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怀孕7个月后,孕妇不可能随时去找医生。所以,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一些有关知识,并学会对胎宝宝的生长发育进行自我检查的方法。就会及时发现异常,从而保障母子的健康和安全,降低围产期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主要有如下几种小窍门:
目录
1如何做胎儿监护
如何做胎儿监护?胎儿监护就是用一种仪器(比如胎心电子监护仪)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缺氧的状况,一般没有宫缩的情况下,用探头放在孕妇腹部,观察胎儿有没有胎动,没有任何宫缩的情况下。胎儿心率的情况是否正常,另外,观察在胎动的时候,胎心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具体情况。
一般进入围产期(孕28周)以后,就应该对胎儿宫内的情况做仔细的了解。胎心监护可以直接反应胎儿在宫内的生存状态,对刺激后产生的反应是否正常。
如何做胎儿监护:胎儿监护的好处
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相适应的变化,若超越生理范畴或孕妇患病不能适应妊娠的改变,则孕妇和胎儿均可出现病理情况,通过孕期对孕妇及胎儿产前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及时纠正异常胎位和发现胎儿发育异常,对胎儿及其成熟度进行监护,结合孕妇及胎儿具体情况,确定分娩方式。
如何做胎儿监护:胎儿监护的科学方法
如何科学监测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如何做胎儿监护:胎动计数
妊娠近足月时,胎动>10次/小时。计数方法可于早、中、晚各计数1小时胎动次数,3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胎动减少是胎儿窘迫的重要标志,每日监测胎动可预知胎儿安危,胎动过频往往是胎动消失的前驱表现。胎动消失后,胎心在24小时内也会消失,应予以注意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如何做胎儿监护:B超
监测胎儿发育情况,自孕22周后胎儿双顶径每周约增加0.22cm;还可检测胎儿呼吸运动、胎动、肌张力及羊水量、胎盘情况。
如何做胎儿监护:胎儿生物物理评分
根据渐进性缺氧的理论,综合胎心电子监护及B超所示胎儿的生物活动来判断胎儿有无急慢性缺氧的产前监护方法。
如何做胎儿监护:胎儿心电图
临床上多采用经腹壁的外监护法,对母儿均无损伤,可在不同孕周多次监测。
如何做胎儿监护:羊膜镜
利用羊膜镜透过完整胎膜,观察妊娠末期或分娩期羊水颜色,判断胎儿安危,达到监测胎儿的目的。正常者可见羊水呈透明淡青色或乳白色及胎发、漂浮胎脂片。如混有胎粪者呈黄色、黄绿色甚至深绿色。
如何做胎儿监护:胎儿镜
胎儿镜是用一根纤细的镜子经过腹壁进入宫腔,筛查胎儿有无大体畸形,确诊率100%,同时可以取出脐带血做遗传学检查和亲子鉴定。
如何做胎儿监护:胎心监护
分近程胎心监测和远程胎心监测。
胎心监护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的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采用微波技术,对胎儿没有危害,只需要买胎心检测仪即可。
胎心监护特点:是连续观察并记录下胎心率的动态变化及受宫缩的影响。配以子宫收缩仪、胎动记录仪,便可以反映三者间的关系。可早期发现胎儿宫内急慢性缺氧、胎盘功能不全、脐带脱垂或隐性脱垂并检查胎儿宫内储备的方法。
胎儿正常的心率是在120次/分~160次/分之间,若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120/分或>160分,表明胎心率是异常的。
目前胎心监护仪应用已较为普及,在胎心临护时,发现有胎心图形有异常,也常常用来表示胎心异常。胎心异常多数情况下是代表胎儿在宫内有缺氧,胎心异常的程度越严重,常意味胎儿缺氧也越重,但并非所有的胎心异常都是缺氧引起,除上述情况之外,孕妇本身的情况也影响胎心的变化,如孕妇发烧,胎心常常会超过160次/分.
