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那么,如何预防中风呢?睡眠过久容易中风,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预防中风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它能扩张血管,具有降压和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香蕉花饮:香蕉花5克,水煎代茶饮。可预防中风。
6.芹菜汁:芹菜适量。将芹菜洗净去根,捣烂取汁。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7天为一疗程。可清理内热,降压安眠。主治中风、高血压,对血管硬化亦有较好疗效。
2睡眠过久容易中风
1、睡眠过久容易中风
国内目前没有具体数据统计,但睡眠时间过长肯定会影响健康。一般而言,每天睡6-8小时为宜。睡眠超过9小时的中老年人,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中风。另外,睡眠时间过长,还会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影响体内堆积的废物排出。
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觉得怎么也睡不够,应该改变的不是睡眠时间,而是睡眠周期,“可以晚上早点睡”。
2、餐后不宜马上睡觉
进餐后往往容易出现倦意想要睡觉,最好强制自己不要去睡。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耿引循指出,如果吃饱就睡,容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形成血栓。
有的人喜欢开灯睡觉,这是不对的,一旦就寝应该马上熄灯。
3、注意保暖不提倡裸睡
睡眠的学问很多,“冬宜冻脑,卧不覆首”,在睡眠时脑部要“冻”,要清凉;而腹部则宜暖,因为睡眠时人进入安静的状态,气血运行缓慢,寒邪易入侵。
有些人喜欢裸睡,认为这样可以全身放松,提高睡眠质量,但裸睡并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阳气已虚,更应注意保暖,穿衣服睡觉。
4、睡仙陈抟的侧卧安睡法
相传,宋代道士陈抟是著名的睡仙,他非常会睡,独创了卧式睡功修炼法。陈抟晚年隐居华山,活了118岁。他的秘诀是,如果左侧睡,就将左腿和左臂弯曲,用手上接头部,同时,把右腿伸直,将右手放在右大腿上;右侧卧时,则相反。它对安睡非常有效。
3中风患者有哪些发病先兆呢
第一,性情反常,日常生活当中,平时性格比较温和的人,若是出现了性格反常,脾气变得很暴躁,沉默寡言,记忆力出现减退,反应迟钝,对很多的兴趣爱好,突然失去了兴趣,而且出现食欲不振,就应该警惕的中风,这主要是因为脑供血不足造成。
第二,头昏目眩,忽然会感觉到头晕,甚至会出现摔倒在地,经常的感觉到耳鸣,头痛,呕吐。并伴有食欲不振,而且,会感觉到头部剧烈疼痛,或者是间歇性的疼痛。若是再没有低血压,颈椎病的情况下,应该警惕中风,这有可能是因为系统供血不足,造成了小脑平衡失调。
第三,出现身体乏力,很多的患者,在出现中风之前,都会感觉到浑身没劲,比较贪睡,而且,不愿意运动,还会造成脑累,频繁的打哈欠,这主要是因为大脑供氧不足,造成脑缺血,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四,言语不清晰。脑局部缺血,会造成语言功能失调,同时会造成舌头变得僵硬。这样容易造成说话不清楚,很多的时候也会造成听力障碍。很难理解别人在说什么,中风之前会出现大脑动脉供血不足。同时,也会影响到大脑语言功能,造成了语言中枢失调。
4治疗中风比较好的中药有哪些
1、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系治疗头痛良药,又尤以治疗风寒、风热引起的中风。现代研究发现,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川芎中所含有的川芎嗪、阿魏酸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扩张血管作用,增进脑血管、冠脉流量,对中风也有很好的效果。
2、鸡血藤: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有一种桑科榕属植物,它们寄生于参天大树的树干上,拼命地夺走寄主的养料和水分,使其枝繁叶茂。这类寄生植物盘根错节地将寄主的树干、树枝包围起来,把大树勒得喘不过气来,最终死于非命,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绞杀植物。但是在西双版纳密林中或石灰山沟谷季雨林的悬崖上,还长着一种鲜为人知的,会流血的植物——鸡血藤,其功能补血,活血,通络;主治月经不调,血虚萎黄,中风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现代药理证实鸡血藤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抗血小板聚集和扩血管作用,且能使血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升高,抑制主动脉及头臂动脉病变,防治中风有效果。
3、红花:具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用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煎泡脚,适用各种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现代药理发现,红花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等作用,并且促进侧支循环扩张,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从而减轻中风,对缺血性中风有保护作用;此外,红花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因此,红花非常适合治疗中风疾病。
4、天麻:润而不燥,能养血息风,主入肝经,是治疗血虚、风痰导致肝风内动、头目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中风之药。现代研究发现,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能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天麻素有促进细胞能量代谢,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作用;因此,天麻对中风有保护作用。另外天麻多糖尚有抗炎免疫作用。
5、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功效。益母草的活血化瘀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使血液的浓、凝、聚集状态可得到改善。临床用益母草单方或配伍其它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每每获得显效。如益母草伍用臭梧桐、夏枯草、泽泻等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降压作用明显,脑动脉硬化、中风可获改善。单用益母草注射液静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可使患者心电图获得明显改善。益母草配伍川芎、红花、土元等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比较好。
5需要对中风患者做哪些康复训练
1、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中风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中风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对中风患者可常做一些扶物站立或身体向左右移动的活动,上下蹲、原地踏步等。锻炼时,应该使患肢负重,这样能更好的锻炼,但是不可锻炼过度。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
在中风患者自己能行走后,走路时把腿太高,经常在斜坡上行走或上下楼梯等,并且加长锻炼的距离;如果下肢恢复的较好的人,可以进行小跑锻炼。对于上肢的锻炼方法是,自己梳头、穿鞋子、洗脸等。如果可以的话,打太极也是不错的。这样中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理了。
4、手功能的训练:
对中风患者的手进行抓握、捏、拿等相关训练。手指关节屈曲伸直式,第一步,中风患者仰卧或坐位,操作者手握患肢手指背侧,掌心对第2-5患指端,做屈曲运动。第二步,操作者手握患肢手指背侧,揉指,缓慢做伸直运动。第三步操作者一手握腕关节,另一手揉捏各患指,最后活动各指关节,对中风病情的恢复很有好处的。
温馨提示: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