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即尿道结石,多数是由尿道上方的泌尿系统中形成的结石排入尿道所致。可引起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甚至肾积水等严重后果。尿结石的发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否合理。因此预防结石要从生活习惯开始。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1尿结石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饮食习惯
不喝水是尿结石发病的最常见原因。尿结石多见于男性,男性平时运动量大,但是不喜欢喝水,长期以往就可能会引发尿结石。
在饮食上,多食乳品增加钙的吸收多食肉类使尿中尿酸增多,大量食用菠菜可增加尿中草酸的排量,都有增大结石形成的因素的可能。有的人群长期离开自己的原生地,有部分人就增加了结石病发病的机会。
2、遗传原因
有些常染色体遗传所致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先天性酶缺欠等都是与结石形成关系密切的一些遗传疾病。结石病患者的家族中,结石病发病率高于非结石病患者家族。
3、其他疾病引发
一些疾病如甲亢,皮质醇增多症,溶骨性骨肿瘤等等,都有诱发尿结石形成的可能。
4、其他代谢异常
除一些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引起的代谢异常外,还有一些原因不十分清楚的代谢异常,如特发性高尿钙,特发性高尿酸等。
2预防尿结石应多喝白开水
尿结石即尿道结石,多数是由尿道上方的泌尿系统中形成的结石排入尿道所致。可引起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甚至肾积水等严重后果。尿结石的发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否合理。因此预防结石要从生活习惯开始。
1、多喝水
预防尿结石,最好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多喝水,这里说的水是指白开水。一般来说,每天水的摄入量应该保持在2500毫升到3000毫升以上,使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到2500毫升以上。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缺水可以通过观察小便的颜色来判断,如果尿液清亮无色或微黄表示正常,如果颜色深黄说明应赶快补水了。
尿结石患者喝茶需节制,因为尿路结石通常是草酸钙结石,由于茶含有草酸,会随尿液排泄的钙质而形成结石,若尿结石患者再大量饮茶,会加重病情。另外饮料、啤酒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水”,把这类饮料当水喝反而会诱发尿路结石。
2、合理膳食
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因为某种食物好吃、营养价值高就“情有独钟”,必须注意食物的搭配。即使检查出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需要某种食物来补充时,也不宜经常性大量进食,因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是有限的,吸收不了就给“长石头”创造了空间。
控制动物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动物蛋白质的摄入过多能够增加草酸和钙由尿排泄,减少枸橼酸盐的排泄,降低尿PH而增加尿结石形成几率。所以在膳食中要注意控制动物蛋白质的过多摄入。每天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限制在150克以内。复发性结石患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该超过80克。
限制饮食中草酸的摄入: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避免摄入诸如萝卜、苋菜、芹菜、莴苣、竹笋、土豆、豆制品、可可、巧克力、红茶、酸梅、可乐、啤酒、甘蓝、杏仁、花生、甜菜、欧芹、菠菜、大黄等富含草酸的食物。菠菜中草酸的含量是最高的,草酸钙结石患者更应该注意忌食菠菜。
避免吃高盐食物:高盐食物可促使尿钙增加,同时减少枸橼酸盐的排泄,由此增加尿结石发病率。
3、勤运动
可适当增加活动量,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制定可行的活动计划。如:简单的跳跃,跑步,上下楼梯,跳绳等,这样有利于细小结石的排出。
3尿结石病人的饮食宜忌
1.重视膳食纤维摄入: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摄入与尿结石发病率呈负相关,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使尿中的草酸钙和尿酸减少。
谷类、薯类及新鲜蔬菜中富含纤维素,做到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可起到增加膳食纤维的有益作用。
2.增加含钙食物摄入:低钙可使骨溶解大于骨生成,血及尿钙均增高,还使草酸的吸收和经尿道排泄增加,这样就会发生草酸和钙的沉积,促进尿结石的生成。因此,膳食中应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鱼虾、海带等。注意不要通过服用钙剂来预防尿结石,过多服用钙剂反而有增加尿结石发病的危险。
3.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B6可减少尿中草酸钙结晶的形成,维生素K可降低尿中草酸含量,因而在膳食中应增加这两种维生素的摄入。绿色蔬菜如苜蓿、菠菜、卷心菜以及橘子等富含两种维生素,适当吃些有助于降低尿结石发病率。
4.限制含草酸量大食物摄入:尿中的草酸多数来源于机体代谢,少数是来源于食物,但仍要注意减少肠道对草酸的吸收,要尽量避免食用含草酸丰富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
5.控制动物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动物蛋白质的摄入过多能够增加草酸和钙由尿排泄,减少枸橼酸盐的排泄,降低尿PH而增加尿结石形成几率。所以在膳食中要注意控制动物蛋白质的过多摄入。
6.避免吃高盐食物:高盐食物可促使尿钙增加,同时减少枸橼酸盐的排泄,由此增加尿结石发病率,故在日常膳食中烹调时要少放盐,要少吃咸菜、腊肉和煎炸食品,以保持饮食清淡。同时注意多喝水,以预防尿结石的发生与复发。
4尿道结石检查诊断
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和盐类结晶,合并感染时可有脓尿。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平片可以证实尿道结石及其部位,且可同时检查上尿路有无结石(图1)。尿道造影可以发现阴性结石、有无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
2、B超 尿道结石声像图表现为尿道腔内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
3、尿道镜检查 尿道镜能直接观察到结石、尿道并发症及其他异常情况。
4、尿道造影更能明确结石与尿道的关系,尤其对尿道憩室内的结石诊断更有帮助。
后尿道结石可经直肠指检触及,前尿道结石可直接沿尿道体表处扪及,用尿道探条经尿道探查时可有摩擦音及碰击感。
5尿道结石治疗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结石小于lcm,结石位置有向下移动倾向、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尿路感染的患者。
大量饮水,不仅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路、促进结石向下移动的作用,而且还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中草药治疗;针刺方法,针刺或电针肾俞、膀胱俞、三阴交、足三里、水道、天枢等可增加肾盂、输尿管的蠕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经常作跳跃活动,或倒立体位及拍击活动,也有利于尿道结石的排出;其它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及调理尿的酸碱度等等。
这一方法只能应用于很少一部分结石病人,效果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故也应做好选择其它方法的准备。
输尿管套石
在膀胱镜下用套石篮将结石拉出,适用于小的活动性的中下段尿道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主要适用于上段输尿管结石。
自从1980年首次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肾结石取得成功以来,这一方法发展迅速,在上尿路结石中的治疗作用已得到普遍承认.对具体病人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结石大小、部位等,采用相应的碎石参数及辅助措施,以获得满意效果。
碎石以后,尚需进行利尿排石治疗,密切观察,以免形成“石街”现象,导致阻塞。
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
输尿管扩张后放人输尿管镜,见到结石用液电或超声碎石器碎碎之,结石也可直接用取石钳取出.最有代表性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是钕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或肾镜进行碎石和取石,其优点是微创或无创,对人体几乎无损害.且适合任何部位大小的结石,甚至包括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开创了结石治疗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