此外,妊娠超过40周后,由于胎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问题,胎心有时也可低于120次/分,因此在有胎心异常时,需仔细地分析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处理,如确实有胎儿缺氧存在,应及早分娩。
2如何检测胎儿的健康
推算胎宝宝的大小是否与胎龄相符
通常通过测量子宫高度就可间接得知胎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以及羊水情况。正常妊娠20—26周内,子宫底高度每周上升1厘米;36周后,因胎头下降或入骨盆,所以子宫底高度上升缓慢甚至下降。方法为:孕妇排尿后取仰卧位,双腿蜷蛐,左手摸清耻骨联合上缘,右手触摸子宫底部,然后由准爸爸或其他亲属测量耻骨联合上缘到子宫底的距离,正常情况为:
胎儿5个月末时,子宫底高度在脐下1横指;
胎儿6个月末时,子宫底高度在脐上1横指;
胎儿7个月末时,子宫底高度在脐上3横指;
胎儿8个月末时,子宫底高度在脐上与剑突(胸骨下端)之间;
胎儿9个月末时,子宫底高度在剑突下2横指;
胎儿10个月末时,子宫底高度上升缓慢,在脐与剑突之间。
专家提示:
首先要会准确地计算胎龄。从末次月经的第1天为起点,7天为1个孕周,4个孕周为1个孕月;孕妈妈在测查之前要排去尿液,以免影响子宫底高度的准确性。
听胎宝宝的心跳声音
胎心可直接反映胎宝宝在子宫内的安危。在怀孕的第6个月时,可在孕妈妈的腹壁听胎宝宝心脏跳动的声音,就好像钟表“嘀嗒”的走动声,速度很快,通常每分钟120—160次。孕妈妈在去医院做产前检查时,可先让保健医生帮助确定胎心的位置,然而在腹部做一个标记。回到家后,由爱心丈夫借用一个木制听筒,每天听1—3次。方法为:孕妈妈仰卧在床上,双腿平伸直,丈夫把木质听筒直接放在腹壁上即可。胎心每分钟超于160次或少于120次,或跳动不规则都属异常,说明胎儿在子宫内有缺氧情况,应及时去就医。
专家提示:
胎动时可引起胎心加快,但在胎动过后即恢复正常。有时听到的子宫动脉跳动声,它与孕妈妈的脉搏次数是一致的,注意加以区别。
数胎动次数
胎动次数也可直接反映胎宝宝在子宫内的安危情况。孕妈妈怀孕18~20周后,胎宝宝在子宫内经常会做伸胳膊蹬腿等动作,这就是胎动。一开始次数较少,以后逐渐增多,通常在怀孕的29—38周达到最高峰。数胎动的方法为:孕妈妈仰卧或左侧卧在床上,把两手掌放在腹壁上。每天早、午、晚各数1次,每次数1小时,然后把3个小时的胎动乘以4(等于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少于20次或比以前减少一半,或者胎动过于频繁,再结合胎心异常变化,胎宝宝可能面临危险,应赶快去看医生。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在30次左右,则表明胎宝宝情况良好。
专家提示:
数胎动最好在安静及精神集中的状态下进行,胎动最多是在晚上8—9点,上午8点到中午这一阶段活动一般,下午2—8点处于最低点。如果胎动少于10次,说明胎宝宝在子宫内明显确氧。如果在剧烈胎动后,又出现胎动消失,则表示胎宝宝在宫内急性严重缺氧,可能发生了胎盘早剥、脐带受压等,需立即去医院挽救胎宝宝生命。
孕妇可以借助家庭用的多普勒胎心仪,监控胎儿心率情况。
触摸胎位是否正常
胎位是否正常,主要通过检查胎头的位置来确定。胎头呈球状,相对较硬,是胎宝宝全身最容易摸清的地方,先请保健医生教会自己检查方法。正常胎位时,胎头应该在下腹部中央即耻骨联合上方摸到,即摸到圆圆的、较硬、有浮球感的东西就是。
如果在上腹部摸到胎头,而在下腹部摸到宽软的东西即为臀位;若是在侧腹部摸到呈横宽走向的东西则为横位,这两种都属不正常胎位。
专家提示:
由于胎宝宝浮在羊水中,并经常有胎动,所以胎位会经常发生变化。但怀孕32周后胎位基本上比较固定。如果胎位不正常,每天要采取胸膝卧位,每次15—20分钟,早晚各1次。即使胎位纠正过来后,也还需坚持做自我检查,以防再发生胎位不正。
5监测体重
孕妈妈的体重变化也可间接反映胎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整个孕期体重大约增加10~15千克,一般可每周测量1次。在怀孕28周后,通常每周增重500克,如果体重连续数周不增,可能是胎宝宝发育缓慢,一般是由于孕妈妈不良饮食习惯而造成营养不良、羊膜发生病变或羊水过少引起的;如果体重增加过快则可能是合并了糖尿病、妊娠水肿或羊水急性增多。
3与胎儿做游戏
大约在16周以后,孕妇就可以感到胎动。此时,孕妇可以多同胎儿接触——抚摸胎儿。
孕妇仰躺在床上,全身尽量放松,在腹部松弛的情况下来回抚摸胎儿,具体做法是用一个手指轻轻按一下再抬起。开始时,有的胎儿能立即作出反应,有的则要过一阵,甚至几天再做时才有反应。如果此时胎儿不高兴,他会用力挣脱或蹬腿反对,碰到这种情况,就应马上停止。过几天,胎儿对母亲的手法习惯了,母亲手一按压抚摸,胎儿就会主动迎去。到6、7个月,母亲已能分辨出胎儿的头和脊,就可以轻轻推着胎儿在子宫中“散步”了,胎儿如果“发脾气”,用力顿足,或者"撒娇"身体来回扭动时,母亲可以用爱抚的动作来安慰胎儿,而胎儿过一会也会以轻轻地蠕动来感谢母亲的关心的。这时,应配合轻松的乐曲。此外,还可以给5个月以后的胎儿光刺激,用手电贴紧肚皮一亮一灭照射,透过肚皮和子宫壁的微弱光亮,可使胎儿视觉获得一点信息,促使他眼球转动,并促进视觉神经发展。 生命的亲昵,也包括丈夫在内。做丈夫的可以用手轻抚妻子的腹部同宝宝细语,告诉宝宝这是父亲在抚摸,并同妻子交换感受,这样能使父亲更早地与未见面的小宝宝建立联系,加深全家人的感情。
