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就像吃饭,是每个人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但是真正能完全做对的人并不多,下面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错误,当然这些并不是全部的,只是一些本人平常见过,并用于实践中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目录
1要特别注意刷牙方法
第一,这是一个最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大多数人往往是用冷水刷牙的,包括我在内,也是在念大学时才从舍友那儿知道,应该用接近与自己体温的温水刷牙。冷水刷牙会使牙齿变得敏感,牙龈易出血,也不利于牙膏中的有效物质发挥作用。
第二,很多人会觉得牙刷越大刷得越干净,其实不然,每个人牙齿大小都是不一样的,一个适合自己的牙刷,牙刷头的宽度应该是自己的2.5到3颗牙尺的宽度。
第三,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早上起床——刷牙——早餐,每次刷完牙,牙膏中的有效护龈成分就会被食物破坏得所剩无几。建议可以早上起床先用清水漱口,用完早餐之后在刷牙。
第四,很多人刷牙的时间都很短,匆匆2分钟就过,而真正合适的时间应该要5分钟,每一颗牙齿都要来回地刷上至少十遍。
第五,漱口水。大多数人喜欢刷完牙含一口水,马上就吐出来。正确的做法是,把漱口水含在嘴里20秒左右,让牙膏被水稀释,也可以使口腔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清洗干净。
第六,吃完水果不刷牙。一般对人们刷牙的要求是早晚各一次,但如果吃了水果那就另当别论了。水果中的糖分含量很高,如果不刷牙,牙齿会很容易被形成龋齿。正确的做法是,吃完水果后半小时左右要刷牙。
2标准刷牙方法是什么
1、刷牙颈部龈缘
(1)手持刷柄,将刷头置于牙颈部,刷毛与牙长轴呈45°角,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龈沟,部分置于龈缘上。
(2)以2~3颗牙为一组,以短距离(约2mm)水平颤动牙刷4~6次。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拂刷唇舌(腭)面。注意动作要轻柔。
(3)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放置要有1~2颗牙的位置重叠。
(4)刷上前牙舌(腭)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或进人龈沟,作上下提拉颤动,自上而下拂刷,不做来回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
2、刷颊舌(腭)面
采用拂刷方法,在(2)和(3)步骤问进行以保持刷牙动作连贯,要依顺序刷到上下颌牙弓唇舌(腭)面的每个部位,不要有遗漏。
3、刷咬合面
手持刷柄,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来回刷,注意上下左右区段都须刷到。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却要人命”,可见牙疼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之大,要想防止或者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还要注意有一个正确的刷牙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清除牙齿中的残留,减少龋齿的发生
3长期用冷水刷牙好吗
长期用冷水刷牙
资料表明:人的牙齿最适应35~36.5摄氏度的温度,如果经常用冷水刺激牙齿将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
牙齿的寿命平均比人的寿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凉水刷牙”的习惯上。
健康人一般每天饭后3分钟刷牙 1~2次,但对牙龈或牙周疾病的人应强调早晚刷牙,午饭后也要增加一次,每次刷2-3分钟。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短横刷法和竖转动法。
短横刷法(又称水平颤动法):人们习惯的横刷法是长的拉锯动作,这种横刷法如果加上硬毛牙刷就会给牙周带来损害(刷毛损伤牙龈边缘,牙龈退缩,根颈部楔状缺损等)。短横刷法用短颤的横刷动作最能洁净菌斑,故又称为沟内刷牙法。置刷毛毛尖与牙齿?牙龈面成45°角而轻度加压,刷毛顶端部分进入龈沟,而部分在沟外,然后作前后向颤动6~8次,颤动时刷毛移动仅为1mm。刷上下前牙的舌腭面时,如牙弓狭窄,可将牙刷头竖起作短横刷颤动。同时还应拉刷后牙咬牙合面,清洁牙合面的窝沟点隙。
竖转动法:能有效地去除菌斑及软垢,且能刺激牙龈角化,维护牙龈外形的正常。可供选用的牙刷面较广,硬毛、中硬毛牙刷均可,但老年人、儿童或牙周病手术后应选用中硬或软毛牙刷。刷唇颊面和后牙舌腭面的动作是将刷毛与牙的长轴平行,贴向牙面,刷毛指向龈缘,加压扭转牙刷,使刷毛与长轴成 45°角,转动牙刷,即刷上牙时刷毛顺着牙间隙向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刷。注意动作稍慢一些,带一点震颤,同一部位要反复5~6次。刷前牙舌腭面用上述相同的转动动作,牙弓狭窄者可将牙刷垂直,部分毛束压在牙龈上,顺着牙间隙向冠方拉刷,同时拉刷后牙的咬牙合面。
牙膏由于含有磨擦剂和洁净剂,它们能中防龋、消炎、止血、防酸、止痛、抑制牙石、减轻口臭,所以刷牙时使用牙膏可增强洁净牙齿的效果。
4刷牙太用力牙龈会受伤
误区1、刷牙太使劲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也会伤害到牙龈,引起口腔溃疡。其实,并非用的力气越大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法不对,用的力气太大反而会伤害牙齿。
正确方法:
刷牙用力大小因人而异,并没有特别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就足够了,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力量。
误区2、横着刷牙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方法,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口腔科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竖着刷牙。因为横着刷牙很难刷到牙齿间的缝隙,达不到彻底清洁的作用。
横向刷牙更坏的影响是磨损到牙齿的牙釉质,特别是那些刷牙用劲大的人磨损更厉害,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楔形磨损”。楔形磨损的表现是牙齿根部被磨损而萎缩,容易使牙齿松动、敏感。
正确方法: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专家强调,刷牙应该用竖刷法,如果已经出现了楔形磨损,可以去医院进行修复,避免牙齿遭受进一步的损害。
误区3、起床就刷牙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有人说,这样会把牙膏里的“有效护牙成分”随着早饭一起吃掉,实际上普通牙膏只能起到洁齿的作用,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效护牙成分。其实,饭前刷牙是一种错误习惯。
正确方法:
饭后20分钟再刷牙。起床后用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误区4、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洁齿有效物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
正确方法: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因此,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太热的水也不好。
误区5、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不建议用太大的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最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正确方法:
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刷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选择牙刷时,具体还要看刷头是否能灵活伸进大牙内清洁。普通牙刷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即可,但刷毛已经变形的牙刷要马上更换。
误区6、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认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还有些人保护牙齿的方式是经常刷牙,其实太多次数的刷牙反而易磨损牙齿。
正确方法:
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要保证每个牙齿的牙面都要认真刷到。先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只要每次刷牙能认真刷干净,一天早晚两次刷牙就可以。没有必要每次饭后都刷牙,因为牙菌斑从形成到附着于牙齿需要12小时以上的时间。
5刷牙的目的是什么
评价某种刷牙方法的优劣,主要是考察采用某种刷方法,是否能彻底达到刷牙的目的,而缺点又很少。
刷牙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去除口腔污物和按摩牙龈的作用,以求减少口腔内的致病因素和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口腔健康的强度,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并且还能促进某些口腔疾病的愈合的治疗效果。
去除口腔污物的作用 刷牙可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减少可供细菌滋生的营养物质,减少可被细菌利用来发酵、或产生有害物质的原料,减少已经形成的有害物质。
按摩牙龈的作用 通过正确刷牙方法的颤动动作 ,达到按摩牙龈的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和牙龈上皮的角化程度,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