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性寒,味甘,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那么桑白皮还有什么其它的作用呢?
目录
1桑白皮配伍效用
1、桑白皮配伍车前子:二者皆可利水消肿,相伍为用,共奏清热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所致之水肿。
2、桑白皮配伍阿胶:桑白皮泻肺平喘;阿胶补血养阴润肺。二者伍用,补泻兼施,相辅相成,共奏补血养阴、润肺止咳、泻肺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阴亏虚,或燥邪伤肺之咽喉疼痛、咳喘少痰、痰中带血者。
3、桑白皮配伍黄芩:桑白皮甘寒,泻肺平喘、利小便而导热下行;黄芩苦寒,清泻肺热。二者伍用,有清热泻火、平喘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壅盛所致之发热、咳嗽、气喘、痰黄者。
4、桑白皮配伍橘皮:桑白皮味甘性寒,入肺、脾经,功擅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作用主要在肺;橘皮苦辛性温,入脾、肺经,长于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作用重在脾胃。二者合用,肺脾并重,共奏清肺泻热、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者。
5、桑白皮配伍桑叶: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叶疏风解表、清肺止咳。二者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泻肺、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郁表袭肺所致之发热、咳喘、痰黄者。
6、桑白皮配伍苏子:桑白皮泻肺平喘;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二者相伍,寒温并用,用于治疗各种喘症。
2桑白皮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中药名】桑白皮 sangbaipi
【别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
【英文名】Mori Cortex。
【来源】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幼枝光滑或有毛。单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心形,叶缘具锯齿,有时成不规则的分裂,上面近光滑,下面脉有疏毛,脉腋有簇生毛,叶柄长1.5~3.5厘米,具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雌、雄花均成柔荑花序,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花序长1~2.5厘米,雌花花序长0.5~1.2厘米。雄花花被片4,雄蕊与花被片同数且对生,中央具不育雌蕊。雌蕊花被片4,结果时肉质化,常无花柱,柱头2裂,宿存。聚花果(桑椹),长1~2.5厘米,成熟时为黑紫色或白色。花期5月,果期6月。
【产地分布】多栽培于村旁、田间。分布全国各省。
【采收加工】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药材性状】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用量6~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主要成分】主含黄酮类化合物、桑色呋喃、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桑糖朊及具降压作用的乙酰胆碱类似物成分。
【使用禁忌】肺寒无火及风寒咳嗽禁服。
3有哪些桑白皮治病验方
桑白皮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此外,桑白皮尚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桑白皮入药验方如下:
小儿肺盛:地骨皮,桑白皮各30克,甘草3克,入粳米少许,水煎服。
小便不利:桑白皮12克,冬瓜仁15克,葶苈子9克,水煎服。
脱发:取桑白皮200克,水煎,滤渣后以药液洗发。
糖尿病:取桑白皮20克,枸杞子15克,糯米30克,加水煮粥食用。每日两次,可降血糖、降血压。
蜈蚣毒:桑白皮捣烂,煎洗或敷于患处。
传染性肝炎:鲜桑白皮60克,白糖适量,水煎,分两次服。
结膜炎:桑白皮30克,生地黄10~30克,牡丹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木贼10克,蝉蜕6克,归尾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白蒺藜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饭后30~60分钟和晚上临睡前各服一次。
4桑白皮的简介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Sānɡ Bái Pí
【别名】桑根白皮(《本经》),桑根皮、桑皮(孟诜),白桑皮(《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冬季采挖,洗净,趁新鲜刮去背棕色栓皮,纵向剖开,以木槌轻击,使皮部与木心分离,剥取白皮,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狭不一,厚1~5毫米。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或纵向裂开,霉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微有豆腥气,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5.6%,粘液素9%。
【炮制】
桑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蜜桑皮:取桑皮丝,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皮丝100斤,用炼熟蜂蜜30斤)
5桑白皮的食用方法
桑白皮饮
组成:桑根白皮(锉)1两半、木通(锉)1两半、紫苏茎叶1两半、桔梗(炒)1两半、大腹皮1两半、款冬花1两、紫菀1两、槟榔1两、旋覆花1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用量:每服3钱匕,水1中盏,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
功效:主治肺气壅热,喘息咳嗽,不得安卧,咽嗌干燥。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桑白皮粥
材料:大米100克、鲜桑白皮1块、冰糖1块。
做法:
1、将鲜桑白皮刮去黄色外皮,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煎煮成浓汁,过滤取汁;冰糖达成碎末;大米淘洗干净,捞出沥干备用。
2、坐锅点火,加入适量清水,先倒入药汁搅拌均匀,再下入大米,旺火煮沸后撇去浮沫,然后转小火煮至粥将成,再撒入冰糖末略煮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柴胡桑白皮汤
组成:柴胡(去苗)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大腹(连皮,锉)1两半、黄连(去须)1两、当归(切,焙)1两、麻黄(去根节)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白梅(拍碎)4枚、黄芩(去黑心)半两、旋覆花(微炒)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功效:主治咳嗽,上气促急,心躁寒热,四肢烦疼,夜间甚者。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大豆桑白皮汤
组成:大豆2大升,桑根白皮1握(切),槟榔2-7枚(劈),茯苓2两(切)。
用法:先将大豆加水1斗,煮取5升,去豆,再将后3物,以前豆汁浸经宿,煮取2升,绞去滓,添酒2合,纳药中,随多少服之。
功效:主治脚气遍身肿。
禁忌:忌酢物。
来源:方出《外台》卷十九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三、桑白皮的用药禁忌
1、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桑白皮。
2、续断、桂心、麻干为之使。《本草经集注》
3、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桑白皮。《本草经疏》
4、肺虚,小便利者蒙用桑白皮。《得配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