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一直在流传,依据是“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是乳腺癌高风险因素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对那么多生活有所帮助。
目录
1数字解析女性乳腺癌
乳腺癌,我想对于女性而言是最熟悉不过的名词,好像觉得离自己真的很远,下面数字体现出了一些密码问题,我们应该好好的把握下……
80-100
为达到“远离乳腺癌,保持妇女身心健康”的目标,国家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和中国抗癌协会将发起“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通过在全国建立80-100个乳腺癌普查基地,使广大妇女都能享受方便、快捷、绿色的检查,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1:100
男性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比例为1:100,所以当男性乳腺癌出现异常,如肿块、疼痛、溢液时,也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0%
数字显示,西方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普遍高于东方女性,但以为发现及时,西方妇女乳癌死亡率却比东方女性低至少20%。
13岁与55岁
少女月经初潮提前以及更年期推后使得女性一生中有更多的时间被雌性激素控制,这也是乳腺癌高发的众多原因之一。研究显示:13岁以前既有月经初潮或至55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万分之四
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高达万分之四以上。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每8-9名妇女中就有1名乳腺癌患者。
3%-5%
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虽较西方为低,但近年来增长迅速,并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
1.5倍
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
80%
如果坚持少脂多纤维的饮食习惯,并每天坚持20分钟以上的运动,80%的乳腺癌都可以避免。
NO.1
国家抗癌协会的调查显示,从1978年起,乳癌的发病率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之前女性最大的健康隐患是子宫颈癌。专家分析认为,发达程度越高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越高。因此,乳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类的疾病。
90%,70%,45%
人类对乳腺癌的认识经过上半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比较清晰,乳腺癌不是局部的癌症,而是一种全身性癌症。现在已知,1期乳腺癌的治愈率为90%,2期为70%,3期为45%。
30岁
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另一普遍特点是:发病高峰年龄为40-49岁,比西方妇女提早了10-15年。最近几年乳腺癌的发病更是有了明显的年轻化优势。
3-4倍
35岁以上初产这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30岁以下初产者的3-4倍。
30%
从未生育过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
2喝豆浆可预防乳腺癌
很多女同胞对喝豆浆心存顾虑,已患上乳癌的女性更害怕喝豆浆会加重病情。不过,多个研究显示,喝豆浆不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喝豆浆能降低乳腺癌风险
1豆制品是中国妇女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美国妇女很少摄入豆制品,因此豆制品摄入的差异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引起中美双方研究人员的兴趣。
2中国乳腺癌患者占了5042人,研究中他们发现,与大豆蛋白摄取量最低的人相比,那些大豆蛋白摄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风险降低了29%,乳腺癌复发的风险则下降了32%。
3大豆作为一种传统食材在我国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豆浆、豆腐脑、豆干、豆皮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味。但坊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女性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因为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是乳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4一提到雌激素,许多人就心怀顾虑,因为过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但豆浆中的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具有弱雌性激素、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就属于其中之一。
5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大豆中的异黄酮会优先结合雌激素受体β,而不是雌激素受体α,导致雌激素受体结构改变,从而发挥治疗及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END
喝豆浆不会导致乳腺癌
