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长期贫血的患者一般气色都不会太好,因此,很多爱美的女性贫血患者会选择在脸上涂一层厚厚的化妆品,但是,这对贫血这种病情的治疗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期贫血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目录
1贫血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检查
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MCV、MCH及MCHC)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
2.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骨髓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骨髓检查对某些贫血,白血病,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或大理石变,髓外肿瘤细胞浸润等具有诊断价值。必须注意骨髓取样的局限性,骨髓检查与血常规有矛盾时,应做多部位骨髓检查。
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如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血钾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等。有时还需进行红细胞膜、酶、珠蛋白、血红素、自身抗体、同种抗体或PNH克隆等检查;骨髓造血细胞的染色体、抗原表达、细胞周期、基因等检查;以及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因子或骨髓细胞自身抗体检查等。
查看详情>>2贫血有什么危害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值。
1.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眼结膜及指甲床色淡,头发干枯,精神萎靡,容易疲倦。
2.肝脾肿大,心律加快,心脏扩大,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3.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吸收较差,常腹泻。
4.注意力不集中,稍一活动会出现气喘乏力现象。贫血后期可出现头面部、下肢浮肿。
所谓贫血,是指末梢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较正常减少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贫血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30克/升,儿童和成年女性低于120克/升;红细胞压积男性低于39%,女性和儿童低于36%。
当然,十分明显的贫血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外观上,贫血病人看起来颜面灰暗,精神萎顿,眼睑结膜苍白,面色无华。还会经常出现头昏、眩晕、心悸、气短、 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症状。所以,急性发病的贫血和中度以上的贫血是很容易引人注意的,也便于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长期贫血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所以,贫血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千万不要再盲目的以为贫血只是一种营养不良的小毛病了,要知道,如果贫血症状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查看详情>>3贫血高发的八大罪恶元凶
贫血高发的八大罪恶元凶
1、怀孕时供铁不足
孕期的女性对铁的需求比怀孕前增加近4倍。而孕妇因恶心、呕吐或偏食、厌食等,常食用含铁低或不含铁的食物;再加上妊娠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铁吸收。长时间的铁摄入不足,使孕妇体内的游离铁和铁储备有所减少。女人10月怀胎,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血液来滋养,胎儿更需要依靠母亲的血来供养,否则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宝宝。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操作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 (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再生障碍性健身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住房要通风。忌服氯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抑制骨髓的药物。
3、缺铁、饮食不当
针对较为常见的“缺铁性贫血”,首先贫血与饮食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气候变化譬如现在的梅雨天气及生理状况等因素,部分人会食欲不佳,或较为偏重于某些合自己胃口的食物。虽然说目前国人的饮食结构越来越西化,但仍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如多酚等会强烈抑制铁的生物吸收和利用。长此以往必然会因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而导致缺铁。
4、不吃主食和肉蛋类
不吃主食和肉蛋类造成的后果非常可怕。不吃肉蛋类食物,人体很容易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B12、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5、常饮茶与咖啡
咖啡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茶也是养生的佳品,但饮用也要适量,否则过犹不及。咖啡中含有一种叫石碳酸的化合物,会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尤其不宜饮茶,浓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还会形成难溶解的物质,使铁元素随粪便排出。女性在经期更要避免饮用咖啡与茶。
6、果蔬、酸奶当正餐
现在,用水果、蔬菜和酸奶当正餐的女性越来越多,植物中含有的草酸、植酸、磷酸及大量的膳食纤维,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吸收率仅为肉类的十分之一。
7、常用化妆品吸收铅
