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功能的改变。脊髓损伤恢复潜力大。早期恢复的过程在数天到6个月内;其后的2年左右患者也可以有进一步恢复的机会。
目录
1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
1.翻身训练
对脊髓完全性损伤的肢体瘫痪而上肢有功能的患者适用。目的是为了:
(1)防止身体局部受压时间过长而造成压疮;
(2)防治肺部感染;
(3)提高患者在床上的活动能力。
2.坐起训练
适用对象同翻身训练。目的是为了:
(1)提高日常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坐位下完成进食、穿脱衣物及学习等活动;
(2)为进一步训练打好基础。
3.坐位平衡训练
适用对象同翻身训练,目的同坐起训练。具体方法:
(1)患者坐位,双腿伸直;
(2)双手缓缓向上抬起,然后放下,反复进行抬放活动,并逐渐延长抬起的时间。
4.支撑减压和移动训练
对颈7~胸2完全损伤、上肢功能正常或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适用。目的是为了:
(1)增加两上肢的支撑力;
(2)减少体重对身体局部的压迫,以免发生褥疮;
(3)提高在床上移动身体的能力。
具体方法:①向前方移动训练;患者坐于床上,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后支撑床面;双手用力支撑臀部抬离床面并向前移动。
② 向侧方移动训练:患者坐于床上,双腿伸直,双手在身体两侧支撑床面;双手用力支撑,臀部抬离床面并向一侧移动。
5.转移训练
对上肢有一定功能或功能正常的截瘫患者适用。目的是为了:
(1)完成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为使用轮椅创造条件;
(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具体方法:① 辅助转移训练(由轮椅转移到床上):训练者面对患者,双膝抵住患者双膝;患者一手扶住训练者肩部,另一于自然下垂;训练者双手扶患者臀部,用力将患者托起;帮助患者缓慢转移到床上。
② 向前方转移训练(由轮椅转移到床上):轮椅正对床边,闸住轮椅;患者将双腿放到床上;患者双手扶轮椅扶手,用力支撑,将臀部从轮椅前方移到床上。
③ 向侧方转移训练;轮椅斜对床,成45度角,闸住轮椅;患者一手撑床,另一手撑轮椅外侧扶手,使臀部离开轮椅而转移到床上。
6.站立训练
(1)站起训练
训练者面对患者,双腿分开站立,双手扶在患者腋下,并用力向上托举;患者下肢配戴矫形器,身体前倾,用力支撑双拐站起。
(2)平行杠内站立训练
患者下肢配戴矫形器,双手握持平行杠站立(家庭中可用栏杆等其他牢固的固定物代替);训练者一手扶住患者髋部,另一手扶住患者胸部;患者挺胸站直,站立时间逐渐延长,每次站立20-30分钟.
2治脊髓损伤的方法有哪些
治脊髓损伤的方法有哪些
文体康复:利用文娱、体育手段使患者进行全身综合训练及轮椅的使用训练(如耐力和技巧训练),并且为进行社会活动做出适应训练。
理疗:利用水疗、光疗、生物反馈等有针对性促进康复。
中医康复: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人等手段,促进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广泛使用中药内服、外用。
营养治疗:制定合理食谱,加强营养发适应康复训练的需要。
物理治疗: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度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例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从轮椅到厕所马桶等移动动作)。
作业治疗;主要是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动作(如编织等),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另外,作业部门还给患者提供简单的辅助工具,以利家庭生活动作的顺利完成。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反对独立求适应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的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康复工程: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着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靠这些工具来补偿功能的不足。
临床康复:用特殊护理和药物如维生素A、C/E、固齿强骨胶囊、钙片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临床处理,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上面就是对治脊髓损伤的方法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希望这许多朋友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首先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另外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小心并且注意生活的细节。
3脊髓损伤分级中哪一种最严重呢
脊髓损伤程度鞍区皮肤感觉的检查应环绕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区各个方向均仔细检查,任何触觉或痛觉的残存均应诊断为不完全性损伤。临床医生需行肛门指检后才能作出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诊断,肛门指检应注意肛门深感觉有无和外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脊髓休克期确定完全性脊髓损伤是不可能的。即使说脊髓休克期已结束,仍须对骶区功能仔细检查后才能确定脊髓损伤完全与否。
