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一种常见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中老年居多,多数患者发病前没有明显的征兆,只是在洗脸、刷牙、照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的面部有些不正常,在中医治疗中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很好。那么针灸治疗面瘫越早越好吗?面瘫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呢?我们现在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
目录
1哪些人群容易面瘫
通常情况下,患上面瘫的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但是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面瘫的发病也可见于较小年龄,年龄最小者仅8岁。本病以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典型的发病年龄为40—50岁。其中有时候,面瘫一开始的时候表现为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面肌痉挛,另一种是面瘫的并发症。根据统计,约15%的面瘫患者可以自愈,只要治疗及时,一般都可以恢复,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因为面瘫属于一种高复发,后遗症大的疑难疾病。所以,治疗面瘫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
除了年龄方面的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些人群是容易遭受面瘫危害的。一般常见的有孕期、产褥期的妇女相比普通人更容易患面瘫;部分面瘫患者病前有过疲劳史,免疫力相对下降,如果遇到情感的相对过大波动,如生气、害怕、紧张、压力过大等,这类人也是易患面瘫的人群;多数患者发病前面部受过冷风、冷水等刺激,遇冷后面神经血管发生了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发了面瘫。所以,这种易患面瘫的人群一定要小心。
2针灸治疗面瘫 越早越好吗
针灸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研究表明,针对面瘫的治疗,针灸优于药物且无不良反应,而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分期治疗优于不分期治疗,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有观点认为面瘫初期不宜针灸,这其实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面瘫的治疗可分期进行。面瘫早期,病邪表浅,局部宜浅刺,配合远部取穴以及灸疗,以达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待病情稳定,可采取穴位透刺配合电针刺激,以达到足够的治疗量;后期根据疾病的好转程度逐步减少刺激量直至恢复到理想状态。
3面瘫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面瘫4个早期预警症状
1、额肌高低不一:患者额部患侧肌纹变浅,纹理消失,额肌功能受限,皱眉时健侧额肌高,患侧低,呈现不等的台阶形状。
2、眼睑上下难闭:由于患侧眼轮匝肌麻痹,上下眼睑不能自然闭合,出现数毫米间隙,上眼睑上抬无力,下眼睑外翻,泪液外流等症状。
3、鼻孔变小变薄:患者鼻部症状明显,患侧鼻唇沟变短变浅,重者鼻唇沟消失,鼻翼变形,鼻孔变小变薄,鼻孔不一样大。
4、唇珠鼓腮漏气:口裂形态变化,人中沟偏移,张口受限,特别是因口轮匝肌麻痹,唇珠上下不能集中,鼓腮漏气。
二、面瘫发作期的表现
多数患者在早晨洗脸时发现一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睛闭合费力,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口角漏气或刷牙时漏水。进食时,食物常滞留在病侧齿颊间。病变部位较深者,可有同侧味觉丧失或听觉过敏,自觉饮食无味。病情多在3~4天内达高峰,一周后开始逐渐恢复。部分面瘫患者可伴有同侧外耳疱疹和头晕,也称为亨特综合症。
4面瘫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静止检查:即自己对着镜子检查,具体查看颜面各部位的异常表现。
1、额部 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2、眼 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3、耳 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过敏。
4、面颊 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5、口 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
二、运动检查:即通过做面部表情来检查面部的异常反应。
1、闭眼:患病侧闭眼无力。
2、鼓腮:鼓腮时口角漏气。
3、咀嚼:咀嚼时咬腮。
4、嬉笑:露齿或嬉笑时口角歪向健侧。
5如何预防面瘫
1.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
2.平时面瘫的预防需要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紫外线等。
3.需要多做功能性锻炼,如:抬眉、鼓气、双眼紧闭、张大嘴等。
4.每天需要坚持穴位按摩。
5.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有条件的话,做些足底按摩。
6.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常听轻快音乐,心情平和愉快,保证充足睡眠都是面瘫的预防。
7.患者在服药期间面瘫的预防就要注意,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
8.用毛巾热敷脸,每晚 3-4 次,勿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需要注意头部保暖。
9.初期使用由麝香、天麻等组成的面瘫纠正散,恢复很快。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