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癌症,不得不提的就是宫颈癌这种疾病,它是比较常见妇科疾病,而且是一种恶性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相当高的,而且发病的年龄也是逐渐年轻化的。有网友问,早期宫颈癌能彻底治好吗?宫颈癌的早期是治疗宫颈癌的黄金时期,这时候治疗宫颈癌的希望是很大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早期宫颈癌如何治疗。
目录
1宫颈癌的早期症状
1、伴有宫颈糜烂:一般宫颈癌患者多伴有宫颈糜烂,重度宫颈糜烂是发生癌变的主要原因。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接触性出血:接触性出血是宫颈癌最突出的症状,宫颈癌患者约70%-80%有阴道出血现象。多表现为性交后或行妇科检查,或用力大便时,阴道分泌物混有鲜血。老年妇女若遇到性交后出血,不要总认为是由于性交用力不当而引起的,忽略宫颈癌存在的可能性。若每次性交后都出血,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3 、阴道不规则出血:老年妇女已绝经多年,突然无任何原因又“来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状,极易被忽视。其实,这种阴道不规则出血常是宫颈癌的早期征兆,许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状而来就诊,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因此,应当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4 、疼痛: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有时疼痛可出现在上腹部、大腿部及髋关节,每到月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尤其当炎症向后沿子宫骶韧带扩展或沿阔韧带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宫旁结缔组织炎,子宫颈主韧带增粗时,疼痛更甚。每触及子宫颈时,立即引起髂窝、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出现恶心等症状,影响性生活。
5 、阴道分泌物增多:临床上大约75%-85%的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后来多伴有气味和颜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白带的性状与量决定于卵巢功能的兴衰。生育年龄妇女,白带有周期性变化;绝经后妇女,白带极少。宫颈癌患者由于癌灶的刺激,子宫颈腺体的分泌功能亢进,产生粘液样白带,故生育年龄患者不再有白带性状与量的周期性变化:绝经后患者则一反常态,白带量有所增多,且具粘性,有时血性。这种白带异常的表现,包括量的增多与其性质的改变,是子宫颈癌的早期症状。
2早期宫颈癌能治愈
宫颈癌的早期治疗原则是既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又要改善其生存质量。治疗的趋势一般是采用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射治疗、或手术加放射治疗,并辅以化学药物治疗。
宫颈癌的早期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则以放射治疗为主,对不宜手术的早期患者也可采用放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化疗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一般来说,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由于年轻妇女处于性活跃期,雌激素水平和性交频率均较高,故更易以性交出血为首发症状。所以,女性一旦发现有宫颈癌症状,一定要及早到医院做下诊治。
目前对宫颈癌早期的治疗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每一位患者和家人们的心都比较的忐忑不安,现在因为患有癌症而死亡的人不在少数,都害怕自己会命丧宫颈癌,其实这样的担忧是不要有的,要知道心态不好是不利于疾病治疗的。
手术质量高低,有水平、责任心和耐心强的病理科医师是判官。一般可看病理报告是否有:癌灶的近、远端切缘是否无癌细胞,清除了哪些部位各多少淋巴结及有多少淋巴结有癌转移,至少当清扫16枚以便分期。不应简单看手术记录和手术时间。
如果能够及时发现早期宫颈癌,并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可以彻底治好的,所以早期宫颈癌能彻底治好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许多早期宫颈癌患者就因为发现得早,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就彻底治好了。而如果错过治疗时机,病情一旦恶化,治疗起来就很麻烦了。
3宫颈癌认知误区你占了几个
误区一:感染HPV=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和一种叫作人乳头瘤的病毒(HPV)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体内都能检测出这种病毒。
刘惜时教授指出,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而感染HPV病毒。约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类病毒。
然而,感染了HPV并不一定会患宫颈癌,因为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研究证实,感染HPV后,大多数女性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只有少数女性由于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其中有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这一过程约5到10年。
感染HPV后是否会进展为宫颈癌,还与HPV的类型有关。HPV病毒大约有100多种亚型,女性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类型分别是6、11、16、18型,其中HPV6和HPV11型属于低危型,而HPV16和18型则属于高危型,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研究发现,HPV16型和HPV18型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
误区二:宫颈糜烂会变成癌