如果能够和着轻快的乐曲同胎儿交谈,与胎儿“玩耍”,效果会更好,可以帮助胎儿发育得更好。需要注意的是,给胎儿做体操应该定时,比较理想的时间是在傍晚胎动频繁时,也可以在夜晚10点左右。但不可太晚,以免胎儿兴奋起来,手舞足蹈,使母亲久久不能入睡。每次的时间也不可过长,5-10分钟为宜。但有早期宫缩者不宜用这种办法。陶诗秀
4孕妈妈要警惕巨大胎儿
巨大胎儿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如果母亲被提示胎儿过大,就要考虑清楚了,既然了解巨大胎儿的危害,刚刚怀孕的女性就要做好预防巨大胎儿。那么,预防巨大胎儿的措施有哪些?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1、注意健康,均衡摄入营养
孕妈进补必须规律进行,不同时期孕妈妈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
(1)孕早期:在胚胎尚小时,可以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主要以蔬菜、谷物、水果为主。
(2)孕中期:此时胎儿的生长加速,各器官系统处于分化奠定阶段,孕妇的热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质比正常人增加10%~20%,这个时候的食物要以豆类、乳品、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为主。
(3)孕晚期:处于胎儿骨骼发育、皮下脂肪积贮、体重增加的阶段,孕妇除摄取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食物外,还可适当增加脂肪性食物。
2、合理运动
孕期适当饮食及运动,不合理的饮食可导致体内营养物质的累积,若不进行适当的运动将使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增加。然而很多人认为在孕期进行锻炼是有害的。而事实上,怀孕期间剧烈运动与早产和低体重儿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中度或轻度运动并不会导致这种结果,甚至会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子痫前期的发生。孕期定期锻炼可使巨大胎儿的发生率降低23%。
3、预防过期妊娠
过期妊娠若胎盘功能正常,巨大胎儿可继续生长,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可随着孕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所以应积极采取措施终止妊娠。
4、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生产
作为孕妈妈,当然不能整天待在家里坐着或躺着,这样容易因为肠胃缺少蠕动而造成便秘,还容易因为吸收的营养过多囤积而导致孕妈妈发胖、巨大胎儿。
5胎儿宫内窘迫分类
胎儿窘迫可分为急性胎儿窘迫和慢性胎儿窘迫。
急性胎儿窘迫主要表现为胎心率的变化,正常的胎心率在 120-160 次 / 分,而胎儿窘迫时开始胎心率 >160 次 / 分,甚至 >180 次 / 分,随后胎心率减慢,每分不到 120 次,甚至少于 100 次,且在窘迫初期,胎儿的胎动频繁,继而转弱并次数减少,进而消失。孕妇可以通过检测胎心率和自数胎动来判断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胎动过频或过少,应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 。
慢性胎儿窘迫是在慢性缺氧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出现胎儿发育及营养不正常,形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临产后易发生进一步缺氧。孕妇在孕后期一般会定期产检,进行胎心监测及B超检查,对于发现慢性胎儿窘迫有一定帮助。在孕后期,正常胎动每12小时超过10次,孕妇每天相同时间早、中、晚自行监测胎动各一小时,3次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即12小时的胎动,可以预知胎儿安危,需要注意的是胎动过频是胎动消失的前驱症状,胎动消失后24小时胎心率也会消失,不可延误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