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而不是节制生育的手段。但生活中不少育龄女性不采取避孕措施,认为自己年轻,即便怀孕做完人工流产,就可以完事大吉了。更有甚者,流产未满1个月就开始性行为。殊不知,反复人工流产很容易染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流产与癌症的关系,致癌因素有哪些呢,流产对癌症有什么影响,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目录
14个诱导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 1)与性生活、婚姻的关系
性生活过早(指18岁前即有性生活)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发病率较18岁以后开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妇女性生活开始早且患有梅毒、淋病等性传播性疾病,则宫颈癌发病就绪较正常妇女高6倍,现已证实若妇女与多个男子发生性关系,其发生宫颈癌的机会较多,处女则很少患宫颈癌。
未婚及未产妇女患宫颈癌的机会极少,多次结婚宫颈癌的发病率也较高。多次分娩且围产期保持及分娩过程不好,也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但多次分娩不致于增加宫颈癌的发生。
(2)与配偶的关系
有人认为丈夫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其妻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较大。患有阴茎癌或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患宫颈癌,以及男子有个性对象,其妻子患宫颈癌的机会增多。
(3)病毒或真菌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但究竟以哪一种病毒为主诱发或在哪几种病毒协同下易发生宫颈癌等问题都尚未解决。
(4)社会经济地位及吸烟
宫颈癌多发生在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妇女。吸烟的妇女患宫颈癌的机会比不吸烟者增加2倍。此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宫颈癌的发病率,妇女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精神因素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2频繁流产容易招惹宫颈癌
临床资料显示,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妇科肿瘤之一,原本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如今盯上了年轻女性。目前大多数80后女性已进入育龄期,成为结婚、生育、流产的主力军。出于地区限制和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这一代女性不少人走向两种极端:不是缺乏性知识教育,不知道如何避孕,就是前卫不羁,性观念开放,更视流产为儿戏。
不洁的性行也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性伴侣的阴茎中如有HPV,可使女性宫颈感染危险增加9倍。对女性来说,18岁以前发生性关系,患宫颈癌的几率比18岁以后发生性关系高很多,同时多次流产也会引起宫颈癌高发。男性性伴侣的数量,以及男性性伴侣本身有多个性伴侣或有HPV感染,可增加女性患HPV感染的危险性。女性有5个以上性伴侣的,其HPV感染率是只有单一男性性伴侣的4倍。人流未满一个月又进行性行为,也更容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另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宫颈癌,比如吸烟就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发生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吸烟时间越长,每天吸烟量越多,风险越高。因为吸烟会影响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阻碍抑癌基因起作用,从而可能会增加感染人乳头瘤(HPV)病毒的机会。
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是,宫颈癌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并治愈,其发生、发展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因为在宫颈癌的早期,也就是发病的2~8年前,人乳头瘤病毒就已经潜伏在人体内,若能在这段时期及早诊断出感染或患癌,那么切除子宫、甚至死亡的可能情况将大为减少。
避孕是成年女性的头等大事,做好避孕,才能避免不当流产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同时,要做好宫颈癌防治工作,需加强宫颈疾病的筛查:任何有过三年以上性行为的女性或性生活过早,多产,多性伴侣等人群都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35岁以上女性必须每年做妇科体检。如果出现白带异常、增多、有异味、阴道不规则出血、同房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月经失调、痛经,并伴有腰酸、腹痛及下腹部重坠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切莫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后悔莫及。
37种女人易患上宫颈癌
1、性经历越早,危险性越高;
2、性伴侣多,或性伴侣还有多个性伴侣;
3、有多次生产或流产经历且年龄在30岁以上;
4、有不正常的阴道出血;
5、阴道有异常分泌物;
6、子宫颈有慢性炎症者;
7、性伴侣包皮过长者;
4宫颈癌的症状
1、阴道流血: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不同,若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量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入睡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5宫颈癌的治疗
1、放射治疗:
适用于:部分I B2期和II A2期II B-IV A期患者;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早期患者;子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手术治疗后病理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前内照射及体外照射。早期病例以局部腔内照射为主,体外照射为辅;晚期以体外照射为主,腔内照射为辅。
2、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和同期放化疗。常用抗癌药物有顺铂、卡铂、氟尿嘧啶和紫杉醇等。常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如TP(顺铂与紫杉醇)、FP(顺铂与氟尿嘧啶)、BVP(博来霉素、长春新碱与顺铂)、BP(博来霉素与顺铂)等。多采用静脉化疗,也可用动脉局部灌注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