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舌生疮?口舌生疮,也就是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胃肠功能紊乱、情绪紧张、精神刺激、过敏反应、内分泌紊乱、急性传染病等是引起本病的常见病因,另外,口腔粘膜损伤或常吃辛辣香燥的食物,也可导致口腔溃疡。
目录
1宝宝口舌生疮该咋办 如何对付鹅口疮
患鹅口疮的病儿常常不很好吃奶,如果妈妈强把乳头塞进孩子嘴里,患儿会立即哭闹起来,这是因为婴儿在吞咽奶汁时口腔疼痛及其他特别不舒服的感觉而引起的,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而且还可能会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防止婴儿的口腔内发生鹅口疮,平时要注意婴儿口腔内卫生。妈妈在让孩子吃奶前,首先应该把乳头用淡盐水洗干净。如果孩子奶量较大,母亲的乳汁不够,需要奶瓶喂养者,在喂奶前更需要把用具洗干净,并用沸水烫后再喂。已经患上鹅口疮疾病者,除采用上述喂养方法之外,还需坚持用消过毒的纱布蘸少量的淡茶水或淡苏打水擦伤口腔。每天可擦3~4次,同时按医生指定的剂量服一些维生素B2等药物。如坚持2~3天后仍不见疗效,就要带患儿到医院请医生治疗,以免延误。
2宝宝口舌生疮,睡不好是怎么回事
宝宝便秘首先应该调节饮食小儿粪便干燥难解,排便时哭闹费力,次数明显减少,有时两三天甚至六七天排便一次,称为便秘。首先,家长应了解婴幼儿的排便次数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孩子两天甚至三天大便一次,但小孩排便时,无痛苦表情,不哭闹,大便不干结,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正常的。如果持续排便不规律,大便干燥,且孩子哭闹、费力,那么就是便秘了。对于便秘的患儿,未经医生允许,家长不要经常给孩子服用泻药或用开塞露等帮助孩子排便,以免造成依赖性。
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量。早晨起床后空腹饮温开水一杯,或淡盐水一杯。小儿的饮食应注意多种营养的合理搭配,水果如梨和含纤维较多的蔬菜如胡萝卜、白菜、菠菜、芹菜等要多吃一些。另外应适当吃些粗粮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
家长平日注意训练小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便秘的婴儿如果是喝牛奶的,可以在牛奶中加大糖的含量,也可加些米汤,使牛奶蛋白凝块变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便秘的孩子不宜吃话梅、柠檬等酸性果品,有时食之过多反而不利于排便。
现介绍几种治疗小儿便秘的简便方法:①按摩法:右手四指并拢,在孩子的脐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每次约5分钟左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的作用。②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块削成铅笔粗细、一寸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③咸萝卜条通便法:将咸萝卜削成铅笔粗细的条,注意不要有棱角,用水浸湿后插入肛门,亦可促进排便。
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宝宝便秘由于便秘引起的排便困难常常令宝宝痛苦难言且哭闹不安,宝宝便秘该怎么办?父母又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防止宝宝便秘呢?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较常见的症状,根据引起便秘的不同原因可分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类便秘较多见,经过饮食、生活作息等的调理可以痊愈。
另一类则是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才可彻底治愈。绝大多数的小儿便秘都属功能性便秘。
宝宝便秘信号● 大便量少、干燥;● 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 腹部胀满、疼痛;● 食欲减退。
宝宝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据排便频率为标准,而是要对宝宝大便的质和量进行总体观察,并且要看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无影响。每个孩子各自身体状况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数也有差别。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婴儿每日排便次数可能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婴儿则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状及量均正常,宝宝又无其他不适,就是正常的。
宝宝便秘4原因造成宝宝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饮食不当功能性便秘与饮食的关系最为密切。宝宝饮食过细,纤维素摄入不足,对肠壁刺激不够容易导致便秘;高蛋白摄入过量,容易使肠发酵菌相对减少而影响发酵,进而使大便干燥致密;饮食量不足时,由于肠道内残渣较少,腹肌、肠肌张力不足、蠕动无力,也容易引起便秘。
便不规律由于排便时间不规律且缺乏相关训练,没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时虽有排便的感觉,但由于贪玩或其他事情干扰,宝宝可能会有意识地抑制便意,时间一长,肠内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积于肠内,水分被吸收,大便变得干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谓的习惯性便秘。
