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癌症是如此恐怖的一种疾病,那么,我们该如何防癌延寿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目录
1防癌延寿9大新发现
一、绿茶或可预防皮肤癌
研究表明,外出前喝杯绿茶可以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而绿茶所含的抗氧化剂也有防癌效果。
二、上下班空气污染老化皮肤
国际知名刊物《皮肤病学研究杂志》的最新研究发现,交通尾气中所包含的碳粒子等有害颗粒,可使女性的皮肤斑点增加20%。
三、幸福感是长寿的基础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学报》一项对3853名志愿者(52岁—79岁)的调查发现,生活幸福感强烈的人在未来5年死亡的几率会下降35%。
四、无脂食品并不那么健康。
即便是减肥的人也需要在饮食中添加脂肪,不过脂肪摄入的种类很关键,要做到限制饱和脂肪、不吃反式脂肪。《英国营养杂志》的研究发现,富含单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可以助人减肥,减少脂肪。
五、多走路对抗记忆力下降
每周3天,每天走路40分钟可以预防记忆力下降。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脑容量,而21%的老年痴呆症都和缺乏运动有关。
六、每天举重减肥效果好。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表明,在不改变饮食的情况下,每天练习举重就可减轻体重。研究表明,每天做3—6次举重即能改善新陈代谢,使人体夜间消耗的热量增加8%。
七、社交广泛延长寿命
美国杨百翰大学研究发现,与生活习惯健康的人交朋友,寿命延长的几率增加50%。研究人员称,社交氛围广泛、朋友生活习惯好的人,癌症幸存率以及抵抗感冒的能力都会加倍。
八、新疫苗消灭“漏网”乳腺癌细胞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正研制新的乳腺癌疫苗,它的目的不是预防乳腺癌,而是通过“追杀”逃过化疗的癌细胞,达到防止癌症复发的目的。
九、他汀类药物不是心脏健康的必需品。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肝脏的胆固醇分泌量。但英国一项针对2100名志愿者长达6年的调查显示,正常血脂水平的人服用他汀类药物根本不会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2如何防癌延寿
读过《万病之王:癌症的前世今生》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早上,卡尔拉睡醒之后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她一直有头痛的毛病,但不是那种吃片药就会好转的普通头痛。她的头痛会伴随某种麻木感,而且现在她还注意到其它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后背有莫名其妙的瘀伤,牙龈变白,全身无力。她去看医生,但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说:“吃点儿阿司匹林试试,说不定只是偏头痛。”但是,阿司匹林并不管用。最后她请医生帮她验血。随后,她就立即被送往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一位年轻有为的医生做出了初步诊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卡尔拉对淋巴母细胞一无所知,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做骨髓抽样检查,但她知道什么是白血病。那可是血癌啊!她吓坏了,可能都没心思听肿瘤医生的那些宽慰话——“通常来说,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从此,卡尔拉不仅住进癌症病房,更进入一个癌症患者的世界。
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一般我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癌症是如此恐怖的一种疾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预防呢?
