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消化道炎症,消化道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时需紧急抢救,不然很容易造成病人大量失血,严重者休克,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如果在发现病人病情的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有可能救助病人,那么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消化道出血患者如何调养
1、病变出血:包括食管炎,食管憩室,食管癌及食管裂孔疝等病引起的出血,应早期给予流质饮食,多次饮用微温或冰冻的牛奶较好。
2、急性胃炎出血:当急性胃炎病人出血,且处于发热、腹痛,频繁呕吐时期应禁食,1-2天后待症状减轻,即可进流质饮食。急性腐蚀性胃炎可立即饮用牛奶、豆汁。
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在急性大量出血阶段应短期禁食。以后可分次饮用牛奶,豆汁等碱性饮料,具有中和胃酸,粘膜收敛作用,有助止血。但要限制甜食。
4、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出血:出血期应禁食,一般需3-5天或更长时间。出血停止后逐渐给予米汤、菜汁、稀粥等。避免高蛋白饮食,酌情限制钠盐摄入。
5、胆道疾病出血:包括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及胆道蛔虫等病引起的出血,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必要时尚需作胃肠减压。发热消退,腹痛减轻,呕吐止住后可给予低脂饮食。
6、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饮食调理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相同。
2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1.当发生呕吐鲜血或排黑便时,患者应该马上静卧,如病人情绪紧张就会加重出血。患者稍作休息后,在他人陪同下去医院就诊,防止出现意外。
2.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要先平卧,头处低位,把双下肢垫高,与床面成30度角,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保证大脑供血。呕血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对已发生休克者,应清除口腔内积血,马上送医院抢救。
3.如病人情绪烦躁,可适当服用镇静类药物。其情绪稳定了也有利止血。同时也可让病人缓慢饮用凉开水,每次100至200毫升。
4.病人出血后应停止进食,以免加重食道静脉破裂,更不能热敷腹部,以免加重出血。
5.往医院转送病人时,不管乘坐什么车,都应让病人平卧。适当控制车速,防止颠簸,以免加重休克。
3肝硬化患者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
肝病专家指出,肝硬化患者要想预防消化道出血,除了积极到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治疗外,同时饮食上加强注意与讲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预防消化道出血等危险并发症的出现非常有效的。
首先,肝硬化治疗要科学规范:肝硬化的治疗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且治疗一定要相信科学,切勿盲目用药,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否则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其次,肝硬化饮食要合理:饮食上应注意以软而易消化、温冷适宜、清淡饮食为宜,勿吃坚硬、油炸、粗纤维、带刺、辛辣食品,以免因饮食不当刺破或划伤区长的食道及胃底而引起大出血。
另外,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肝硬化患者应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据研究发现,情绪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不良情绪同样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因此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肝硬化患者免疫力的提高、疾病的治疗都是很有益处的。
最后,肝病专家强调,肝硬化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熬夜,不要做重体力劳动,保持一颗战胜疾病的心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给患者带来无尽痛苦折磨。
4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呢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1.食管疾病 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化学性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还有淋巴瘤、平滑肌瘤、息肉、肉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膈疝、胃扭转、憩室炎、钩虫病等。
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门静脉炎或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病、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病变破裂。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炎、胰腺癌等。
(3)胸或腹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全身性疾病在胃肠道表现出血
(1)血液病: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血友病等。
(2)尿毒症。
(3)结缔组织病:血管炎。
(4)应激性溃疡:严重感染、手术、创伤、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某些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如脑血管意外,肺源性心脏病、重症心力衰竭等。
(5)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下消化道出血病因
1.肛管疾病 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 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
3.结肠疾病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癌肿和血管畸形。
4.小肠疾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隆病、空肠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小肠肿瘤、胃肠息肉病、小肠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5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时候须要做一些检查,因为这样可以知道疾病的发病原因,知道疾病的发病原因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下面就介绍一下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上消化道出血。
经内镜及X线检查阴性的病例可做放射性核素扫描其方法是采用核素(例如99m锝)标记病人的红细胞后再从静脉注入病人体内当有活动性出血而出血速度能达到0.1ml/min核素便可以显示出血部位注射一次99m锝标记的红细胞可以监视病人消化道出血达24h经验证明若该项检查阴性则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亦往往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