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突发预兆是什么?任何疾病都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任何疾病也不是突然发生的,都会有一个过程。脑中风就是这样的一种疾病,一旦发作将有可能是致命的。但是在脑中风发作之前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前兆的。在脑中风发作之前,往往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血压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如果预感到是脑中风的症状就一定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目录
1预防脑中风有哪些措施
第一,从干预生活方式入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防止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出现。
第二,出现一过性头晕、头痛、口角歪斜、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主动检查,积极治疗,避免发生脑梗塞。
第三,一旦出现一过性黑蒙或曾有脑中风发作,以及视网膜病变应尽早住院进行系统检查和治疗,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防患于未然。
目的: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促进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患者的功能康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生活自理,重返社会。
2中风突发预兆
1、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2、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是,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3、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4、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5、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6、精神改变——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3中风是怎么引起的
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造成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中风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另外,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也是脑中风的原因。吸烟、过度饮酒者中风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4治疗中风的具体方式都有哪些
1、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对急性期及恢复期中风病人的病情改善以及后遗症期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急性期中风患者可采用醒脑开窍法,促进昏迷、昏睡病人苏醒,改善头痛、头晕症状;中风急性期后辩证选穴,通过针刺以改善其偏瘫、失语、饮水呛咳、感觉缺失等功能障碍。常用穴位有百会、四神聪、风池、曲池、外关、合谷、太冲、足三里、后溪、阳陵泉、三阴交、廉泉、哑门、金津、玉液等。
2、药物治疗:
临床治疗中风的西药有拜阿司匹林、氯比格雷、脑活素片、弥可保等,都是疗效比较可靠,有治疗针对性的用药,其中阿司匹林是防治中风的基础用药,对防止中风复发有一定疗效,但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显示有47%的中风患者存在用药抵抗,即使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也会对胃肠造成负担和影响,有各种出血倾向的患者,更应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须在医生指导下针对自身情况和病症特征选择用药。
3、康复治疗:
帮助中风患者进行基本的肌能康复治疗,如有需要,作业治疗师还需要扮演一定的生活角色鼓励患者的求生意志。如病人本人是一位家庭主妇,治疗师会提供一些中风病人能力范围可做到的家务训练如清洁、煮饭等工序。对适逢就业年龄的病人,治疗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他返回原来工作。为此,治疗师会分析病人的工作程序,评估中风病人的工作能力,亦会提供模拟工作训练,例如文员工作、打字、桌面排版、木工、机器操作等。若中风病人无能力返回原来工作岗位,治疗师亦会帮助他探索其他工作出路,并转介其他有关机构,如展能就业科、职业训练中心等以作跟踪服务。
5需要对中风患者做哪些康复训练
1、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中风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中风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对中风患者可常做一些扶物站立或身体向左右移动的活动,上下蹲、原地踏步等。锻炼时,应该使患肢负重,这样能更好的锻炼,但是不可锻炼过度。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
在中风患者自己能行走后,走路时把腿太高,经常在斜坡上行走或上下楼梯等,并且加长锻炼的距离;如果下肢恢复的较好的人,可以进行小跑锻炼。对于上肢的锻炼方法是,自己梳头、穿鞋子、洗脸等。如果可以的话,打太极也是不错的。这样中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理了。
4、手功能的训练:
对中风患者的手进行抓握、捏、拿等相关训练。手指关节屈曲伸直式,第一步,中风患者仰卧或坐位,操作者手握患肢手指背侧,掌心对第2-5患指端,做屈曲运动。第二步,操作者手握患肢手指背侧,揉指,缓慢做伸直运动。第三步操作者一手握腕关节,另一手揉捏各患指,最后活动各指关节,对中风病情的恢复很有好处的。
温馨提示: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