首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做的是减少或者避免致癌的因素。据国际抗癌联盟研究,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要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戒酒,当然还有就是爱护我们的环境。此外,就是根据社会疾病控制需要,注射有关的免疫疫苗。
其次,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像日常生活中,鱼、肉等烧焦不要食用;多吃具有根茎的蔬菜,如萝卜、豆芽、南瓜、莴苣和豌豆等;烹调时,尽量做到旺火、急炒、快盛,保证食材营养;适当用点醋,能加强保护维生素C;不要加用食碱。
最后,积极面对癌症。如果到医院被诊断为癌症,不要消极,保持积极的心态,正视癌症。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工作需要做,一方面是要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癌症;另一方面就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癌症早期还是能够被治愈的。
癌症虽然恐怖,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是面对癌症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请大家要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所有癌症都将可以被治愈。
3做到九个三分钟轻松长寿
1、刷牙持续3分钟。
韩国牙科界一直倡导“3-3-3刷牙法”,即每天刷牙3次以上、在饭后3分钟以内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以上。刷牙的基本原则是“面面俱到”,也就是说,牙齿的外面、里面、咬合面等各个角度都要考虑到。算下来,大约有80多个牙面需要清洁,这个工作量不算小。而一把牙刷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刷到2—3颗牙齿,因此每次刷牙3分钟才能保证所有牙齿都刷干净。如果觉得刷牙的3分钟过程太过枯燥,不妨早晨听新闻,晚上听音乐,一边享受一边刷。另外,刷牙最好在饭后3分钟内进行,避免细菌在牙齿表面沉积,防止龋齿。其他时间用清水、盐水或漱口水即可。
2、水沸后再烧3分钟。
经过氯化处理的自来水,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致癌化合物。实验证明,这种物质的含量与水温变化和沸腾时间长短关系密切,而把水煮沸后再烧3分钟,其含量可降至最安全饮用标准,是真正的“开水”。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再烧;然后等水快开时把盖子打开;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就能让水里的有害物质有效挥发掉。
3、吃热喝凉间隔3分钟。
严寒冬日,亲友围坐一起热火朝天地吃火锅无疑是一大快事,其间再喝口冰饮,就更“够劲儿”了。然而,这样可能会引起肠胃和血压的“强烈抗议”。吃完热菜后血管会扩张,如果再大量饮用冰水,血管会急剧收缩,血压增高,出现头晕、恶心、胃疼、腹胀等症状。这种做法对血压稍高的人来说尤其危险。所以,短时间内最好不要食用温度反差强烈的食物。即使吃完热的想喝点冷饮解渴,也要间隔3分钟以上,这样可以减小对胃部的刺激。
4、开水泡茶3分钟。
人人都会喝茶,但冲泡未必得法。最好将茶水先泡3分钟,倒掉水后再冲泡3分钟,最佳水温是70℃—80℃,这样泡出来的茶水色香味俱佳。这是因为,茶叶长时间浸泡于高温水中,就像温火煎煮一样,茶多酚、单宁等物质会大量浸出,使茶水颜色浓重、有苦涩味。同时,由于一直保持很高的水温,茶中的芳香油会很快大量挥发,鞣酸、茶碱大量渗出,这样不仅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减少了茶香,还使有害物质增多。而泡茶3分钟,茶中的咖啡碱基本上都渗出来了,这个时候的茶,最能提神醒脑。
5、睡醒后赖床3分钟。
统计数据显示,在中风和猝死病例中,近25%的人是在清晨起床发病的,这个时段因此被称为一天中的“魔鬼时间”。孙宁玲建议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睡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在床上闭目养神3分钟再起床。身体可保持原来的姿势,并适当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
6、生气不超过3分钟。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研究发现,人生气10分钟耗费掉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更严重的是,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其他任何情绪分泌的都复杂,且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长寿。人生气时,血压瞬间上升,身体不好的人,特别是老人,很容易出现脑溢血、心脏病和心肌梗死。所以,生气不该超过3分钟,即使有气也要来得快去得快,尽快宣泄,竭力保持情绪的稳定。
7、如厕不超过3分钟。
很多人喜欢在上厕所时看书,甚至有人在装修房子时,特意在卫生间安设书架、报架。
排便时,肠道每平方厘米承受着十几到几十公斤的压力。排便时看书或抽烟,往往导致排便时间过长,如果经常如此,就会造成肠黏膜下垂,导致习惯性便秘、痔疮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如厕时间最好控制在3分钟以内。
8、运动间隙歇3分钟。