许多女性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以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宫颈癌,因而对宫颈糜烂感到非常恐惧。刘惜时教授告诉记者,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从医学上来说,女性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医生在检查时,会发现宫颈局部充血呈现红色,就称其为“宫颈糜烂”。糜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烂”,它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育龄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呈现出“糜烂”状。而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低,所以“糜烂”也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宫颈糜烂也可以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状态。早期宫颈癌在外观上和宫颈糜烂的表现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如果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糜烂,不能掉以轻心,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排除宫颈癌的可能,并正确治疗。
误区三:不重视妇科检查
从感染HPV病毒,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自然病程,一般长达5到10年左右。因此,女性只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完全有可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并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目前,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可达到85%到90%。
刘惜时教授提醒,育龄期女性务必不能忽视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巴氏涂片或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等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尤其是以下宫颈癌的易发人群,更不可掉以轻心:
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HPV病毒者,即HPV病毒检测发现HPV16、HPV18呈阳性者;
性行为因素不良者,包括开始性生活的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性卫生不良等都会使患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增加;
早婚早育、多产多孕的女性;
性病患者,无论男方或女方患有生殖道湿疣、梅毒、淋病等都会增加女方患宫颈癌的几率;
免疫功能低下、吸烟、营养不良者。
误区四:“蛛丝马迹”视而不见
宫颈癌在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患者任何的不适,有些症状也非常容易被忽视。刘惜时教授建议,育龄期女性应该学会关注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有时虽然只是“蛛丝马迹”,却有可能藏有隐患。
接触性出血主要是指在性生活后出血或在妇科检查、大小便后出血。即使是一次、量少,也应提高警惕。
白带异常多数宫颈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因此,女性平时应该关注白带的性状、量的多少和有无臭味。尤其是当发现大量水样或黏液性白带时,必须引起注意。
4宫颈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根据各项症状体征不难与子宫的其他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体癌等鉴别。
子宫肌瘤:
1月经过多及月经期间出血:特别是发生粘膜下子宫肿瘤。
2疼痛:一般的疼痛只是隐隐约约的痛,除非子宫本身要排出粘膜下子宫肌瘤,而造成子宫收缩。
3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可以压迫到膀胱、输尿管、血管、神经及肠子,而产生各种影响这些器官的操作。
4不孕:子宫肌瘤可以影响到子宫腔的结构和子宫内膜的操作,使着床不易。但也有子宫肌瘤的病人,一样可以正常的受孕,正常的生产。
子宫体癌:
1. 阴道出血:绝经后出现阴道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尚未绝经者可有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2. 阴道排液:少数病人在病变早期有水样或血性排液增加,晚期并发坏死感染时,可出现恶臭脓血分泌物。
3. 疼痛:一般仅发生在晚期,当子宫颈管被癌肿组织堵塞导致宫腔积血或积脓时,可出现下腹胀痛或癌瘤刺激宫缩而引起疼痛,晚期癌浸润盆壁时,可出现腰腿痛。
5宫颈癌化疗后吃什么好
葡萄:
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可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的扩散。中医认为葡萄有益气补血、除烦解渴、健胃利尿之功能,酸甜的葡萄对接受放疗及手术后的癌症患者较为适宜,可常食之。
草莓:
草莓中含有鞣花酸,能保护机体免受致癌物的伤害,尚有一定抗癌作用。草莓有生津止渴、利咽润肺之功用,对缓解鼻咽癌、肺癌、喉癌患者放疗反应、减轻症状有益。
香蕉:
据研究发现香蕉提取物对黄曲霉素b1等三种致癌物有明显抑制其致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如果缺镁,机体清除癌细胞能力大大消弱。而香蕉含镁、钾元素,有一定防癌抗癌作用。大肠癌患者放疗后津伤血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带血者食之有益。
无花果:
无花果肉中含抗瘤成份,能抑制癌细胞蛋白的合成。通过吃硒维康补硒也能达到效果据6家医院通过对1300多例患者观察,发现无花果对腹水癌、肉瘤、肝癌、肺癌等有一定抑瘤率,可作为癌症患者的食疗佳果。
猕猴桃:
每百克果实含维生素c150毫克、其维c含量居水果之冠。猕猴桃能通过保护细胞间质屏障,消除食进的致癌物质,对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起一定作用。咪酸甘、性寒的猕猴桃有清热生津、活血行水之功,尤适于乳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等患者放疗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