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肌瘤分为单纯平滑肌瘤和血管平滑肌瘤。皮肤平滑肌瘤常发生于肢体伸侧或躯干,多发,直径小于2厘米,疼痛;外生殖器平滑肌瘤单发,无疼痛,包膜完好,直径可达15厘米,可位于皮下,肌束收缩时可出现剧烈疼痛,单发皮肤平滑肌瘤不易于复发。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那么,平滑肌瘤的诊断及鉴别情况?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目录
1平滑肌瘤的饮食宜忌
一、食管平滑肌瘤饮食
1.术后切忌恶补营养(即短期内大量服用营养制品),应该慢补、平补、调养,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2.注意养生保健、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调节心理、家庭关爱等;
3.注意饮食保健,可以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口味清淡、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类、蘑菇类食物,多吃汤类、煲类食物,可吃猪肉、鸭肉、鸽子肉。不要吃牛羊肉、狗肉、鸡肉、鱼虾、辣椒等辛辣食物,不要吃生冷的、油腻的、油炸的、腌制的、烟熏的食物等。
二、子宫肌瘤的饮食其他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4.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女性要多食海藻类食物。
三、胃平滑肌瘤的饮食宜忌
胃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间质性良性胃部肿瘤,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故值得临床重视,争取早期发现,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本病患者饮食也很重要,下面介绍胃平滑肌瘤患者的饮食禁忌。
1.胃平滑肌瘤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多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胃平滑肌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2)忌食生冷、过硬或过热的食物。
(3)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喱、过量的食盐、酱油、香料及糖果、咖啡、浓茶、烟类等。
2平滑肌瘤的诊断及鉴别情况
检查
1.X线诊断
(1)胸部X线平片:8%~18%报告可见肿瘤阴影,约1.8%的病例肌瘤影中可见钙化斑,肿瘤巨大者可被误诊为后纵隔肿瘤,国内报告60%可见软组织阴影,向食管生长较大的平滑肌瘤顶出纵隔胸膜至肺野中,可以从胞部平片上见到软组织阴影,其可见率文献报道8%~18%,在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上要考虑到本病,个别平滑肌瘤平片上可见有钙化灶,有的报告达1.8%。
(2)食管钡餐造影:食管钡餐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X线表现取决于肿瘤大小,形态和生长方式,腔内充盈缺损是常见的X线表现,缺损多呈半月形且边界清晰,充盈缺损的上下端与正常食管交角随肿瘤凸入食管腔多少呈锐角或轻度钝角,其表面黏膜完整,病变处黏膜皱襞消失呈“涂抹征”或仅余少数粗纹,食管腔可高度扩张,但钡剂通过顺利,病变旁食管柔软,蠕动正常。
钡剂抵达肿瘤上缘时通过缓慢,少量存留的钡剂勾画出肿瘤上下两极,表现为半圆形垂直于食管长轴的杯形征。
由于肿瘤撑开展平表面覆盖的黏膜,该处附着薄层钡剂,是为瀑布或涂抹征。
钡柱为瘤体的充盈缺损所分流,但食管近端不扩张,通过亦无障碍,较大的平滑肌瘤体,尤其近贲门部者,可使食管成扁平状而显得狭窄,但在另一角度,食管可以增宽,位于食管胃联合部的平滑肌瘤,可使管腔变形及成角。
随着瘤体的增大,X线可出现以下征象:
①外压征:肿瘤呈膨胀性均匀生长,有完整包膜,对食管产生一半圆形压迫,局部向腔内凸起,食管局部显示半圆形或弧形充盈缺损,即外压性切迹肿物。
