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乳房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乳腺癌的治疗应注意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乳腺癌早期症状常缺乏特异性,待病情进展发现时很多都已属中晚期,因此怎么确诊是否患上乳腺癌对及早发现乳腺癌及早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1怎么确诊乳腺癌
1、乳房X光检查:乳腺X光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癌诊断方法,可根据是否有钙化现象、阴影等来判定,一般而言,乳腺X光检查对肿块判断的准确率可高达70%以上。
2、超声检查:对于判断乳腺肿块的位置和大小非常准确,但对于判断乳腺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则很困难。
3、红外线扫描:利用人体不同结构的软组织对红外线的吸收率不同而进行检查。此方法仅作为一种初步筛选,很多情况下也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4、穿刺:将细针插入肿块中,抽出少量组织,做细胞学检查。这是最终判定肿块性质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检查方法,也是达到确诊目的的唯一方法。
对于乳腺癌的确诊方法临床还有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钼靶摄片等诊断检查方法,而对于确诊了的乳腺癌患者,应注意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行联合手术治疗、放化疗、癌症生物治疗等的联合治疗手段,尤其是多细胞靶向生物治疗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恢复手术造成的免疫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癌细胞复发转移,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达到较高的临床治愈率,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通过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期。
2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主要症状
1肿块
为95%乳腺癌病人的乎发症状。大多单发,少见多发,形态偏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较硬、境界不清。个别如髓样癌质地较软,境界较清。多发于外上象限,肿块增大较快,早期可有活动度。
2皮肤改变
常见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炎性乳癌病人胸部皮肤可大片颜色变暗,呈硬结、增厚,杂以癌性斑块和溃疡呈铠甲状胸壁。晚期乳癌可向浅表溃破,形成溃疡或菜花状新生物。
3乳头乳晕改变
乳房中央区乳腺癌,大导管受侵犯可致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Paget氏病可出现乳头、乳晕皮肤湿疹样改变。
4乳头溢液
乳腺癌伴溢液占乳癌总数的1.3-7%,且多见于管内癌、乳头状癌。血性溢液多见,次为浆液性、浆血性、水样等也有。以溢液为唯一症状乳癌,极少见,且大多为早期管内癌、乳头状癌,溢液乳腺癌多数先发现肿块后伴有溢液。
5疼痛
早期出现的为无痛性肿块。乳癌合并囊性增生病时,可有胀痛、钝痛。晚期乳癌疼痛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
6腋淋巴结肿大
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
3乳腺癌会不会遗传
1.遗传性肿瘤的比例有多大?遗传模式是怎样的?
总体来说,对于大多数常见肿瘤,以散发居多,遗传性肿瘤只占较小的一部分,遗传性乳癌占总比例数的10%以下;然而对于罕见肿瘤,则遗传所占的成分有所升高,比如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视母细胞瘤,约40-60%与遗传相关。
遗传性肿瘤的遗传模式是什么呢?最常见的遗传方式是抑癌基因/癌基因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过,这种遗传的外显率通常不是100%;除此之外,以染色体变异遗传的方式也存在,但是较少见,大多与儿童肿瘤相关。那么,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的肿瘤有什么特点呢?
(1)在一个家族中多代人罹患疾病;
(2)发病年龄较早;
(3)单个患者则可能携带多种原发灶/双侧肿瘤。
2.遗传性乳腺癌有哪些?
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是散发的病例,有15-20%与家庭因素相关,这里的家庭因素可以指低外显率的基因、或者生活环境;此外,还有5-10%的乳癌患者为遗传性的。遗传性乳癌相关的基因/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几种:BRCA1/BRCA2基因携带,Li Fraumeni综合征(P53相关),Cowden综合征(PTEN相关),PeutzJeghers综合征(STK11相关),遗传性胰腺癌(PALB2基因相关),以及弥漫性遗传性胃部综合征(CDH1相关)。