为了呈现姣好容颜,很多女性将化妆品涂抹得里三层外三层。不过专家提醒,女性使用化妆品要谨慎,一些劣质化妆品中常常含有有害物质,铅含量过高。血液系统是对铅毒性最为敏感的系统之一,血液中铅超标,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多食用含钙、铁、锌和维生素B、C丰富的食物,可以抵抗铅的作用,减少铅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中铅的含量。
8、经期慢性失血
最新研究表示,月经过多是导致贫血缺铁的重要原因,往往使得女性的血“入不敷出”。正常月经24-35天为一轮回,经期持续2-7 天,平均经血量20-60毫升。在医学上来说,当每次经血量多于80毫升,流血时间超过7天,就算是月经过多了。当然如消化道出血、痔疮等问题也会导致血液中的铁不断流失而引发贫血。
4贫血饮食的健康搭配原则
1、含铁食物不与牛奶同食。含铁的食物如果与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同服,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吃含铁食物补血时,尽量不要喝牛奶,不服用中和胃酸的药物。
2、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如果你已经贫血了,就不要喝茶。多喝茶会使贫血症状加重,因为食物中的铁易与茶中的鞣酸结合而形成不溶性鞣酸铁,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
3、红枣补血不宜长期吃。红枣虽是补血的佳品,但不宜长期服用,否则肚子容易涨气,且会使身材变胖。一个礼拜吃2至3次即已足够,以免补了血却还得担心减肥问题。
4、保证营养的供应。必须使饮食规律化(1日3餐不可少)和标准化(营养搭配不能忘)。主食的米或面,副食的鱼、肉类,蛋、豆腐、蔬菜等,务必每餐必备。
5、补充造血物质。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不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所致,但由于反复出血,造成慢性失血性贫血,从而加重了再障的贫血程度。因此,在食物中应该补充铁、叶酸、维生素 B12等。若在食物中加入维生素C,可促进叶酸吸收;加入钙片,可促进维生素B12吸收。叶酸广泛存在于绿色新鲜蔬菜、水果、酵母、动物的肝肾中,尤其是新鲜蔬菜含量最为丰富,需注意的是烹调时间不宜过长。
6、血红蛋白是由铁和球蛋白等物质结合而成。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为了增加血色素,就不得不充分摄取蛋白类食品。例如用韭菜炒鸡蛋,不但铁摄取高,而且蛋白质摄取也容易。
7、保持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各种血细胞增殖、分化和再生的基础,由于再障患者全血细胞减少,故在食疗方面,需要补充足够的动物性蛋白质,如动物肝肾、瘦肉、鸡、禽蛋、牛奶等。
8、动物肝脏的铁和蛋白质含量都很高,尚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认为是治疗贫血的良药。但有些人难以接受肝脏的气味,常常把肝脏中的血液全部挤出,反复洗涤,这是不可取的。正是肝脏的血液才含有更丰富的营养成分。为了减轻气味,可与葱、姜、蒜一起烹制。
9、补充含维生素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补充含维生素的食物,不仅可以改善贫血同时对预防出血也十分有益。如维生素B1、B6、K和C等。蔬菜、水果类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其中蔬菜中维生素的含量叶部要比根部高,嫩叶比枯叶高,深色叶比浅色叶高。水果所含的维生素通常是水溶性的,易被人体吸收。大枣的维生素C的含量要比柑桔高7~10倍,维生素P的含量为百果之冠。
10、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主要是生蔬菜及柑桔类水果,适量摄取,可加快贫血的康复。
5贫血有哪些症状呢
1、神经系统
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乃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致常见的症状。小儿贫血时可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2、皮肤黏膜
苍白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贫血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进行有效血容量重新分配,相对次要脏器如皮肤、黏膜则供血减少;另外,由于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也会引起皮肤、黏膜颜色变淡。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另一类表现,可能还与贫血的原发病有关。溶血性贫血,特别是血管外溶血性贫血,可引起皮肤、黏膜黄染。
3、呼吸循环系统
贫血时红细胞内合成较多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以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组织获得更多的氧。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故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引起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悸、心率加快。贫血愈重,活动量愈大,症状愈明显。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氧不足,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此时不仅有心率变化,还可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4、消化系统
贫血时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长期慢性溶血可合并胆道结石和脾大。缺铁性贫血可有吞咽异物感或异嗜症。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缩、牛肉舌、镜面舌等。
5、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
血管外溶血出现无胆红素的高尿胆原尿;血管内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重者甚至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进而引起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长期贫血影响睾酮的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对女性,因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而导致月经异常,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长期贫血会影响各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和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