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由于各种病毒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受损变性,导致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的病变,肝硬化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对于肝硬化应该是以预防为主,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防止肝硬化的发生。那么肝硬化应该如何预防?听听肝病专家的介绍。
目录
1肝硬化是怎么引起的
1、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致某些物质因代谢障碍而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肝硬化。
2、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持续存在时,可导致肝细胞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肝硬化。一般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管梗阻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的肝内细小胆管炎症与梗阻所致者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之一。
3、肠道感染及炎症能促使肝硬化的产生:慢性特异或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常引起消化、吸收和营养障碍,以及病原体在肠内产生的毒素经门脉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而发展为肝硬化。这些都是肝硬化的原因。
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症,可致肝脏长期瘀血缺氧,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瘀血性肝硬化,在形态上呈小结节性。由心脏病引起也称心源性肝硬化,有肝脏肿大,肝功损害可不很严重,但也可表现为轻度黄疸,血浆白蛋白减少和腹水等。
2肝硬化病人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1、合理休息
肝硬化早期,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可以从事一般较轻的工作,但工作量应适度,以不觉疲劳为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睡眠时间。肝功能改变较明显、有自觉症状时,就应休息。当自觉症状较重、肝脏功能损害明显、腹水量大,或有并发症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2、饮食合理,营养得当
饮食原则: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的脂肪,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少盐、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蛋白质供给量以100-120克为宜,当血氨增高或有肝性脑病倾向时,蛋白质供应量应减少,甚至禁用蛋白质。脂肪供给量应适当减少,每日40-50克即可。
3、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抑郁、严重情绪不安等情感障碍,部分患者感到绝望,自我封闭。入院开始,主管护士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心理疏导和暗示,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指导,用积极的暗示挖掘患者的潜力,消除患者消极等死、绝望等心理。
4、药物指导
包括常用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禁忌证等。
5、预防并发症
(1)感染:可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膜炎,有些感染通过积极的预防是可以避免的,主要注意:保持清洁,病房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清新;病情较重或处于活动期时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避免传染其它疾病,根据季节加减衣服防止受凉;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刷牙,可常用盐水漱口。
(2)出血:平时不用手挖鼻,以防止黏膜出血;少吃坚硬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刷牙时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损伤牙龈;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便秘时可服用乳果糖等药物;尽量避免较硬、粗糙、粗纤维多的饭菜饮食,吃干果和吃鱼、排骨等带有刺和骨头的食品时,尽量将刺和骨头等硬物仔细挑出;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过浓的鸡汤、肉汤;不吃过烫的食物,以温凉食物为宜。
(3)水肿:往往出现在下肢,从脚部开始。保持身心的安静,根据水肿的程度,适当的休息。可用海绵垫、棉花垫等将水肿的部位适当抬高,促进水分回流,并定更换体位,防止水肿部位受压时间过长而引起压疮。如使用利尿剂,观察尿量和水肿消涨的关系,或在每天清晨饭前、排便后测体重,了解水肿消涨的情况。限制食盐和水分的摄入。
3小儿肝硬化检查诊断
一、血常规:
全血细胞计数减少。肝硬化代偿期血清胆红素、ALT、凝血酶原时间均可正常,血清白蛋白水平轻度下降是肝功障碍的早期指征;
血清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及磷脂增高,ALT中等或轻度增高;而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为肝硬化有活动性病变的实验室异常。
二、超声检查:
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门静脉周围发现有侧支血管形成是肝外门静脉阻塞的一个征象。正常情况下可见到呼吸对门静脉血流有调节作用,如果此征消失提示门静脉高压。但出现此征亦不能绝对排除门静脉高压。
三、食管X线钡剂造影:
在成人,钡剂造影检出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性约为70%。近年来由于内镜的广泛应用,此项技术已很少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检查,而且对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检出价值极其有限。