先天性生理及解剖缺陷有些宝宝出现便秘是由于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肠狭窄、肠梗阻、直肠或肛门狭窄、幽门痉挛、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均可引起便秘。
精神因素另外,有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因素也可引起宝宝出现便秘现象,如生活环境的改变,或者因肛周病变(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而使孩子惧怕排便,这些都可能导致宝宝出现短期的便秘。
3妈咪必备 宝宝上火的原因到底都有哪些呢
宝宝上火的原因
1、内因:宝宝生理特征易上火
中医认为宝宝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
而且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
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学,引起“上火”
2、外因:饮食及环境引起的上火
饮食因素: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就是火的来源。
环境引起上火:如天气炎热潮湿,水质偏热,易引起上火。
宝宝上火的症状
1、大便干
【症状】: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当摄入的钙超过推荐量时,会与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食积而引起宝宝上火,出现大便干结的症状,粪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危害】:患上便秘的宝宝由于排便时感到疼痛,因此常常会尽可能拖延排便时间,造成大便更加干燥,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便秘造成宝宝体内残留的食物没有及时通过大便排出,日久便在胃肠道产生毒素,形成有害物质。有害物质会降低免疫力,人体易被外界病毒所侵害。长期排便不畅,会引起以后心理上对排便的抗拒,长久形成没有排便的习惯,将来习惯性便秘。
2、小便黄
【症状】:观察宝宝的小便,若发现比平时的颜色变黄,分量变少,这一症状表明宝宝上火了。这也是体内水份缺少在尿液中的体现,需要采取措施调节。
【危害】:由于体内积火,流汗、排尿、皮肤及呼吸时水分蒸发,造成较多水分流失,这些也是造成粪便干硬的原因。长期小便短黄,代表宝宝身体经常水分缺失,正常生理活动和身体发育必然受到影响。
4口舌生疮可能是胃上火了
春季天气干燥、气温回升,所以人体很容易上火,那么该怎么辨别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吗?中医指出,如果口舌生疮可能是胃上火了。
如果您出现嘴角红、口舌生疮、口臭、更加偏爱冷饮、便秘等症状,说明您的胃可能上火了。中医师介绍说,一年四季中,人体最容易上火的器官就是胃,这与人的饮食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人的情绪有关。过于辛辣、温热的食物,过于激动的情绪都会导致胃上火。
在阴阳五行中,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因此肝气常犯胃。过于激动的情绪,长期抑郁的心理对人的脾胃有很多不利之处,严重者不仅会引起胃上火,还容易导致胃病。
对策:吃火锅有讲究
虽然很多人容易上火,但喜爱的饮食中还是少不了火锅、烧烤等食物。中医师介绍说,有讲究地吃火锅可以避免上火。①可用石膏、水豆腐、马蹄等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食物做火锅底料,有助于降火。石膏物美价廉,它是一种矿物质,也是一味中药,尤适用于火气重、高烧患者。②火锅不要趁热吃,因为吃热烫食物,更容易上火。
知道了口舌生疮可能是胃上火了,此外,辣椒、烧烤等驱寒食物是直接导致胃上火的关键因素,因此不宜天天吃。
5这五大症状说明宝宝上火了
秋季宝宝特别容易上火,最近,Jo妈身边就很多宝宝出现拉便便困难、睡觉不香、口舌生疮等这些症状。有以下这些症状,宝妈们就要当心宝宝的火气了,除了要多喝水,还有更多的护理方式。
大便干小便黄
宝宝小便黄而混,大便很干,呈栗粒状,三五天才便便一次。而且排便过程很困难,一拉便便就疼痛哭闹。除了多喝水,宝妈还可以这样做:
1.多吃蔬菜、粗粮等含有大量纤维素的食物,减少肉食摄入量。
给宝宝适当补充益生菌,Jo妈给宝宝用的是崔玉涛推荐的美国Culturelle益生菌,对宝宝便秘、腹泻、过敏、湿疹等都超级有效,不像一些国产益生菌妈咪爱之类的容易引起宝宝过敏。
2.给宝宝按摩。让宝宝仰卧,宝妈先摩擦两只手,等到手心发热后,两手叠放在宝宝右腹下部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腹部旋转,共按摩30圈,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向正好与便便在大肠中的运行方向一致,这样做可以帮助宝宝排便。
嘴巴生疮
宝宝唾液分泌减少,不肯吃饭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宝宝会时不时用手来碰嘴。
这时宝妈需要检查宝宝的口腔粘膜和舌头是否有疮或溃疡。口舌生疮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口角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烂嘴角”。
Jo妈支招:
1.别让宝宝舔嘴唇,如果宝宝唇部出现脱皮、开裂,不要撕拉,可用淡盐水清洗伤口,并将维生素B2碾碎涂敷,每天饭后和睡前各敷一次,坚持3—5天。
2.睡觉前进行唇部护理。Jo妈就常用湿毛巾轻擦宝宝嘴唇,再涂上宝宝专用润唇膏或者蜂蜜。通常几天后宝宝嘴唇就会变得润润的。
3.多给宝宝吃一些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豆制品、胡萝卜等。
有人会推荐宝宝口含些无核话梅来生津,但Jo妈觉得话梅生产过程很复杂,并不适合宝宝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