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连城已有百余年种植史,县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带苦和慈菇,俗称蔬卵。原产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较多。生于浅水沟、溪边或水田中。我们一起看看慈菇的简介。
目录
1慈菇的营养价值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连城已有百余年种植史,县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带苦和慈菇,俗称蔬卵。
营养成分: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C及胰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份。
营养分析:慈姑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有防癌抗癌肿、解毒消痈作用,常用来防治肿瘤。中医认为,慈姑主解百毒,能解毒消肿,利尿,用来治疗各种无名肿毒、毒蛇咬伤。慈姑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强心作用,同时慈姑所含的水分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清肺散热、润肺止咳的作用。
2慈菇的简介
慈菇的简介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连城已有百余年种植史,县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带苦和慈菇,俗称蔬卵。原产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较多。生于浅水沟、溪边或水田中。我国各地普遍栽培,间或有野生。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路旁、空旷草地、沟边、林缘、灌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产地分布: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上海地区有野生分布。
多年生沼生或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末端多少膨大呈球茎。叶沉水、浮水、挺水,沉水叶条形或叶柄状;浮水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深裂,长3-10厘米,宽2-7厘米;挺水叶箭形,全长6-15厘米,宽4-10厘米,通常顶裂片与侧裂片近等长,稀侧裂片稍长于顶裂片;叶柄长短随水深而异,通常细胞间隙大,呈海绵质,基部鞘状。花葶直立,挺出水面,高20-90厘米。花序总状或圆锥状,分枝少数,细弱,具花多轮,每轮2-3花,在花序下部有时花与分枝同生于一轮。花单性;外轮花被片广卵形,长5-7毫米,内轮花被片大于外轮,有时可长达1.2-1.5厘米,白色,基部具紫色斑点;雌花通常(1-)2-3轮,花梗长1-1.5厘米,较粗壮,心皮多数,两侧压扁,花柱自腹侧斜上;雄花多轮,花梗细弱,长2-3厘米,雄蕊多数,花药紫色,长约1.2毫米,宽约0.5毫米,矩圆形,花丝长1-1.5毫米,向下渐宽。
3慈姑的功效与作用
润肺
慈姑滋阴润肺,去除肺燥肺热。使人呼吸畅通舒适。
护心
慈姑保护心脏,保护心肌细胞,预防或是缓解心悸、心率失常等。
解毒
慈姑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利尿消肿
慈姑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防治肿瘤
慈姑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有防癌抗癌肿、解毒消痈作用,常用来防治肿瘤。
4慈菇怎么吃
慈姑的烹饪方法主要有炒、烧汤和红烧三种。红烧的慈姑吃起来非常粉嫩润滑,但是可能会有点微微的涩味。慈姑汤则清新让人唇齿留香。而炒的慈姑酥脆可口,不管是炒,还是汤,还是红烧。慈姑特有的味道总是吸引着人们。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慈姑不适宜和素菜一起做,这是因为慈姑和肉菜一起做的时候会吸进一些油脂,这样能中和慈菇本身的苦涩味道。而和素菜一起做的话,慈菇也会吸收其他蔬菜自带的菜味和苦味,从而变得异常苦涩难吃。
慈菇属于水生蔬菜,对铅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所以慈菇球茎表皮的铅积累量较高。因此在食用慈姑时不要怕麻烦,一定要认真去除表皮,把顶芽掐掉。
5慈姑的挑选方法
挑选慈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挑选那些形状完整,有关泽圆润的,看起来结实没有裂开或缺损。
从纹路上看要清晰的,如果纹路有皱缩纹的,就不要挑选了,一般都是放了比较久或老了的,吃起来会比较苦涩。
再次要看表面有没有变色的,快根有没有腐烂的,一般新鲜的慈姑都是表面没有变色,没有腐烂的快根。
而市场上出售的慈菇分成长形和圆形两种,长形一般有三节,吃起来较香较脆;圆形肉色为白,淀粉含量较丰富,口感略苦。所以在挑选的时候,可根据个人口味选购。
一般来说,炒慈姑的话可以选择三节长形慈菇,而炖煮类可选择圆形慈菇。
标签:其他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