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学名:Helianthus tuberosus (L. 1753),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下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较大,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有1-2个线状披针形的苞叶,直立,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黄色,开展,长椭圆形,管状花花冠黄色,长6毫米。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个有毛的锥状扁芒。花期8-9月。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1洋姜怎么吃好
面粉里加一小勺盐,酵母,然后加入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发酵2个小时
面团发酵的过程,我们开始准备馅料,洋姜洗净控水
洋姜切成小薄片备用
猪肉切成小片或者切丝备用
炒锅里放油烧热,然后放入肉片煸香,再放入洋姜炒至5成熟,加盐出锅放凉备用
面团发酵完成以后揪成小剂子,把放凉了的洋姜包入
剂子收口朝下,用手轻轻按成圆饼
煎锅放适量油,把煎饼放入,盖上盖子,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2洋姜的形态特征
菊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下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长柄,长10-16厘米,宽3-6厘米,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有时微心形,顶端渐细尖,边缘有粗锯齿,有离基三出脉,上面被白色短粗毛、下面被柔毛,叶脉上有短硬毛,上部叶长椭圆形至阔披针形,基部渐狭,下延成短翅状,顶端渐尖,短尾状。
头状花序较大,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有1-2个线状披针形的苞叶,直立,径2-5厘米,总苞片多层,披针形,长14-17毫米、宽2-3毫米,顶端长渐尖,背面被短伏毛,边缘被开展的缘毛;托片长圆形,长8毫米,背面有肋、上端不等三浅裂。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黄色,开展,长椭圆形,长1.7-3厘米;管状花花冠黄色,长6毫米。
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个有毛的锥状扁芒。花期8-9月。
3洋姜的产地习性
原产北美洲,经欧洲传入中国,现中国大多数地区有栽培。耐寒抗旱,块茎在-30℃的冻土层中可安全越冬。早春幼苗能忍受轻霜,秋季成叶能忍受短期-4--5℃。温带18-22℃,光照12小时,有利于块茎形成。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除酸性土壤,沼泽和盐碱地带不宜种植外,一些不宜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如废墟、宅边、路旁都可生长。
抗逆性强:在年积温2000℃以上,年降水150毫米以上,-40℃至-50℃的高寒沙荒地只要块茎不裸露均能生长。
抗旱抗风沙:菊芋块茎在沙下30厘米内均可利用本身的养分、水分及强大的根须正常萌发;块茎、根系储存水分能力强,待干旱期维持生长所需;随着根茎发达,起到固沙作用。
再生性极强:一次种植可永续繁衍。大旱时,地上茎叶全部枯死,但一旦有水,地下茎又重新萌发;每一复生块茎,都分蘖发芽,年增殖速度可达20倍。菊芋籽落地扎根,四处繁衍;
无病虫害:在生长期内,无须施肥、打药、除草、管理。一旦形成连片,人、畜都很难破坏其繁衍发展
4洋姜怎么腌制
原料处理。挑选每年11月间采收的鲜洋姜,及时除去表皮的根须、杂质,较大的需掰开,洗净、沥干。
腌制。鲜洋姜沥干后,遍撒16波美度盐水,入缸,逐层均匀腌制。每隔10小时左右翻缸一次,共计翻缸4次。
加盐浸泡。48小时后,装箩沥卤,换缸,上置竹簟,用竹片卡紧,将原卤加盐配成16波美度,漫头浸泡储藏。
浸泡去盐。取出咸坯,加入等重量清水,浸泡去盐2小时,取出,装入箩筐内重叠克卤3~4小时,中间上下对调一次,以便克卤均匀。
初酱。将咸坯投入60公斤二酱内,酱制3~4天,每天翻搅2次,取出,沥卤,入缸。
?复酱。将40公斤甜酱、24公斤豆饼酱混合搅匀倒入缸内继续酱制洋姜,每天早晚搅拌2次,20天后即可食用。食前洗去粘附酱醪,切制后即可食用。
5洋姜和生姜有什么区别
洋姜和生姜的区别一:味道。洋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洋姜的味道味甘、微苦、性凉。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生姜的味道非常芳香,并且有辛辣味。所以从味道其实就可以很简单的判断出那个是洋姜,哪个是生姜哦~
洋姜和生姜的区别二:用途。洋姜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生姜一般是被当做调味品,当然还可以煎汤,绞汁服用。而子姜则一般被当做菜食用。所以在真正要用到洋姜做菜的时候,可别把生姜当洋姜炒着吃了哦~
洋姜和生姜的区别三:功效。洋姜具有利水除湿,清热凉血,益胃和中之功效,一般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好的帮助~生姜一般对于治疗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感冒风寒或寒痰咳嗽、恶风发热,鼻塞头痛等症状有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在感冒风寒的时候,用生姜煮汤可以很好的抵御寒气,而给糖尿病人做洋姜吃,则能适当的控制血糖含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