3. BRCA1和BRCA2相关的乳癌是怎么一回事?
BRCA1/2乳癌在遗传性乳癌中应该是最“出名”的了。这两个基因分别位于17和13号染色体上,它们编码的蛋白在基因组稳定性上起到重要作用。在普通人群中(非犹太裔),35岁以下的乳癌患者有10%概率为BRCA1/2突变相关肿瘤,而50岁以下的三阴乳癌患者,其致病因素与BRCA1/2相关的概率为20%。
BRCA1突变携带者患乳癌的概率为50-85%,卵巢癌的概率为40%;BRCA2突变携带者患乳癌概率为40-70%,患卵巢癌的概率为15%。此外,BRCA1/2携带者患胰腺癌、前列腺癌以及男性乳腺癌的概率都增高。
BRCA1和BRCA2携带者患乳癌的类型有所不同:BRCA1携带者50-70%患三阴性乳癌,而BRCA2携带者则大部分是激素受体阳性乳癌。BRCA1/2基因携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BRCA1/2携带患者预后与非携带者无明显差别。BRCA携带相关的卵巢癌,是典型的高级别浆细胞上皮癌,这类患者的预后比散发病例反而要更好一些。
BRCA1/2携带者应该怎么预防肿瘤呢?从筛查手段来说,针对乳腺癌,从20岁开始,建议每6-12个月做乳腺查体,25岁开始,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以及核磁检查;针对卵巢癌,需要从3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经阴B超,每年检测CA-125;从预防措施来说,可以进行双侧乳腺切除,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建议在35-40岁,患者完成生育后进行),可以考虑服用他莫昔芬等内分泌药物预防。
4. 除了BRCA1/2以外,还有什么遗传性乳腺癌疾病呢?
首先是Li-Fraumeni综合征。这个综合征患者终生患肿瘤的概率高达90%,男性略低为70%;35岁之前患肿瘤的概率为50%,其中乳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他的肿瘤有:肉瘤、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瘤、白血病等。尤其是儿童时期的肿瘤患者,应该对这个综合征保持警惕。对于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应该怎么预防癌症呢?对于女性来说,每半年到1年进行一次乳腺查体,20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钼靶以及磁共振检查。其他肿瘤的预防,25岁起,每2-5年进行肠镜检查,并且结合家族史进行相关肿瘤筛查。
此外,Cowden综合征也值得一提。这个综合征与PTEN基因突变相关,患者终生患乳癌的概率为25-50%,此外也容易患其他肿瘤:甲状腺癌(10%),子宫内膜癌(5-10%),还有我们刚才在遗传性结直肠癌部分提到的错构瘤亚型结直肠癌,以及肾细胞癌。这个Cowden综合征患者的皮肤上有典型的病理性粘膜真皮病变(mucocutaneouslesions)。
4预防乳腺癌的食物
1、低脂肪膳食
谷物及全谷食品,新鲜水果和蔬菜,低脂牛奶、干酪或酸牛奶,家禽、鱼、瘦肉、鸡蛋(每天1个左右),豆类(干菜豆和豌豆)。
2、努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正常体重
减少过多的热量摄入,减少糖、甜食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酒精(啤酒和葡萄酒等)的饮用量,细嚼慢咽,适当运动。
3、膳食中增加纤维量
选择含纤维较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及谷类食物、豌豆、干菜豆、马铃薯(土豆)及种子等皆为良好纤维来源。
4、低脂、低饱和脂肪酸和低胆固醇膳食
少吃动物内脏和蛋黄等,少吃黄油、酥油、奶油、人造奶油、椰子油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尽量食用烘、烤、烧、煮或炖食物。
5、饮酒有节制
每天最多饮1次含酒精的饮料(混合饮料、葡萄酒或啤酒)。
6、减少糖的摄入量
包括蜂蜜和糖浆、含糖食品、软饮料、冷饮等。新鲜水果不限。
7、减少钠的摄入量
品尝食物的天然味道是最甘美的,不要食用预先加盐的食物,如午餐肉、腌制食品、调味番茄酱、腌芥菜、调味品、酱油、油炸马铃薯、咸味坚果仁及椒盐卷饼等,要清楚食物中的钠或谷氨酸钠(味精)的含量,用新鲜调料和草本五香调味品,多吃酸性食品如柠檬汁、橘汁,用醋作调味品。
8、家常白菜防乳腺癌
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国、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比西方妇女低得多,其原因之一就是她们常吃白菜(大白菜、卷心菜等)。经研究证实,白菜中含一种化合物叫吲哚-3-甲醇,能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关的雌激素,妇女每天吃约450合(11L)白菜就能吸收500垃合这种化合物,从而使体内一种重要的酶数量增多,这种酶能帮助分解雌激素,因而能防治乳腺癌。
9、常食海鱼可防癌
科学发现,海洋里的鱼很少得癌症,如鲨鱼可能是一种终生不患癌症的海洋动物,有人给鲨鱼注入大量的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也不能使鲨鱼诱发癌症。是因为鲨鱼体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同时还能分泌强烈的抑癌物质。
将鱼皮中含有的白细胞素植入患病的老鼠体内,可使老鼠的癌瘤消失。据分析,这是因为白细胞素激发老鼠的淋巴细胞杀死了癌细胞,因此多吃海鱼可以防癌治癌。
5乳腺癌的诱发原因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身体组织液酸化。身体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身体正常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另外。还有因体质酸化身体发生其他组织的癌变。又因身体机能下降。身体组织液酸化。癌细胞趁虚而入。造成了乳腺癌。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