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房疼痛有很多原因,但也要警惕乳腺癌疾病,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那么患上乳腺癌的早期会有哪些表现呢?主要的发病群体就是女性,那么女性乳腺癌的症状有哪些?接下来就一起看看相关知识。
目录
1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增加、遗传基因、生活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一般女性为高,她们的特征是:
1、本身即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第一代亲属(母亲、姐妹等)中,如果有乳腺癌发病,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
2、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
3、初经在12岁以前、停经过晚(如:55岁以后才停经者)
4、过于肥胖
5、激素暴露即激素替代治疗
6、经常摄取高脂肪或高动物性脂肪、爱吃熟牛肉
7、曾在乳部和盆腔做过手术
8、过度暴露于放射线或致癌源(例如:经常施行X光透视或放射线治疗)
9、经由其他癌症转移至乳房(例如:患子宫内膜腺癌者)
10、有慢性精神压迫、不常运动
2乳腺癌筛查医师的判断很重要
目前美国近一半的州立法要求向女性公布乳腺密度的放射检查数据,并建议探讨是否对乳腺致密的女性进行进一步筛查。为了解临床实践中不同放射科医师评估乳腺密度的差异,研究者收集了来自 3 家乳腺癌筛查中心的 30 台放射设备的数据,选择了 2011 年至 2013 年做过 500 次以上乳腺筛查的放射科医师共计 83 人作为调查对象。
乳腺密度依照第 4 版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类别判定,混合密度和极高密度型视为「致密」,同时记录患者年龄、种族和体重指数 (BMI)。
结果显示,研究期间 145123 位女性进行了 216783 次乳腺成像,其中 36.9% 的图像提示致密乳腺,这些女性年龄介于 40 岁至 8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7.9 岁,约 80% 为非西班牙裔白人,超过一半存在超重或肥胖。
不同的放射科医师发现致密乳腺的比率从 6.3% 到 84.5% 不等,中位值为 38.7%,四分位间距为 28.9% 到 50.9%,对患者特征进行校正后结果相似,四分位间距为 29.9% 到 50.8%。在 4 种密度类型中,差异最大的是混合密度型,四分位间距为 24.2% 到 44.6%;差异最小的是极高密度型,四分位间距为 1.9% 到 8.5%。对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放射科医师评估乳腺密度普遍存在差异,尤其是结合患者年龄和 BMI 时更为显著,例如 BMI 介于 18.5 到 24.9 kg/m2 的女性,无论年轻组还是年长组的评估都存在很大的差异,40 至 49 岁的人群中四分位间距为 64% 到 85%,60 至 69 岁的人群中四分位间距为 38% 到 63%。在连续接受不同放射科医师评估的女性中,接受不同医师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 1.2 年,32.6% 两次检查结果不一致,最常见的变化是从混合密度型变为散在纤维腺体密度型(9.6%)或相反(6.8%),17.2% 致密等级两次检查结果有差异,27% 从致密变为不致密,11.4% 从不致密变为致密;接受相同医师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 1.1 年,10% 两次检查结果有差异。
3女性乳腺癌早期的4大症状
1、疼痛
虽然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但少数患者以疼痛就诊,疼痛多数是阵发性刺痛、隐痛。
2、乳头溢液
乳头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是不同的,乳腺癌多数伴有乳腺肿块。单纯以乳头溢液为症状者十分少见。
3、肿块
对成年妇女而言,如果出现乳内肿块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乳腺癌多数是单个,肿块形态差异较大,通常认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质地偏硬。在早期,癌性肿块限于乳腺实质内,可以推动,但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病期就是比较晚。
4、乳头改变
正常人双侧乳房是对称。如果乳头附近有癌肿存在,乳头常被上牵,就会造成双侧乳头高低不一。乳头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同时,乳头难以用手指牵出,乳头处于固定回缩状态。
4乳腺癌患病越久越易得神经系统并发症
在第 1 年与 第 3 年之间的随访中,< 2% 的患者接受了 ALND、转移灶切除术、放疗或化疗。
结果显示,癌症确诊 1 年或 3 年后,54.7% 的患者出现至少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在第 1 年到第 3 年的随访中,NP 、认知下降、脑血管疾病和脑转移的发病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由 21.1%、7.2%、0.6%、0.0% 增长至 23.6%、8.2%、1.5%、0.6%;CIPN 的发生率则由 14.1% 降至 12.6%。
在第 1 年,年龄较大的患者较少出现 NP,III/IV 期肿瘤 或接受了 ALND 的患者更易出现 NP。第 1 年 NP 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相关,第 3 年则与化疗有关。
在第 1 年或第 3 年中,肿瘤分期达 III/IV 期或接受紫杉醇类为基础的化疗,可使患者的 CIPN 发生率更高。与只在第 1 年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3 年均接受化疗的患者更易出现 CIPN。
该研究表明,乳腺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且随时间推移而增长,NP 也是癌症生存者的主要负担。NP 的发生与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化疗有关,CIPN 则与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有关。
5乳腺癌化疗期间吃什么
对乳腺癌患者的照顾,首先应该是让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其次,在患病化疗期间应该注意调节饮食。化疗期间应该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的食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1、多吃增强免疫力、抗癌的食物。卷心菜、大白菜、甘蓝等含有抗癌物质,可以阻止体内致癌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大蒜、洋葱等含有大蒜素,能够阻隔亚硝酸铵的合成,同时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A等成分,可以起到抗癌作用。
2、多吃补充蛋白质的食物。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让正常的细胞受到一定的损害,从而会导致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等不良现象,比如免疫力下降、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粘膜溃疡,恶心,呕吐等。这个时候宜补充一些高蛋白质的食品,如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红枣,赤豆等。
3、吃一些开胃的食物。如山楂,白扁豆,萝卜,香菇,陈皮等。这些食物能增强食欲,帮助止吐。
4、益气养血的食物。如鲜姜汁、甘蔗汁、鲜果汁、佛手、番茄、生薏米、粳米、白扁豆、灵芝、黑木耳、向日葵籽等。
5、新鲜蔬果。多吃一些猕猴桃、杏、苹果、梨、草莓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族的蔬果,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在化疗期间还可以经常食用大枣,因为大枣不仅含有山楂酸等多种抗癌成分,同时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有治疗作用。
6、干果。干果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比较高,所以化疗期间可以适当食用。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葡萄干、核桃等都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