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且有多个研究证实,喝豆浆不仅不会导致乳腺癌,还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2亚洲妇女通过喝豆浆可以降低乳腺癌1/3的发病率。2011年发表在《乳腺癌研究与治疗》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亚洲人群摄入豆浆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风险。研究结果称,他们调查了9000多例乳腺癌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7.4年,得出的结论是每天补充大豆蛋白大于10毫克的女性,乳腺癌的致死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可见,喝豆浆不但不会导致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3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适当食用豆制品可弥补由于绝经减少的雌激素,从而减轻或避免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科学家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如果每天食用45克大豆,其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会降低40%。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大豆异黄酮100毫克是安全的,并能很好地预防经期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
4补充豆类有很多方式,每天饮用800到1200毫升左右豆浆,就可以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食用30至50克的大豆的标准。在家喝自制的豆浆能有效提升豆浆的浓度和营养吸收率。
3男性易患乳腺癌的因素
据《健康报》报道,激素遗传因素是男性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但更多的诱发因素还是来自后天。那些雄性激素缺乏、雌性激素分泌过多的男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其次,肝脏负责制造在血液中携雌激素的结合蛋白质,这些结合蛋白能够影响激素的活性。肝脏功能受损的男性,体内分泌的雄性激素量偏低,灭活雌激素活性的能力下降,导致雌性激素偏高而可能诱发乳腺癌。有前列腺疾病的男性也容易诱发乳腺癌。
第三,研究发现,中年肥胖者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这是因为脂肪细胞将雄性激素转化成了雌激素。这也就意味着肥胖男子体内含有较高的雌激素。
最后,当一个男性的胸部受到大剂量辐射时可能诱发乳癌。高危人群或高危职业者应高度警惕,注意观察,及早发现。
特别提醒
当男性乳房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尽快就诊:胸部无痛性结节(肿块)和肿胀感;皮肤凹陷和起皱;乳头出现后天内陷;乳头大小出现异常,如两侧乳房出现明显大小不对称;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液体者应立即就诊检查。
4乳腺癌的检查方法
1.乳腺癌的X线检查
(1)乳腺X线摄片对乳腺癌的确诊率可达80%~90%。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乳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取代它,现常用的有钼靶和干板摄片2种方法。X线平片有以下特征时,要考虑为乳腺癌。
①肿块影:多表现为不规则或呈分叶状,无明显界限,中心密度高,有的其边缘有短的毛刺,外突而呈星状表现。或有僵直的索状带向外周延伸。有时肿块周围结构紊乱变形,可出现砂粒样钙化,有时可见增粗扭曲的血管影,或可见到临近皮肤增厚凹陷或乳头凹陷(图20)。
②钙化影:有部分病人临床上扪不到肿块,X片上也可能没有肿块影,而单纯表现为簇状细砂粒样钙化影,或伴有斑片状密度稍高影像。
(2)乳腺导管造影:影像特征可因癌肿的浸润、梗阻、破坏而引起乳腺导管壁僵硬、局部狭窄、管壁不规则破坏或突然中断,或本应呈树枝状分支的导管树整体走向扭曲异常。
(3)乳腺淋巴造影
(4)CT和MRI检查:CT检查可能有助于检出小而致密的乳腺肿瘤,MRI亦可用于小乳腺癌检出,都优于普通X线检查。
2.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3.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4.近红外线扫描:在显示器屏幕上可见到由浅到深灰甚至黑色多个灰度中心的阴影,可大于实际肿块,而且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同时其周边伴有异常的血管影,粗大扭曲中断,呈放射状、条束状、鼠尾状或蝌蚪状(图23)。
5.CT检查:可用于不能?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6.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3)单克隆抗体: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5乳腺癌会传染吗
乳腺癌会传染吗?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说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低的。乳腺癌会传染吗?
乳腺癌是癌的一种,它是不是传染病,会不会传染,那就要弄清癌症是不是会传染的问题。这人问题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也进行了不少观察和研究。人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即把有癌症的动物和健康动物放在一起,通过相当长时间的观察,没有发现有直接传染现象。
在医院里不同种类的癌症病人,长期住在一个病房;患癌症病人和非癌病人长期住在一个病房,也未见有直接传染情况。医务人员长期同癌症患者接触,其癌症发生率,也未见升高。一个癌症患者长期同家人生活在一起,也未见传染现象发生,据此,可认为癌症一般是没有传染性的。
但提议不要让老人带孩子,让她注意休息,化疗就够痛苦的了。
乳腺癌化疗注意事项有三点:
1、化疗期间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并进行术后身体锻炼。
2、多吃苦瓜、绿豆芽、茶、香菇、木耳、猴头蘑等菌类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猕猴桃、蜜桃、苹果、葡萄等,多喝绿茶、乌龙茶、蜂蜜水。有利于帮助化疗引起的肝肾功能的恢复。
3、医生要做的疏通工作:
消除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恐惧,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给病人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讲究谈话艺术性,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耐心细致的解释,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有必要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乳腺癌化疗注意事项大概就有这些,患者只要照着去做,可以极大的减少其痛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