革工业,所以农民、制革工人和这些行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均有显著的发病率增加。此外接触化学药品、除草剂、化肥的人员均增加前列腺癌的危险。据新西兰的报道,食物中含有抗氧化物的鱼油能保护并降低前列腺癌的危险。台湾报道饮水中的镁含量能预防前列腺癌。另外坚持低脂肪饮食、多食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类食物、长期饮用中国绿茶、适当提高饮食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含量等措施也可以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3.化学预防 根据药物的干涉方式化学预防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别,如肿瘤发生抑制剂、抗肿瘤生长的药物以及肿瘤进展抑制剂等。由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用药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化学预防或药物抑制。例如非那甾胺可以抑制睾酮转变成对前列腺作用大的活性物――双氢睾酮,因此其有可能抑制睾酮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目前这一作用仍在临床研究观察中,有待证实。其他药物如视黄醛等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抗肿瘤进展的作用,也正在临床研究中,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化学预防用药。
查看详情>>2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 在TRUS上典型的前列腺癌的征象是在外周带的低回声结节,而且通过超声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体积大小(前列腺3个径线长度相乘再除以2即为前列腺体积,肿瘤3个径线长度相乘再除以2即为肿瘤体积)。但发现一个前列腺低回声病灶不一定是就说明是前列腺癌,也有可能是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产生的增生结节、PIN(前列腺上皮内瘤变)、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梗死等。而且有时候前列腺肿瘤表现为等回声,在超声上不能发现。目前TRUS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导进行前列腺的系统性穿刺活检。当然,目前门诊应用更多还是,憋尿后进行的经腹壁前列腺B超,当然精确度不如经直肠超声检查(您还记得前列腺的解剖吗,前列腺后方紧邻直肠,经直肠进行前列腺超声检查会更加直观)。
2.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因此,推荐经直肠B超等引导下的前列腺系统穿刺。(我时常会与病人讲“隔皮摸瓜”的例子,拿到一个西瓜,我们想判断西瓜熟不熟,我们会看瓜的音色,最主要的是,叩瓜皮通过声音来判断;同样的,我们想诊断一个疾病如前列腺癌,就必须要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去判断。不同的人经验不一样,经验多的人只有稍叩一下就可知道瓜熟不熟,而经验少的人判断起来就困难一些,同样的,诊断前列腺癌时,有点检查方法准确性更高,有点检查方法参考价值就很有限,如核磁就相对好一些,B超相对就差一些。但是,要想真正知道瓜熟不熟,只有切开瓜皮,尝尝瓜的味道可以,对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很多疾病的诊断也是一样,我们必须取到前列腺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切片检查进行判断才是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所以,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毫无疑问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
3. 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①计算机断层(CT)检查:CT是断层扫描,可以获得人体组织一个个截面的信息,它对于前列腺癌本身的判断作用十分有限,但是可以判断对于肿瘤邻近组织和器官的侵犯及盆腔内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所以前列腺癌患者进行CT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肿瘤的临床分期。(我们反复提到前列腺癌分期,稍后有一节专门讲述前列腺癌的分期)
②磁共振(MRI/MRS)扫描: MRI检查可以显示前列腺包膜是否完整、是否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及器官,MRI还可以显示盆腔淋巴结受侵犯的情况及骨转移的病灶。所以核磁的最主要作用也是体现在肿瘤的分期上。磁共振波谱学检查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是根据前列腺癌组织中枸橼酸盐、胆碱和肌酐的代谢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波谱线,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有一定价值。MRI检查在区别前列腺癌与伴钙化的前列腺炎、较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瘢痕、结核等病变时常无法明确诊断。因此影像学检查TRUS、CT、MRI等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都存在局限性,最终明确诊断还需要前列腺穿刺活检取得组织学诊断。
③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ECT):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ECT可比常规X线片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 一旦前列腺癌诊断成立,建议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特别是在PSA>20ng/ml,Gleason评分>7的病例)(注:稍后会向您详细介绍Gleason 评分系统),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准确的临床分期。
我们总结一下以上的内容,通过直肠指诊、PSA、经直肠超声可以提示前列腺癌,但想要确诊前列腺癌,必须要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而CT、MRI主要判断前列腺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盆腔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扫描用来判断是否有骨转移,这三项检查主要用来前列腺癌确诊后指导分期。