②锐角征,环形征及涂抹征:由于肿瘤凸起部与食管壁交界处形成一定角度,钡剂通过时先充盈上段瘤体,并与食管壁夹角形成一锐角,肿瘤越大,形成此角愈清楚,钡剂沿肿瘤两侧向下分流,构成肿瘤上下缘与两侧钡剂影浓,而肿瘤凸出部影淡,亦即涂抹征。
③肿瘤呈膨胀性生长,X线显示食管壁局部纺锤样改变,将食管壁展平拉宽,食管腔相对狭窄,而钡剂通过顺利,梗阻不明显。
④由于肿瘤一般不侵透黏膜,不形成溃疡,故黏膜较光滑完整,一般1cm以下壁内肿瘤不易被发现。
多数食管平滑肌瘤经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钡餐检查的另一个目的是发现其他合并症,如食管憩室及食管裂孔疝,据报道,并有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较高。
3平滑肌瘤怎么办
手术治疗:平滑肌瘤虽为良性疾病,但有潜在恶性变的可能。一般生长缓慢,但病变不断进展,较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除了年龄较大、肿瘤较小、无明显症状、心肺功能差不能忍受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的可以进行追踪观察外,否则一旦诊断明确,都主张手术治疗。
切口的选择:根据肿瘤部位决定手术途径,因此术前应行详细的X线定位检查。息肉状平滑肌瘤蒂部多在颈部食管,取咽或颈斜切口;位于上段食管的行右侧前外或后外侧切口;位于中、下段的取左或右后外侧剖胸切口。
手术方法:大部分可行粘膜肿瘤摘除术。术前放无侧孔(把胃管远端有侧孔段剪除)胃管。开胸后根据术前X线检查了解的位置,在肿瘤附近游离食管,扪到肿物后,把该段食管用带子轻轻从纵隔牵出,在肿物最隆起,即肌层较薄处,钝性顺肌纤维方向纵行分开肌层,暴露肿物。找到界面后沿肿瘤外膜仔细分离,避免损伤粘膜。在肿物摘除后,如怀疑有粘膜损伤,把胃管端拉至手术处,其上下端食管用带子暂时阻断,胸内注入温盐水,然后经胃管注入空气检查有无漏气。如有破损,用细针细线修补,结打在腔内。肌层分开外疏松缝合,如肌层已很薄,可用附近纵隔胸膜,心包或膈肌片缝合加固,必要时可游离肋间肌覆盖。缺损较大的,也可用涤沦片修补,以免术后憩室形成。较大的肿瘤可能游离较长一段食管,一般不会发生食管坏死,文献上报告有游离10cm以上仍恢复良好的。
少数病人(国外大组病例报告占10%,我国522例中为13.2%)需行食管胃部分切除,适应证为:①瘤体大,不规则形,与食管粘膜严重粘连不易分离。②多发性平滑肌瘤不易个别一一切除的。③虽有恶性病而术间又不能依靠冰冻切片排除恶性可能的(冰冻切片鉴别平滑肌瘤及肉瘤较困难,特别是高分化的平滑肌肉瘤。)④肌瘤合并食管癌或巨大憩室。⑤术间肿瘤与粘膜粘连严重,粘膜破损较多修补不易的。
手术疗效:粘膜外肿瘤摘除术并发症少,效果好,几乎无术后复发,发生食管狭窄或吞咽运动障碍的报道。
4平滑肌瘤与粉瘤如何区别
平滑肌瘤又名皮肌瘤,是种良性肿瘤,它有三种临床分型:单发性血管平滑肌瘤、单发性生殖器平滑肌瘤和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前者源于血管平滑肌,皮损为针头或黄豆大小暗红色皮下坚实结节,可相互融合成扁平斑块,高出或低于皮面,可移动;好发于下肢,尤以小腿屈侧多见;青年女性为多发人群;有阵发性刺痛感,可因寒冷、运动、压迫、情绪激动而诱发。单发性生殖器平滑肌瘤源于阴囊内膜、外阴或乳头肌;皮损多为单个黄豆大小鲜红色坚实结节,可移动;好发于30岁以上成人,有疼痛感。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源于立毛肌,皮损为针头至碗豆大小坚实的圆形结节,可移动,暗红或褐红、青红色,簇集或融合成片;多发于背部、颜面及四肢伸侧,以30岁以上者多见;病久可有敏感性疼痛。
粉瘤又名脂瘤,中医认为其成因是痰气凝结所致。其症状表现有:豌豆、栗子或拳头大小,球形或半球形囊肿,质地坚硬,高出皮面,有移动性,境界清楚。皮表无变化或受压迫而变薄。单个或数个聚集,可因继发感染而破溃化脓。头皮、颜面、阴囊、肩胛及背部为好发处。
5平滑肌瘤有哪些表现
可发生干各种年龄,但以20~30岁最多见。多发损害者多见于男性,而单发者则在性别上无差别。
多发者为针尖至豆大、呈褐色或蓝色、坚固隆起的结节,多发于背、面部或四肢伸侧,通常成群出现。结节呈弧状或线状排列,群集的结节有时融合成斑块。
单发的皮肤或皮下平滑肌瘤通常如豆大或胡桃大,偶有更大者。特别多见于下肢伸侧、阴囊、大阴唇及乳房。虽然有些病例,肿瘤疼痛甚为突出,特别是较大者更为明显,但并不经常有疼痛。在寒冷及局部刺激的影响下,肿瘤通常可收缩,或出现一种缓慢的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