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鼻涕用柔软的手帕轻轻擦拭,并擦拭后用湿毛巾轻捂一下,再涂一点润肤乳,保护皮肤。也可以用橄榄油薄薄地涂抹在清洁后的鼻腔内粘膜保护。宝宝嗓子疼的直哭怎么办?尽量让宝宝安静下来,停止不必要的哭泣和号叫,这样会加重疼痛。
目录
1宝宝生病先喝水
宝宝一生病,很多年轻父母就开始慌乱,马上给孩子用药,生怕用药晚了而耽误病情的恢复。其实,儿童与大人不同,肝肾以及消化器官还未发育完整,太早用药可能破坏其正常的机能,也影响自身免疫的发展。
婴幼儿解毒排毒功能弱
一岁以内的小孩,我们称之为婴儿,再将其细分,0-1个月的叫做新生婴儿,而2-6个月的叫做小婴儿。
对于新生婴儿来说,肾脏还未发育成熟,肾皮层的肾单位会继续发育,使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增强。另外,新生婴儿的许多消化酶还不全面,一些淀粉类的食物尚不能消化,若此时添加米汤、淀粉糊等食物,可能会引起小儿腹泻。
到了婴幼儿时期,其肝脏解毒功能还很弱,肾脏的排毒功能也差,此时服用药物,即便剂量很小,也可能造成肝肾损伤。加上婴幼儿胃中胃酸和酶的分泌量较少,肠壁薄且通透性高,药物毒素难以消化,还易被肠道吸收。
(孩子生病要多喝水)
生病喝水好处多多
儿童生病的时候,多多少少带有炎性症状,这其实是其免疫系统在与体内的病毒、细菌等外来不良物质作斗争。孩子只要一生病,家长就给药,久而久之就阻断了免疫机能的强化,还会使孩子对药物产生依赖,导致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降低。
水是人体重要的养分,儿童生病的时候多喝水,可以稀释体内的毒素,并且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机体以自身的能力将毒素排出体外,这同样对儿童消化和免疫机能的成熟有很大帮助。
家长可以通过孩子每天的排尿次数、尿量和尿的颜色判断其饮水量是否足够。若孩子每天排尿6-8次,尿色呈淡黄无异味,嘴唇不干燥,则说明饮水充足。
宝宝生病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用药,不妨让孩子多喝些水观察一段时间,若病情未得到好转,再向医生求助。
2小儿感冒的家庭护理
1.宝宝咳嗽要不要止咳?
通常我们不主张给小宝宝药物镇咳,轻微的咳嗽,家长可以多给宝宝拍背,有助于排痰,小宝宝通常还不会把痰咳出来,吞咽下去的痰可经消化道通过大便排出。
咳嗽比较严重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雾化吸入,或者化痰镇咳的中药。止咳的西药,比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等药物的镇咳机制主要是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很多研究结果证实,不建议给6岁以下儿童服用止咳药。
2.宝宝鼻塞怎么办?
宝宝鼻子不通气,是因为宝宝鼻子内分泌物阻塞,或者鼻内粘膜肿胀造成的。一般不建议使用滴鼻液。如果宝宝鼻涕多,可用吸鼻器把鼻涕吸出来,或用棉签蘸少量的凉白开把鼻涕擦除;鼻内粘膜肿胀时,可用温毛巾敷于鼻根部缓解鼻塞症状。
3.宝宝流鼻涕皮肤都淹了怎么办?
宝宝的鼻涕用柔软的手帕轻轻擦拭,并擦拭后用湿毛巾轻捂一下,再涂一点润肤乳,保护皮肤。也可以用橄榄油薄薄地涂抹在清洁后的鼻腔内粘膜保护。
4.宝宝嗓子疼的直哭怎么办?
