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既是烹饪中用于去腥的调味品,也是驱寒的好东西。夏天,大家伙都喜欢宅在屋里敷空调,时间久了到室外由于温差太大容易生空调病。因此,家里的长者都会煮一碗姜汤来驱寒、除湿,以防感冒。那么,姜汤怎么熬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1姜汤的主要作用
喝姜汤是民间普遍使用的驱寒、防治感冒的办法。说起姜汤的好处,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说:“其实姜汤的妙用远不止于此。乍一入冬,高血压病人因为身体不适应,血压容易升高,在血压升高时,可以在热姜水里把双脚泡上15分钟左右,可有助于血液循环,利于血压控制。”热姜汤泡脚不仅驱寒、促进血液循环,还对脚臭的人大有帮助:在泡脚时加点盐和醋,泡完擦干,再抹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除了感冒,咽喉肿痛也是入冬人们常爱犯的毛病,如果用热姜水加一丁点儿食盐当茶饮,每天喝上2~3回,经常服用有助于化解炎症。对于患有神经衰弱的人,中医认为,每天早、晚空腹喝上1碗热姜汤,并且坚持饮用,可收到补气、提神、改善睡眠之效。口腔溃疡的人,如果坚持用热姜汤每天漱口2~3次,长期坚持有助于溃疡面的收敛。
准备在冬季给家人熬姜汤,最好赶在上冻前买没有冻的鲜姜。生姜取自根茎,一般要挑选表皮没有裂口和发黑的,颜色鲜艳、柔软膨胀状态的新鲜姜,不要选起皱纹和发干的生姜。将生姜洗好后去除水分,用保鲜袋或包装纸密封好后放进冰箱冷藏,或在常温下放进蔬菜筐里,都是保存的好方法。如果表面干燥,皮稍微厚点儿,去皮后还可以使用。生姜表皮中有较多营养成分,在熬汤时,应该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养分的流失。
熬姜汤一般要挑选表皮没有裂口,颜色鲜艳、柔软,外形饱满的新鲜姜,不要选起皱纹、发干发黑的。姜皮中有较多营养成分,熬汤时,应该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养分的流失。不过,生姜性味辛温,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不宜长期食用。中医认为,生姜性温热、辛,可疏风解表、散寒。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2姜汤怎么熬
1取生姜若干洗净
小贴士:烧姜汤最好是选择新鲜生姜,鲜姜姜汁多,驱寒效果更好些。
2从大块生姜上掰一块,切片,片切的越薄越好。
小贴士:如果你想姜汤更有味,可以将生姜切丝
3用水壶倒350ml——500ml水用于煮姜汤
4将姜片或姜丝和水倒入搪瓷锅,打开炉灶烧开。
5在水烧至半开时(即水在翻腾,但水汽没从锅盖冒出时),取适量红糖放入水中,用筷子将红糖搅匀,继续烧。
6当水烧开时,生姜红糖汤即告完成。
热乎乎的姜汤喝下去可以使你出汗驱寒,预防感冒。
3姜汤的做法大全
1、大枣姜汤
做法:用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
功效: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2、红糖姜汤
做法:将香葱,老姜分别冲洗干净放入小锅内,加水一碗,熬至半小碗去渣留汤,加入红糖即可。
功效:红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汤里,可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
3、可乐姜汤
做法:准备老姜和可乐,品牌自选。姜洗净切成片。把可乐倒入锅中。加入姜片一起煮。盖盖大火煮沸腾后转小火煮一会就行。可乐本身就冒泡,要煮冒烟既沸腾。
功效: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4、小葱老姜汤
做法:将香葱,老姜分别冲洗干净放入小锅内,加水一碗,熬至半小碗去渣留汤,加入红糖即可饮用。
功效:羹汁浓稠,甜酸微辣,别有风味,常食可温中散寒。
4哪些感冒不能喝姜汤
感冒了,喝喝姜汤,发发汗就好了。许多人这么认为。
只要感冒就可以喝姜汤吗?其实不是这样的。生姜是辛温食物,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理肺退气,药理分析生姜含有乙酰水杨酸。
感冒在中医临床上分为风寒、风热、暑湿、表寒里热等型。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痰白稀、怕寒明显,全身无汗且有酸痛不适的感觉,一般不发热,即使有发热也比较轻。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流黄黏稠鼻涕,发热明显,甚至有高热、出汗、咽喉痛、咳嗽、痰黄稠,舌苔呈薄黄色。
暑湿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昏、浑身胀痛,身体倦怠,伴有胸闷、恶心等症。
表寒里热感冒:又名“寒包火”,多以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黄黏稠、烦躁、头痛为主症。
对于风寒感冒,应该用辛温的解表药以宣肺散寒,对于风热感冒应该使用辛凉的解表药物,对于暑湿感冒则应该用清暑祛湿解表的药物。由此看来姜汤只适宜于风寒感冒,对于风热感冒、暑湿感冒、表寒里热感冒是不适合的。
5姜汤泡脚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首先要注意的是用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就可以了,而是要将姜放在开水中煮,至少10分钟左右。等到姜煮好以后后,再将全部姜水倒出,继续加入适量冷水让温度调至40℃左右,以不烫脚为准,然后才开始泡脚,泡脚的时水不能太少,那样没效果,水一定要没过踝部,而且最好是边泡边搓双脚。这样效果更好。
2、泡脚还要注意时间不能太长,最多30分钟,因为时间太长,会导致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而身体其他器官就会产生相对的缺血的现象,如果是脑部供血不足,就可能发生晕厥。
3、最好在姜汤离加一些醋,会更好。中医告诉我们:醋酸苦温,有散淤、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所以,加醋是非常有帮助的。
4、泡脚的时间最好选择在睡前,不要在饭后半小时之内,这样会导致胃肠供血不足,影响消化,也容易得胃病。
5、泡脚以后不要马上入睡,泡脚以后要穿上袜子进行保暖,等到全身的热度全部降下来,然后再美美的睡觉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