3前列腺癌腺泡型7是几期
活检病理检查显示为低危前列腺癌患者(T1~T2a期肿瘤,Gleason评分2~6分,PSA<10ng/ml。且预期寿命少于10年的患者;极低危前列腺癌患者(T1a期肿瘤、Gleason评分≤6分、PSA<10ng/ml、穿刺活检<3针阳性切每针的癌组织≤百分之五十、PSA密度<0.15ng/mlg。且预期寿命少于20年的患者。严密观察方案是每6个月检查1次PSA,每12个月做1次直肠指诊。第1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特别是对于初次穿刺活检≥10针阳性的患者,应在18个月内再次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可通过组织学分级进行评估,最常用的是Gleason评分系统,依据前列腺癌组织中主要结构区和次要结构区的评分之和将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划分为2~10分,分化最好的是1+1=2分,最差的是5+5=10分。
4前列腺癌与基因突变有关吗
其实前列腺癌是有可能会遗传的,因为前列腺癌是有家族遗传性质的疾病,根据一些调查,患病的人有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遗传基因变异导致的,当然还有可能与种族,性激素,食物,环境等方面是有关心的,还有与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也有着关系,所以要多注意。
通常我们所说的遗传性模式就是指特定的父亲把致病基因遗传给了儿子,或者是外祖父的致病基因遗传给了母亲,再遗传给了自己儿子,当然隔代遗传也是有可能出现的,不能忽视,如果发现自己家里有患病基因的话,一定要重视起来,最好赶紧到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能早发现早治疗,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话,比如排尿方面有问题,也要赶紧看医生,千万不要误诊而使情况加重。
如果有家里有致病基因也不要过于担心,不一定都会遗传上的,如果到医院检查出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就可以放心,但是在平时也要多注意点,要注意多休息,最好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也要适当的锻炼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搭配,不要因为别的原因而患上疾病,尤其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可以遗传的,所以在平时就要多注意,如果家里的成员或是长辈患有前列腺癌,最好你也到医院检查身体,如果患病了,也要好好治疗自己的疾病,要用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5前列腺癌患者的饮食注意要点
一、脂肪
脂肪吸入和前列腺癌呈正向关系,饱和脂肪尤其如此。许多研究表明,过多吸入动物脂肪、肉类和奶产品可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值得注意,这些饮食往往总脂肪和饱和脂肪量都很高。很难把这些相关变量单独分开,也很难把这些食物名单中的某一个跟前列腺癌的风险直接联系起来。传统的北美饮食,约有40%的热量来自脂肪,而推荐饮食来自脂肪的热量不超过30%。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可预防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细胞包含有维生素D受体,血液中正常的维生素D含量可以抑制已经确定的癌细胞群继续分化。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前列腺癌风险的增加。只要饮食中维生素D的吸入处于或接近推荐的水平,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就是正常的。众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吸入超过推荐的水平,前列腺癌的风险并不因此降低。
三、维生素E
维生素E对于前列腺癌还没有被广泛研究。有研究者说,血液中维生素E的水平较低跟前列腺癌风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也有研究说,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在另一项研究中,有人调查了2。9万名芬兰抽烟者,他们每人每天吸入50毫克维生素E补充剂,患前列腺癌或因此死亡的风险降低30%~40%。维生素E可以影响一些处方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维生素E安全吸入量的上限是每天1000毫克,超过这个数,维生素E可起到氧化强化剂的效应,而不再是具有保护作用的抗氧化剂。
四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
至今为止,前列腺癌和维生素A吸入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有些研究显示,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前列腺癌风险增加,然而另一些则表明,维生素A补充剂既不提供保护作用,也不会导致前列腺癌风险增加。维生素A的来源很重要,在亚洲,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蔬菜,而在北美,维生素A则主要来源于肥肉。β胡萝卜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就像维生素A一样,β胡萝卜素吸入和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之间的关系也不甚明确。
五、钙
每天吸入2000毫克以上的钙可导致前列腺的风险增加三倍。但为了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每天适量的钙是必要的,建议每天吸入1000~1200毫克钙。
六、最优化的营养吸入
除了维生素和上述营养成分,食物还包含了很多成分,有些成分可预防前列腺癌,如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和异黄酮。
饮食中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很多疾病,包括癌症。以下建议值得关注:
减少脂肪和饱和脂肪的吸入,水果和蔬菜也含有极少量的脂肪,饮食中绝大部分脂肪来源于额外添加的油,如人造黄油、沙拉、油汤。肉、牛奶和奶制品亦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脂肪。饼干、蛋糕、油炸卷也是脂肪的重要来源。为了减少饮食中脂肪的摄入,应该吃低脂食物,低脂肪的奶制品,食物中少加油,吃瘦肉。确保食物中一定量的维生素E的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