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病人抱怨:“最近视力下降得厉害,可查来查去,愣是没发现问题。”这时我就会建议患者查一下颈椎,看看有没有问题。眼睛的问题难道和颈椎有关?慢性病疑难病可能与脊柱有关,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
目录
1关于慢性病居然有这些认识误区
实际上,像中国这样人均收入并不高的国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已经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慢性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中国人的死亡原因中,慢性病占到87%,感染性、孕产妇、围产期和营养疾患加起来才占5%。
经济条件好的人才会得慢性病
该误区与第10名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连一些医生也留言表示不能理解收入较低的农村人或进城务工人员为什么患上心血管疾病或者糖尿病的几率那么高。
其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绝大多数地区经济条件差的穷人比富人更容易患上慢性病,而慢性病沉重的经济负担还会将个人和家庭推向贫困的深渊。
2几种慢性病人不宜登山
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性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尤其是收缩压易受体位变动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也较高,心、脑、肾等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血管硬化,或合并其他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容易发生脑出血、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有的病人平日常有头昏、眩晕症状,头重脚轻,走路发飘,则更不适合登山了。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已有足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末梢血管病变主要有下肢血管病变,血管壁有斑块形成,使血管狭窄、堵塞。病史在10年以上的病人都会有这种变化。开始时可能症状不明显,但逐步会感觉下肢皮肤瘙痒,肢端发凉,肤色变暗,出现色素斑,下肢端刺痛或灼痛、麻木,感觉迟钝,肌肉逐渐萎缩,最后趾端坏疽、坏死。登山加重了下肢血液循环的障碍,会出现间歇跛行,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
痛风患者,特别是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在体内形成增多,肾脏排出减少而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肌腱及肾脏,引起组织损伤。登山有可能会诱发急性关节炎的发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特别是膝关节病或已有骨刺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突出的病变在关节,有持续性和进行性的滑膜炎,严重时软骨破坏和骨侵蚀,关节畸形。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骨质增生,表现为慢性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65岁以上90%女性和80%男性患有此病。在上山过程中,由于关节不停摩擦,会加剧疼痛;下山时,约3倍于体重的压力压在下肢,患病关节是无法承受的。
3这些都是颈椎病严重的症状
颈椎病严重的症状1、吞咽异常
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颈椎病患者就会出现吞咽异常的情况,这是颈椎病严重的症状之一。患者吞咽时有梗阻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
颈椎病严重的症状2、胃肠异常
颈椎病虽然是骨科疾病,但是不及时治疗,也会影响到患者的胃肠,表现为自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稀或便秘、体重下降等症。
颈椎病严重的症状3、视力障碍
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都会有视力下降的情况,这就是颈椎病导致的,患者还会感觉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县至视野缩小、视力锐减等症状。
颈椎病严重的症状4、血压不稳
颈椎病最大的危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血压,患了颈椎病颈部损伤后反应性水肿,干扰颈印的紧张反射也会造成血管运动中枢紊乱,引起血压不稳。
4慢性病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慢性病的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一旦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
“慢性病的发展状况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国慢性病出现‘井喷’状态。像高血压,过去发病率很低,现在高血压患者每年增加1000万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糖尿病发病率只有1%至2%,现在已接近10%。”田本淳说,现在最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是危害健康的最主要问题。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每5人中就有1人确诊为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目前已占到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慢性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不锻炼是慢性病的主要诱因
“常说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其实就是因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引起的。”田本淳说,慢性病主要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包括饮食不合理、吸烟、大量饮酒、人际关系紧张、消极情绪、不参加体育锻炼等。其中,不锻炼是慢性病的主要诱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应酬增多,运动减少,进而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上吃得越来越精细,肉类、甜食等摄入较多,营养过剩。加之,交通工具日新月异,如今,人们上下班多是开车或坐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活动减少,这样多吃少动,体内热量增多,身体发胖,疾病就会随之而来。我省心脑血管疾病排死因首位
在我省,慢性病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省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7%。省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任泽萍说:“我省死因排前3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全国的流行形势大体一致。”
5慢性病疑难病可能与脊柱有关
在很多情况下,局部问题要从整体角度求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比如视力下降,往往是由于眼部的气血循环发生了障碍,而非眼睛本身有问题。如果颈椎出现病变,导致椎动脉狭窄,那么供往眼部的血液就相应减少,视力迅速下降毫不奇怪。说到这里,就要提到一门新兴学科——脊柱相关疾病学。
脊柱相关疾病学是研究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因脊柱损害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症的学科。研究表明,临床上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的病因都缘于脊柱,例如神经官能症(表现为失眠、烦躁、多汗、厌食、乏力等)、头昏头痛、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上肢关节肌肉痛、肩周炎和原因不明的胸闷、心悸(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顽固的呃逆等均与颈椎病有关。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在胸髓侧角,其节前纤维通过椎间孔时,因椎间关节错位而受损害。随损害节段不同,导致相应的内脏功能障碍。例如T1~T5 椎间关节错位可发生频发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或冠状动脉痉挛。腰骶椎间错位,除腰腿痛外,还可导致肠痉挛、肠麻痹、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排尿功能障碍、阳痿和痛经等。
脊柱相关疾病学说给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对老年性多系统疾病提出了一种新认识。脊柱相关疾病学的逐步完善,将提高防治老年病的成效。脊柱相关疾病学说已由骨科的颈肩腰腿痛范畴,发展为一门新的病因学说,它涵盖了与脊柱病相关的许多内脏病症。
温馨提示:
洁身自好,防止不洁性行为;采取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注意个人卫生,不吸毒;尽量不输血。
性病,全名性传播疾病。STD是英文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缩写。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组疾病。国际上将20多种通过性行为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列入性病范畴。在古代医籍中就记载“淋证”、“疳疮”、“梅疮”等,但有些性病并非我国固有的,而是来源于中外交流,从外国传染而来。如梅毒是13世纪由葡萄牙商人传入我国岭南,从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