尽量让宝宝安静下来,停止不必要的哭泣和号叫,这样会加重疼痛。 不要给宝宝吃过咸、过酸、过甜的食物以及冷饮。给宝宝吃温凉的流食,比如粥、烂面片儿汤。
3孩子感冒排痰5招齐下
1、保持环境湿润
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极为重要,可用干净的湿布抹地板,也可使用超声或电动雾化器,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使室内相
对湿度保持在60%~65%,这样可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有利于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帮助排痰。另外,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饮水排痰
让孩子多喝水,尤其是23℃左右的凉开水,因为饮水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除。孩子生病后,不仅食欲差,而且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从而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稠度,多饮凉开水不仅有助于退热,还能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此外,凉开水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从而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3、拍背排痰
拍背排痰的方法通常在孩子痰咳不出来时应急使用。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孩子咳嗽的间隙,让孩子侧卧或抱起侧卧。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轻轻地拍打孩子背部。拍左侧时向左侧卧,两侧交替进行。拍背不仅能促使孩子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向大气管引流并排出,而且可促进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及早痊愈。
小提示:
拍击的力量不宜过大,要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依次进行。每侧至少拍3~5分钟,每天拍2~3次。
4、蒸汽排痰
即利用水蒸气帮助排出呼吸道的痰液,这一方法适合年龄较大的孩子。
将开水倒入一茶杯中,抱起孩子,使其口鼻对着杯子,升起的水蒸气随着孩子的呼吸被吸入呼吸道,教孩子深吸、深呼,每次可持续20分钟。蒸汽吸入可使气管、支气管内的痰液变稀而利于咳出,还可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充血和水肿,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和痰液的排出。但千万要小心,避免烫伤发生。
5、药物排痰
根据医生处方,按时服用去痰或化痰药。常见的去痰药有棕色合剂、必嗽平等。棕色合剂含氯化铵,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黏膜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必嗽平能使痰液中的黏多糖纤维分解与断裂,以降低黏度,使痰液变稀,便于咳出。
中成药也有不错的化痰效果,如猴枣散、半夏露等。如果孩子发热、痰黄且黏稠、舌苔黄腻,宜用猴枣散;如果不发热、痰色白、舌苔白腻,宜用半夏露。
临床上,还可用超声雾化吸入法帮助排痰。通常用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药物加入生理盐水,经雾化器雾化后吸入呼吸道,发挥局部消炎和稀释痰液的作用,使痰液便于咳出。一般每次15分钟左右,每天2~3次。
4宝宝偶而感冒未必坏事
如果没有并发症,上述的症状会在3~4天内逐渐消失。感冒不是严重的疾病,一般来说,孩子感冒并不需要去医院看病。但是,感冒可以降低人的抵抗力,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炎。后三种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你的孩子还是一个婴儿,或者感冒的症状特别严重,应及早就诊。如果婴儿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呼吸时伴随鼻翼张大、翕动,看上去呼吸困难
·嘴唇和指甲发青,清鼻涕变浓浊
·持续咳嗽1周
·耳部疼痛
·体温超过39℃
·昏睡或者狂躁。
预防感冒有办法
·勤洗手
饭前、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进托儿所和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洗手,严防病从口入。
·随时添减衣服
秋天慢加衣,春天慢减衣;早晚多件衣,出门进门加减衣。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患感冒的机会明显少于户外活动少的孩子。户外活动给孩子增加锻炼的机会,户外新鲜空气可减少生病的机会。
·开窗睡觉
开窗睡觉有三大好处:①保持卧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②室内的病菌等能通过空气对流及时排出;③晚间寒冷空气徐徐进入房间,可增强孩子对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利于防止感冒。
·勤晒被褥
人体新陈代谢会排出不少汗水和油脂,使被褥受潮,这有利于被褥里的细菌、病毒繁殖生长。经常翻晒被褥,可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把病菌杀死,去除水分湿气,这对预防感冒很有好处。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搓脚各5分钟。注意: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发红才有效。
·冷水洗脸
用手掬冷水清洗鼻孔脸部,上下按摩鼻翼两侧,反复多次,然后用干毛巾擦干。这可以增加孩子对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5 宝宝感冒的治疗偏方
1、治疗宝宝鼻塞药方:把生姜剁碎,烧热锅,随后把姜末倒进去炒,炒热之后,拿两条柔软的布把姜末包在宝宝的脚底,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包上去,很实用且没有副作用。
2、牙膏治风寒感冒:在宝宝的太阳穴、额前正中的天庭穴及鼻孔下嘴唇上的人中穴分别挤上一小段牙膏,停留10分钟,可以缓解喷嚏和鼻塞。
3、大白菜根葱白水:原料葱白一段,大白菜根1块。将大白菜根和葱白切片,放在清水中煮沸。捞出葱白和大白菜根残渣,把汤水晾至接近体温的温度后,作为饮用水喂给宝宝。 大白菜根可以清热、解毒、止咳,葱白发汗通阳。大白菜葱白水对辅助治疗风寒感冒有较好的效果。
4、绿豆汤:把绿豆提前洗净,用清水泡一段时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调成小火慢慢煮,直到绿豆被煮开花。晾凉后取汤汁喂给宝宝。绿豆汤解毒热,是宝宝夏季清热解暑的好饮品。另外,绿豆煮熟后没有解药的作用,因此,服用中药的宝宝也可放心饮用。
5、白萝卜汤:白萝卜切薄片,放在适量的清水中煮5~10分钟。 捞出萝卜片,把汤水晾至接近体温的温度后,作为饮用水喂给宝宝。白萝卜具有清热下气、化痰消导的功效,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温馨提示:
宝宝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再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如上呼吸道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上感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并不确切者。鼻咽部感染常出现并发症,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