四、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存在与否及其程度。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一旦病情平稳,应立即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快确定出血部位、病变性质及迅速行镜下止血治疗。
对无症状或处于稳定期的患儿亦可行胃镜检查以便预测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及选择预防性硬化治疗的时机。
五、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插入导管,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在10~20s内即可显影。在伴有海绵状血管瘤样变异的病人,于闭塞的门静脉周围可见有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形成。
4肝硬化吃什么好
1、大蒜:属百合科植物,性辛、温,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等作用。
2、空心菜:又名蕹菜,性甘、平,含蛋白、脂肪、无机盐、烟酸、胡萝卜素等,具有解毒、清热凉血等作用。
3、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及无机盐。动物实验表明,可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功效,适合于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齿龈出血等症。
4、包菜:即圆白菜、卷心菜、甘蓝,性平、味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e,生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疼痛有效。
5、蘑菇:种类较多,现多为人工培植,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为蕈类。性平、味甘,含多糖类、维生素类、蛋白、脂肪和无机盐等。实验证明其多糖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肝病病人宜常食用之。
6、木耳:有黑色与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含脂肪、蛋白质、多糖。可益胃养血,具有滋养作用。
7、海藻: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藻酸、维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结之功效。据研究其提取物能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质氧化以及抗溃疡。
8、百合:性平、味甘,含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具有益气补中、益肺止咳的作用,并可软坚安神。秋水仙碱具有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
9、胡萝卜:性微温,味甘、辛,富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亦含挥发油。本品富有营养,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对于提高肝病病人维生素a水平,间接预防癌变的发生具有较好作用。
10、西红柿:茄科植物,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
11、冬瓜:性微寒,味甘,含蛋白质、维生素、腺嘌呤、烟酸,瓜皮可利水消肿;瓜子可消痈肿,化痰止咳;瓜肉可清热止渴,并可解鱼蟹毒。
12、黄瓜:性寒、味甘,含戊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蛋白质。其细纤维具有促进肠道毒素排泄和降胆固醇作用,其所含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尤其适合脂肪肝的防治。
5警惕肝硬化早期八大信号
1、食欲减退
肝硬化(liver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多由于肝硬化(liver引起胃肠充血,胃肠道分泌与吸收功能紊乱所致。
2、体重减轻
硬化早期多见症状,因食欲减退,进食不够,胃肠道消化及吸收障碍,体内清蛋白合成减少。
3、倦怠乏力
也为早期症状之一,其程度自轻度倦怠感觉至严重乏力,与肝病的活动程度一致。产生乏力的原由于:①进食的热量不足;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中间 代谢障碍,致能量产生不足;③肝脏损害或胆汁排泄不畅时,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④乳酸转化为肝糖原的过程发生障碍,肌肉活动后,乳酸蓄积过多。
4、面色晦暗黝黑
三分之一的肝硬化(liver患者面部、眼眶四周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这是由于肝脏受损,肝功能减退,导致玄色素天生增多导致。
5、腹泻、腹胀、腹痛
腹泻、腹胀多由肠壁水肿、肠道吸收不良(以脂肪为主)、烟酸的缺乏及寄生虫感染因素所致。腹痛多在上腹部,常为阵发性,有时呈绞痛性质。腹痛也可因伴发消化性溃疡、胆道疾病、肠道感染等引起。
6、肝区隐痛
在肝硬化(liver中也比较多见,约占60%~80%。劳累后明显,与其同时出现的还有黄疸、发热。表示肝细胞有明显损害,对预后的判定有一定意义。
7、不规则出血
肝功能减退影响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于的合成,脾功能亢进义引起血小板的减少,故常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皮肤和激膜有紫斑或出血点或有呕血与便血。
8、内分泌功能失调
当肝硬化(liver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时可致男性睾丸萎缩,军酮分泌减少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和阴毛稀少,女性病人有月经过少和闭经、不孕。雌激素过多,可使四周毛细血管扩张而产生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出现,则提示肝损害有发展。肝掌是手掌发红,特别在大鱼际、小国际和手指末真个肌肉肥厚部,呈斑状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