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病。其病理特点是广泛性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肝脏正常结构被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那么肝硬化发作什么样?
目录
1什么习惯会导致肝硬化发作
精神压力大、常熬夜、重体力劳动、经常出差的人群是患肝病的高危人群。医生表示,这些人群一定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他建议,长期熬夜的人,最好用倒时差的方式,在白天与晚上相应的时间休息。
医生指出,每天凌晨1时到3时,依照中医经脉循行理论,是足厥阴肝经运行的时间,此时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发挥肝的排毒解毒功能。因此,这时候安然入睡,可让肝脏运作、排毒,有利身体的健康。长期熬夜会造成肝、脾、肾功能紊乱、效率降低,最后引起负荷过重的现象而产生各种病变。
如果因工作性质需要熬夜,那就用倒时差的方法,在白天找一个相应的时间休息。
“把生物钟倒过来,也就把肝发挥排毒、解毒等功能的时间重新安排了。天人相应、天地相应,就是指只要有规律的生活,人体器官的运行时间也可以重新安排,而不会紊乱而导致各种病变。”医生说。
2肝硬化发作什么样
1、营养缺乏表现 如消瘦、贫血、皮肤粗糙。水肿、台光滑、口角炎、指甲苍白或呈匙状.多发性神经炎等。
2、出血征象 皮肤和部膜(包括口腔、鼻腔及痔核)常出现瘀点、瘀斑、血肿及新鲜出血灶,系由于肝功能减退时,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和(或)脾功能亢进时血小板减少所致。
3、内分泌功能失调的表现 当肝硬化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时可致男性睾丸萎缩,军酮分泌减少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和阴毛稀少,女性病人有月经过少和闭经、不孕。
4、肝脏情况。肝硬化时,肝脏的大小、硬度与平滑程度不一,与肝内脂肪浸润的多少、以及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的程度有关。早期肝脏肿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晚期缩小、坚硬,表面呈结节状,一般无压痛,但有进行性肝细胞坏死或并发肝炎和肝周围炎时可有触痛与叩击痛。
3肝硬化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
肝硬化并一定是传染病,人们之所以有些人误认为“肝硬化是一种传染病”,是临床可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和诱因很多,如长期大量饮酒、慢性肝病以及药物、毒物损害等等,但最常见的就是慢性肝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
据调查显示我国肝硬化患者中约有70-80%左右是由于慢性肝炎引起的,我们都知道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都属传染病范畴、都是会传染的,所以一般来讲只有乙型、丙型等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才具有一定传染性,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大家需特别注意。
肝炎引发的肝硬化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我国肝硬化患者多是肝炎后肝硬化,由慢性乙肝及慢性丙肝引起,因此,肝炎后肝硬化病例一般都有一定传染性。但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没有传染性。
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的慢性肝炎病史,但是他们往往具有隐性的慢性肝炎发展过程。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硬化,最终依靠肝穿刺组织活检证实肝组织内存在乙肝病毒。丙型肝炎慢性化程度更高,病情发展隐匿,更易演变成为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传染方式和慢性肝炎一样,主要是通过血液来传播,一般接触,如共事、餐饮、握手、交谈等等,不会导致乙肝或丙肝的传染。但是输血、医疗器械污染等等形式,可以引起肝炎病毒感染。对于乙肝肝硬化的家属,应该及时检查乙肝病毒五项指标,根据情况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住院在综合医院的消化科时应与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相对隔离,避免血液接触和污染。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宜从事餐饮、幼教等工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家中的生活用具应该定时消毒。
4哪些人群易患上肝硬化
1.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是引起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这些肝炎转化为慢性肝炎后,就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胆汁淤积患者:长期的胆汁淤积会导致肝细胞炎症及胆小管反应,甚至出现坏死,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3.肝脏淤血者:长期反复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以及肝静脉阻塞,这些疾病可引起肝脏淤血,使肝细胞缺氧而坏死、变性,最终导致肝硬化。
4.先天梅毒:先天梅毒是引起先天梅毒性肝硬化的原因。
5.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者:肝吸虫如果引起干细胞的广泛坏死增生也可引起肝硬化。
6.代谢紊乱人群:血友病等遗传代谢缺陷均可导致肝硬化。
7.长期酗酒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引发脂肪变性、坏死、纤维化,并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8.长期服药和接触化学毒物者:某些药物和毒物也是引起肝硬化的原因。
5肝硬化患者怎么饮食
对肝硬化患者的饮食要强调因人而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体化。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即病情相对比较稳定,没有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正常进食即可,只是要适当控制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不要饮酒;但是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的合并出血、腹水、脾功能亢进、甚至是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饮食一定要严格控制,如要避免食用带刺、带骨以及芹菜、韭菜、豆芽等含粗纤维的食物,更不能进食硬或脆的干果类食品(瓜子、核桃、花生等),还要注意不要吃年糕、元宵等虽软但不易磨碎的食物。
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饮食应提倡多样化,即要讲究色、香、味,还要注意软烂可口易消化,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对肝硬化患者来说充足的热量可减少对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组织蛋白的合成。肝硬化患者每日食物热量按体重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热量35-40千卡,按这一标准目前因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热卡供应一般是不够的,常常听到患者或家属说“XX告诉我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患者住院越久体重下降越明显,追究原因,两个字“饿的”。
是这样的,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暂时需要禁食,但是只要出血停止就要尽早恢复饮食,最初是流质(米汁、面湖、鸡汤、牛奶、藕粉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稀饭、面条、蒸包、花卷等等),饮食中即要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还要有适量的蛋白质,对血浆白蛋白低者还需静脉大量补充人血白蛋白。较高的蛋白饮食对保护肝细胞、修复已损坏的肝细胞有重要意义,而在肝功能严重受损或出现肝昏迷先兆症状时,则要严格限制进食蛋白量,以减轻肝脏负担和减少血中氨的浓度。
另外,还要注意摄入适量的矿物质,近来有报道,肝硬化病人体内锌和镁离子的缺乏已受到人们的注意,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摄取含锌和镁丰富的饮食,如瘦猪肉、牛肉、羊肉、鱼类以及绿叶蔬菜,豌豆和乳制品等,但是要注意这些食物的量不宜太多,还要注意合理搭配,多餐均衡提供。提倡夜间加餐(可以是酸奶或其他易消化的食物)。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少食甜食;对于严重的腹水患者,要限盐、限水,患者饮水要注意均衡,不要一次喝太多,全天摄入量应在1000毫升以内。
总之,肝硬化病人的饮食,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调剂搭配,既保证营养全面,又不因过量而增加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