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也叫玉春棒、白鹤花、玉泡花、白玉簪等,原产中国及日本,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秋季开花,色白如玉,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栽培供观赏。那么,玉簪的品种都有哪些呢?玉簪又该怎么养护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1玉簪的形态特征
玉簪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状,有多数须根。叶茎生成丛,心状卵圆形,脸具长柄,叶脉弧形。花向叶丛中抽出,高出叶面,着花9-15朵,组成总状花序。花白色或紫色,有香气,具细长的花被筒,先端6裂,呈漏斗状,花期7-9月。蒴果圆柱形,成熟时3裂,种子黑色,顶端有翅。
根状茎粗厚,粗1.5-3厘米。叶卵状心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4-24厘米,宽8-16厘米,先端近渐尖,基部心形,具6-10对侧脉;叶柄长20-40厘米。花葶高40-80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1.5厘米;内苞片很小;花单生或2-3朵簇生,长10-13厘米,白色,芬香;花梗长约1厘米;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短,基部约15-20毫米贴生于花被管上。蒴果圆柱状,有三棱,长约6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果期8-10月。
宿根草本:株高30cm-50cm。叶基生成丛,卵形至心状卵形,基部心形,叶脉呈弧状。总状花序顶生,高于叶丛,花为白色,管状漏斗形,浓香。花期6月-8月。同属还有开淡紫、堇紫色花的紫萼、狭叶玉簪、波叶玉簪等。性强健,耐寒,喜阴,忌阳光直射,不择土壤,但以排水良好、肥沃湿润处生长繁茂。
2玉簪的品种
玉簪花(hostaplantagineaaschers):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夏季到秋季开花,色白如玉(也有淡紫色的花),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栽培供观赏。
玉簪又名玉春棒、白鹤花、白玉簪、玉泡花,百合科玉簪属多年宿根草本。根状茎粗壮,叶基生成丛,具长柄,卵形或心状卵形,总状花序顶生,花梗高出叶面,着花9~15朵,花一般白色,管状漏斗形,有芳香,花期6~9月,蒴果三棱状圆柱形。
品种有法兰西、蓝色皱纹、满溢酒杯、樱桃浆果(花紫色)火与水(紫)、击倒(浅紫)、爱国者(淡紫)、总禾、太阳能(淡紫)、宽边(紫)等。
性强舰耐寒、喜阴湿、忌烈日,喜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分株或播种繁殖。
3玉簪的养护方法
1、土壤:玉簪花不择土壤,但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更好。
2、浇水:玉簪花生长期间,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为宜,如果浇水过多,易引起根部腐烂、叶子变黄。夏天供水要充足,空气干燥时,每天向叶面喷水,以防止叶片干燥。
3、阳光:玉簪花忌烈日照射,最好将其栽植在建筑物的阴面或大树阴下等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
4、温度:玉簪花性强健,耐寒冷,11月底移入室内,室温以不结冰为宜。
5、施肥:玉簪花从5月上旬开始施肥,约每月追施1次稀薄液肥,7-8月份可以稍浓些,9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松土,以利土壤疏松、通气。
玉簪花花色洁白高雅,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花卉植物,因为玉簪花是在夜间开花,所以摆设在窗台等地方效果最好看。
4玉簪的常用药方
玉簪全草供药用。花清咽、利尿、通经,亦可供蔬食或作甜菜,但须去掉雄蕊。根、叶有小毒,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疮痈肿毒、溃疡等。
玉簪花全株均可入药,花入药具有利湿、调经止带之功,根入药具有清热消肿、解毒止痛之功,叶能解毒消肿。
咽炎:玉簪干花8-10支,沸水冲泡,当茶频饮。
咽喉肿痛:玉簪花10克、连翘花20克,水煎服;玉簪花3克加白糖适量拌匀,腌渍半天,放入瓷杯用沸水冲泡,温时当茶玉簪花饮。
肺热咳嗽、痰中带血:鲜玉簪根30克,水炖,取汁用冰糖调服。
痛经:玉簪花20克、红糖25克、生姜3克,水煎服。
小便不利:玉簪花5克、白茅花15克,分3次放入瓷杯中,用沸水冲泡,温时当茶饮;玉簪花9克,扁蓄、车前草各12克,水煎服。
崩漏、白带过多:玉簪花30克研为细末,用250克蜂蜜调匀,温开水冲服,每次1食勺。
顽固性溃疡:玉簪叶用米汤或开水泡软贴患处,日换3次。
疮疖肿痛:鲜玉簪花根、鲜蒲公英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瘰疬(颈淋巴结核):玉簪花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烧伤:玉簪花10克,用香油40克浸泡,将伤处洗干净后用消毒棉蘸油搽患处。
祛雀斑:清晨采摘带露的玉簪花绞成汁,脸洗净后涂上花汁,每日涂2次。
去毒: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写玉簪可驱毒,效果不是很明确。
5玉簪的繁殖方法
玉簪繁殖有分株、播种和组织培养三种方法,当前主要采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秋季在10月中下旬为宜。选用已栽种生长3年,且无病害的健壮植株为母株,春季将要萌芽前或秋末叶干枯时将地下宿根挖出,轻轻抖去根上的土,从连接最小根系部分切开,以3或4个饱满芽为一丛,分割后必须晾一下伤口,并蘸一点草木灰后再栽种.以防腐烂。
可整地筑畦.进行露地繁殖,栽种株行距为35厘米,栽种深度5厘米,不可太深,否则苗不旺。在家庭繁殖中,以上盆繁殖为主,选用口径20厘米以上的大盆。栽种后浇水不可太湿,更不得积水.否则易烂根。如遇强烈光照或多雨天气?还需采用遮荫避光和遮雨措施。秋天在露地或上盆繁殖的均要注意防严寒.如地面搜草保温.盆栽的可放置到室内或温室内.室内气温不得低于3℃。春天繁殖的幼苗当年可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