早期治疗
脊柱损伤的早期救治包括现场救护、急诊救治、早期专科治疗等。早期救治措施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脊柱脊髓功能的恢复。
对各种创伤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应从受伤现场即开始进行。意识减退或昏迷患者往往不能诉说疼痛。对任何有颅脑损伤、严重面部或头皮裂伤、多发伤的患者都要怀疑有脊柱损伤的可能,通过有序的救助和转运,减少对神经组织进一步损伤。
脊髓损伤在治疗之后很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所以患者和家属都应该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脊髓损伤这种治疗最好要加上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早日恢复,并且后遗症的程度会减轻一些。治疗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平稳的心态。
4脊髓损伤病人如何急救
我国每年脊髓损伤的人数已经达到数万人,仅北京地区每年每百万人口当中就有60人因外伤、车祸等原因造成脊髓损伤。他呼吁,每个人都要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要保证伤员安全到达第一救治医院。一些媒体在报道外伤、车祸等抢救现场时,千万不要把那种一人抬掖窝、一人抬下肢的“吊车式”错误搬运方法传给公众。
交通事故、体育事故、高空作业事故和矿井事故等均能造成脊髓损伤。头部遭受撞击之后,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从而造成脊髓损伤。在急救现场,如果怀疑伤员有可能伤及脊柱,一定要固定好头部,头和躯干必须同时转动,最好在原位固定后搬动,别轻易改变伤员体位,尤其不能采取一人抬掖窝部,一人抬下肢的“吊车式”搬运方法,伤员应被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搬运。
现场救援人员对于已经出现四肢或双下肢受伤、没有昏迷的伤员,要特别注意呼吸是否困难,要解开衣领,去掉领带,解开腰带,固定好头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生到现场。对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要在有经验的急救人员指导下搬运至有条件进行骨科手术、县级以上医院,如条件允许,最好直接送到对脊柱脊髓损伤有综合抢救能力的医院,避免多次转运伤员,造成脊髓二次损伤和医疗费用的浪费。转运路途中要注意固定和观察呼吸,要减少车的颠簸。
5脊髓损伤后女性的性功能
关于女性脊髓损伤病人的性功能研究比起男性病人相应要少得多。着重研究了截瘫的四肢瘫痪的女性病人的月经、受孕、妊娠和分娩等问题,这种不重视女性性问题的弊病有其历史背景。然而,由于公众和专业人员对此的兴趣日益增加,女性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可以接受的合理的课题。许多学者已经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工作。从客观上讲,绝大多数脊髓损伤病人是男性,这也是对女性病人的性能力缺乏全面研究的另一原因。
关于脊髓损伤后有多少女病人仍有性高潮,目前尚无可靠的统计资料。当然,对此无法借用男性病人的资料。临床观察清楚地表明有一定数量的妇女在受伤前性交时有性高潮,受伤后则丧失了获得性高潮的能力,因为从病人的性活动和性唤起时阴唇润滑作用和盆腔的充血程度减少部分反映了这一点。由于盆腔充血过程的损害,在女性性反应周期的持续期阶段,常常不出现高潮平台(阴道外三分之一的充血作用)。
上述观察可以从以下的研究中得以证实。在masters和johnson研究所生理实验室,一名曾参加过性反应周期研究的健康妇女,左三年以后,因车祸造成了脊髓损伤,12个月后重复上述研究。该妇女在损伤前表现典型的正常性反应,如同本书第一章所描述的那样。但她的一个很有趣的性特征,是性快感和性兴奋很少数乳房刺激所驱动。脊髓损伤以后(胸-12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尽管她失去了所有的骨盆感觉,但她却渐渐发觉自己的乳房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了。脊髓损伤六个月后,病人就开始体验到乳房刺激引起的性高潮了。在研究中发现,刺激乳房会出现正常的心肺对性兴奋和性高潮的反应以及乳房和乳头的变化。但病人没有明显的骨盆充血和阴道的润滑作用。然而,在性反应周期的持续期末,发现病人的口唇因充血而增大到正常的二倍大小,在性高潮的一瞬间可以发现病人口唇被动,肿胀,然后再迅速消退:这种变化几乎与健康妇女阴道外三分之一所表现的高潮平台相同。显然,这不仅说明了动情区域具有从身体的一个区域移向另一个区域的能力(此现象早已被从事脊髓损伤研究的数名学者观察到。而且也说明了生理性的性反射能从原有的部位(这里指的是失去了神赴支配的阴道)移向另一个遥远的但在生理上类似部位,显然,尚需进一步探究这个偶然的事件,同时也该对脊髓损伤病人作更全顶的神经生理学的评价。
与脊髓损伤的男性病人相比,女性病人同配偶的性生活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事实说明女性不一定需要像男性那样的骨盆充血才能得以性交,但有些脊髓损伤的妇女可能需要使用阴道润滑剂以便于性交。此外,由于以往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常使女子在性活动比男子更容易充当前动角色和表现出生理上的依赖性。
虽然romano和cassiter指出:严重的内收肌痉拳,会使阴茎的插入根本不可能。但是一般来说,痉挛状态并不妨碍脊髓损伤的妇女的性活动。griffith和trieshmann观察到几位病人在性高潮后立刻觉得痉挛的暂时缓解,与男性病人出现的情况相似。在性交时,女性病人偶尔能见到自主反射失常和骨折的发生。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在中医学属外伤瘀血所致“腰痛”、“痿证”、“癃闭”等病证范畴。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