很多人都有运动时上气不接下气的经历,这时应稍微歇歇,其实只要短暂的3分钟,人的肌肉就能完成足够的能量补充,以备下一次运动使用。美国堪萨斯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即使对于像篮球、羽毛球这类剧烈运动来说,中间3分钟的短暂休息也足够了。这样,既不会让身体迅速冷却下来,防止再次运动时出现抽筋、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也足以利用这段时间补充水分和能量,让肌肉得到适当的休息,可以有助于更长时间的运动。
9、每天腹式呼吸3分钟。
人的肺容量平均有两个足球那么大,但很多人因呼吸太短促,使空气不能深入到肺叶下端,导致换气量少,所以大多数人一生只使用了肺的三分之一。
在空气新鲜的户外,每天做3分钟的腹式呼吸。具体方法是: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气,吸气过程中,胸廓上提,腹部会慢慢鼓起,再继续吸气,使整个肺充满空气,这时肋骨部分会上抬,胸腔会扩大。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秒,然后屏住呼吸5—10秒,停顿2—3秒钟后,吐气,接着开始新一次的呼吸。
4从疲劳到癌症只有五步
第一步:打不起精神。这个阶段的人常觉得不如以往那么精神百倍。此时人体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糖值下降。于是身体发出警戒,告诉你“我已经疲劳了”。
第二步:昏昏沉沉。这个阶段的人不但身上没劲儿,而且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甚至还会莫名沮丧。此时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与血糖值持续下降,导致肌肉或内脏组织陷入氧气与营养不足的困境。
第三步:浑身酸痛。这时的人会感觉体力透支,早上不愿起床,肩膀、背部、腰部等总是酸痛疲倦,皮肤暗沉,暴瘦或肥胖,焦躁易怒,有人还会拉肚子,体温低,睡觉磨牙。
第四步:开始得病。除了身上疼痛外,还会有青春痘、口腔溃疡、牙周病、胃炎、便秘与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还会轻度忧郁。
第五步:癌症潜伏。如果不重视疲劳的前四个阶段,任由其发展,40岁后大病就会不时缠身,颈椎病、胃病、冠心病等都可能找上门,甚至癌症也会悄悄侵袭你。一旦踏入这个阶段,轻者需要几个月,重者需要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
5防癌又长寿的六大常见食物
白菜止咳抗癌
冬天万物凋零,白菜却仍如同松树一样青翠,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在中医看来,白菜可以退烧解热、止咳化痰。现代科学发现,白菜的营养价值高,种类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是最热门的抗癌明星。冬天是吃白菜的好季节,白菜丰富的纤维和维生素C,可以补足冬天蔬果摄取的不足。但虚寒体质的人,不适合大量吃生冷的白菜,如泡菜。
海带降血脂
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菜,海带生长在海水中,是一种含碘量非常高的海藻。海带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糖、钙等,含量是菠菜、油菜的好几倍。海带中的褐藻酸钠具有降压作用,对预防白血病和骨痛病也有一定作用;海带淀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能帮助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凉拌和做汤都是常见的吃法,不过脾胃虚寒者和孕妇不宜吃太多。”
香菇能防癌
香菇是中国人首次驯化栽培的食用菌,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因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称为“菇中之王”。明代皇帝朱元璋就经常食用此蔬,并认为它是“长寿菜”。张湖德告诉记者,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间则常用来治治头痛、头晕。现代研究则证明,香菇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肿瘤的可能性,起到防癌、抗癌的功效。
大蒜消炎又杀菌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里,大蒜扮演着重要的救命角色。以往行军时必备盐跟大蒜,盐用来补充矿物质,大蒜则用来杀菌和预防疾病。近来,大蒜也被发现可以降低胆固醇。但生大蒜辣刺激性强,因此胃炎、喉咙痛、痔疮、眼睛红、长青春痘的人,不宜生吃大蒜。另外要避免空腹食用大蒜,可以利用煮、炒或做泡菜,减少它的辛辣刺激。或是搭配水饺、面食一块吃,不容易伤胃。
蕨菜祛炎症
蕨菜又叫做龙头菜、如意菜,是山区很常见的山野菜。张湖德说:“前几年我就大力推广过蕨菜,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蕨菜中的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功效,对发热、湿疹、疮疡等病症都有一定治疗功效。“食用时,用开水焯一下可去涩味。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张湖德提示。
马齿苋杀菌
马齿苋又称五行草、长命菜,在我国分布广泛,鲜食干食均可,是一种古籍上早有记载的野生佳蔬。马齿苋可用肉丝烹炒,也可用蛋、肉丝做成羹汤食用,鲜美可口,脆润柔嫩。“马齿苋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外,它本身就有很高的药理作用。”张湖德说,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钾盐及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等,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稳定、降低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