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真正的慢性盆腔炎除了结核性盆腔炎与盆腔放线菌瘸外,其他病原菌引起的盆腔慢性炎症在病变组织中很少能培养出病原菌,也无真正意义上的炎症,而是急性炎症的后遗症。慢性盆腔炎信号有哪些?为什么会得慢性盆腔炎?一起来看下。
目录
1为什么会得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
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病人体质较差,反复发作,则迁延成为慢性。
病理:
(一)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各层可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伞端可部分或完全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当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时,浆液性渗出物积聚成输卵管积水;也可能是输卵管积脓变为慢性,脓液被吸收,代之以浆液性液体。
(二)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
输卵管发炎时波及卵巢,输卵管与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相连、贯通,液体渗出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被吸收后由渗出物替代而形成。
(三)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炎症蔓延至宫骶韧带处,使之纤维组织增生、变硬,主韧带也增厚变硬,向外呈扇形扩散,可直达盆壁。
2警惕慢性盆腔炎信号
盆腔炎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是病原体侵入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膜所发生的炎症。当炎症局限于输卵管和卵巢时,则称为附件炎。
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以及一般性化脓菌感染和结核杆菌感染两大类。通常所说的盆腔炎多指一般性化脓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多因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弱,病情迁延所致。
慢性盆腔炎患者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一般仅为程度不同的、时轻时重的下腹疼痛,或下腹坠胀或牵扯感,月经前、劳累后或性交后加重,并常伴有大便时的腹坠感,白带增多、腰痛、月经失调等,也可因输卵管粘连造成宫外孕或不孕症。
3慢性盆腔炎能根治吗
专家表示,由于慢性盆腔炎的病程时间比较长,不好根治,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理疗、中药治疗和手术治疗。
理疗就是特光治疗,特光治疗的疗程一般为10天,一天一次。中药治疗则是敷、灌、服,细分为外用和内服。外用方法之一是可尝试一下外敷方,即由20多种中草药磨粉后制成的暖包;外用之二是传统中医的中药灌肠法。内服的中药包括桂芝茯苓胶囊、散结镇痛胶囊、小金胶囊等,坚持服用是中药治疗的关键。手术治疗,主要指的是腹腔镜检查,可分离粘连,对于怀孕心切的患者更为适用。
慢性盆腔炎患者,容易疲劳,而全身症状不明显,容易疲劳。因慢性炎症而致的粘连和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有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治疗慢性盆腔炎,首先要确诊,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区别。可通过抽血查子宫内膜抗体、B超检查等方法看是否有巧克力囊肿、腺肌症等,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
慢性盆腔炎,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谨防炎症复发。希望慢性盆腔炎患者重视这一点。慢性盆腔炎如何治疗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如何防治慢性盆腔炎。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时,由于经期时,生殖系统比较薄弱,对外界细菌的抵抗力也很弱,卫生巾要勤更换,经期最好远离房事,经期过后也不要立即行房事,子宫内膜需要有一个恢复生长的过程。
4慢性盆腔炎吃什么药好
(1)湿热淤结型盆腔炎用药:
湿热淤结型盆腔炎是指单侧或双侧小腹疼痛,腰骶胀痛,白带量时多时少且粘稠臭秽,月经量多,低热起伏,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针对这种情况要清热利湿,化淤散结。
中药药方: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红藤、败酱草各15克,三棱、莪术、川牛膝各10克。
中成药:金鸡冲剂。
(2)气滞血淤型盆腔炎用药:
气滞血淤型盆腔炎是指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白带量时多时少且质黏,经前乳胀,胸胁胀痛,月经颜色暗淡,有血块,舌质暗红或边有淤斑淤点、苔薄白,脉弦或涩等症状。针对这种状况要疏肝理气,化淤止痛。
中药药方:醋柴胡、香附、枳壳、投药各10克,赤芍、丹皮、白芍、白术各15克,炙甘草6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3)寒湿淤结型盆腔炎用药:
寒湿淤结型盆腔炎是指小腹及腰骶冷痛,经行或劳累后加重,白带量时多时少但无臭味,月经后期有血块,畏寒肢冷,舌质淡或有淤点、苔白腻,脉沉迟。温经散寒,化湿祛痰。针对这种情况要温经散寒,化湿祛痰。
中药药方:桂枝、茯苓、丹皮、意苡仁、丹参各15克,三棱、莪术、桃仁各10克,吴茱萸6克。
中成药:少腹逐淤丸。
另外,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还可以采用短波、超短波、红外线、药物离子透人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对于严重的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经治无效者,就要采用手术治疗。
5慢性盆腔炎食疗方
1,墨旱莲肉汤:
[原料]墨旱莲30g,瘦猪肉100g,食盐适量。
[制法]将墨旱莲用布包,与猪肉块入锅同炖,肉熟为度,入食盐调味。
[功效]养阴清热,补虚止带。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属阴血虚有内热。症见赤白带下淋漓不断者。
[服法]1剂/d,吃肉饮汤,连食l周为1个疗程。
2,当归瓜子蛇皮散:
[原料]当归30g,甜瓜子15g,蛇皮3g。
[制法]先将前2味炒焦,与蛇皮共研细末。
[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适用于慢性盆腔炎瘀滞化热者。
[服法]上为1日量。分3次服,可用大米汤送服,连用10日为1个疗程。
3,螟竭土元散:
[原料]蜈蚣、全蝎、土鳖虫(土元)各30g。
[制法]3味共研细末,或装胶囊。
[功效],逐瘀破积,通经散结。适用于盆腔包块。尤其对结核性包块及其他炎症性结块有显效。
[服法]2.5g/次,2次/d,连服30日为1个疗程。
4,金钱草饮:
[原料]金钱草60g,杜仲30g,木通12g,白糖适量。
[制法]前3昧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渗湿。通脉止带。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带下量多属湿热郁积下焦者。
[服法]上为1日量,代茶饮,连服10日为1个疗程。
5,瓜蒌当归散:
[原料]瓜蒌、当归各30g,天花粉15g,乳香、没药各6g。
[制法]后4味焙干研细末,全瓜萎加水煎汤。
[功效]化痰散结。活血止痛。适用于盆腔炎属痰湿瘀血交织,小腹疼痛难忍者。
[服法]6g/次,3次/d,用瓜萎汤送服,连服10日为1个疗程。
6,安冲汤:
[原料]白术、黄芪各18g,龙骨、牡蛎、生地黄各15g,白芍、续断各12g。
[制法]诸药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功效]健脾养血,扶正完带。适用于慢性盆腔炎,以子宫内膜炎为重,致月经行时量多而持久者。
[服法]1剂/d,分早晚服,连服1周。
7,肉苁蓉炖羊肾:
[原料]肉苁蓉30g,羊肾1个,佐料适量。
[制法]将羊肾去臊洗净,肉苁蓉用纱布包好,二者入沙锅加水同炖煮,肉烂熟时加入调料再煮几分钟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健牌润肠。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日久肾虚脾亏,腰膝冷痛,带下量多,绵缩不断等,属肾脾阳衰者。
[服法]上为1日量,吃肉饮汤,连服5日。
8,椿皮良姜饮:
[原料]椿根皮45g(干品15g),炒白芍15g,黄柏炭6g,高良姜炭9g。
[制法]诸味入沙锅。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功效]清热燥湿,温经止带。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日久,寒、湿、热交织,白带量多,绵绵不断,腰背酸痛,小腹下坠者。,
[服法]上为1日量,分2次服,连用l周为1个疗程。
9,绵马贯众百草蜂蜜饮:
[原料]绵马贯众炭、葛根各30g,百草霜2lg,蜂蜜适量。
[制法]前2味研为细末,葛根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入蜂蜜搅匀。
[功效]升清降浊,清热利湿。适用于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属清阳下陷、湿热下注,带下赤白不断者。
[服法]上为1日量,分2次用蜂蜜药饮冲服药末,于月经前后用。
10,暖宫定痛汤:
[原料]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胡芦巴各9g,延胡索、乌药、川楝子各12g,红糖适量。
[制法]诸药加水共煎汤,去渣取汁,入红糖调味。
[功效]温经散寒,理气散结。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属下焦寒湿、气血凝滞者,或用于宫寒不孕等症。
[服法]上为1日量,分次温服,连用15日为1个疗程。
温馨提示:
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病程迁延所致;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尚可急性发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