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我们要积极的治疗冠心病,同时要做好日常的护理,护理比治疗更为重要,这就是所谓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那么该如何护理冠心病患者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常识!
目录
1冠心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控制脂肪,适当吃一些瘦肉以及家禽类食物。多吃海鱼,有研究发现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帮助人们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起到保护心血管,防治冠心病。此外还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专家建议不要超过300毫克,也就是一个鸡蛋所含胆固醇的量。因此,冠心病患者每天最多只能吃一个鸡蛋。
其次要适当摄入蛋白质。适当的蛋白质能够为心脏提供必要的营养,但是如果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加快新陈代谢,使冠心病患者本来就脆弱的心脏,不堪重负。因此每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要在50克左右,可以通过牛奶,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最后,饮食上要清淡,拒绝高盐高糖食品。特别是一些有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一旦盐的摄入量严重超标,就很有可能会引发病情的操作。患者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之内,在夏天时由于排汗较多可适量增加。患者要尽量避免吃火腿,咸鸭蛋,咸菜等食物,因为一小块就会使你当天的食盐量超标。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患者和家人都应当记住。此外,小编建议患者多吃一些紫花、洋葱、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食物,这些食物有增强心肌与血管壁的活力,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十分有好处。
2护理冠心病患者的八大禁忌
一、忌脱水
一些中老年人没有定时喝水的习惯,反而等到渴了想喝时才喝,其实这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脱水”了。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
老年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脱水导致血液浓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二、忌生气、发怒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如果过分激动紧张,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会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从而产生缺血缺氧现象,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三、忌烟酒
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过多的乙醇还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
四、忌口腔不卫生
如果口腔不卫生或患有牙周炎等牙病,口腔中的革兰阳性杆菌及链球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使小动脉发生痉挛或血栓,导致心肌梗死。
五、忌过饱
过饱后胃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还可以导致心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平时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只能吃到七八分饱。
六、忌超负荷运动
老年人应从客观实际出发,运动要量力而行。人在安静状态心肌每分钟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应;体力活动心肌每分钟需要的最大血量会高达2000毫升左右。超负荷的运动量增加心脏负担,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七、忌缺氧
一般而言,一天中除户外活动或有氧运动的吸氧量符合生理需要外,其他时间的吸氧量往往不足。冠心病患者就会出现胸闷等症状。长期供氧不足会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
所以,冠心病患者要经常对房间通风换气,当心胸有不适感时,立刻缓慢地深吸几口气。出现心绞痛时,除服用急救药外,应立刻深吸气,家中备有氧气瓶的则吸氧几分钟,可以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
八、忌严寒和炎热
严寒季节,冠心病患者不要忽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如果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此外,寒冷还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压升高。冠心病患者冬季外出活动时最好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早上洗漱用温水;洗衣洗菜时不要将手长时间泡在凉水里。
炎热时,人体血液循环量大幅度增多,会使交感神经产生兴奋,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额外负担。
3冠心病吃什么药复发
1、抗血小板药物:这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用药。因为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形成动脉内血栓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机制。故所有类型的冠心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都应该使用此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正规的使用剂量是每天75-150mg,并且是终生服用。除此之外,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还应使用另一类抗血小板药物,即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正规的使用剂量是每天75mg,使用的时限9-12个月。
2、他汀类药物:因为多数冠心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所以需要使用以降胆固醇为主的他汀类调脂药物,这类药物不仅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因此,这类药物也适用所有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并应终生服用。常用的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每天 10-20mg;辛伐他汀,每天20-40mg。
3、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不仅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还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还能控制心肌梗死病人心脏的重构。因此,目前推荐冠心病患者使用该类药物,如:福辛普利,每天10mg;缬沙坦,每天80mg。
4、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适合治疗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对改善临床症状,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重要的作用。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25-50mg/次,每日二次。当然,因为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同,这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量及服用时间。
5、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迅速缓解心绞痛,常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治疗。该类药物也可静脉输液,用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治疗,对缓解病人的心绞痛有重要作用,但因易产生耐药性,静脉输液时应有间隔期。硝酸酯类药物的口服制剂如:依姆多,每天60mg,适合于病人长期口服,控制心绞痛的发作。
6、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这类药物有比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同时能降低病人的心率,也可用于控制病人心绞痛的发生,特别是夜间安静时发生的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可给予地尔硫卓口服,每6小时一次,30mg/次。
除上述治疗之外,要对病人合并的易患因素和基础疾病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如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肥胖等。病人应该克服既往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高脂高盐饮食、酗酒等。还要强调冠心病患者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杜绝急躁,适当运动。在治疗过程中应与专业医生密切配合,定期随访,科学用药,科学检查,科学监测。忌滥投医,滥用药,特别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药物,常常会怡误病人的治疗。尽管一些病人接受了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上述基础药物治疗也是不可忽视的,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绝不能代替基础药物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目前是一个不能完全逆转的疾病,尽管使用了上述正规药物治疗,仍有部分病人病情出现变化,当病人出现胸痛症状时,应在第一时间就医,以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4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用药误区
1、不能正确认识病情,盲目用药
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在用药的课问题上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每一种药物都有它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而且不同个体用药也不一样。有的患者常常嫌吃药太多,不按医嘱用药、自行停药或增加减少药量,有病况时用点药,没有病况时就随意停药或减少药量等,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2、听信广告宣传,盲从购药
冠心病患者用药三误区包括了盲目的听从广告的宣传,每个冠心病的患者,其病情的不同,在用药上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而且药物配合治疗也就不一样。盲目迷信广告,蒙受经济损失事小,关键是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还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甚至耽误病情。应该认识到,有病要到正规医院去,明确诊断后按医生指导用药,尽量服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药物,不要盲目听信广告药物宣传。
3、过分在意副作用,不敢用药
的确是药三分毒,但是不吃药的话,病情更是得不到较好的控制的,很多的患者在看到其副作用之后,往往就不敢在服用药物了,其实药品说明书上,不良反应写得越详细,说明这个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学、药效学、毒理学试验和临床观察等做得越详细,疗效货真价实。有的把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副作用都列举出来,就是为了万一出现某些副作用,也好知道是不是服用这种药物导致的,及时停药就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5如何与冠心病鉴别
应与心肌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包炎、胸膜炎等进行鉴别:
1、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2、心包炎
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
3、胸膜炎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干性胸膜炎时,胸膜表面有少量纤维渗出,表现为剧烈胸痛,似针刺状,检查可发现胸膜摩擦音等改变。渗出性胸膜炎时,随着胸膜腔内渗出液的增多,胸痛减弱或消失,病人常有咳嗽,可有呼吸困难。此外常有发热、消瘦、疲乏、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检查可发现心、肺受压的表现。在大量胸液时,可通过胸部检查和X线检查发现。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结核药物治疗;加速胸液的吸收,必要时抽液治疗;防止和减少胸膜增厚和粘连,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胸膜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壁层和脏层的炎症。大多为继发于肺部和胸部的病变,也可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临床上胸膜炎有多种类型,以结核性胸膜炎最为常见。
对于甲亢心、风心病、冠心病有一个特殊的计量鉴别诊断方法: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截然不同的三种心脏病变,但在疾病的一定时期,其表现颇类似,因而易造成误诊误治。
临床应用方法:
将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阳性或阴性)根据表中相应诊断指数逐一记录下来,然后相加,其代数和>0者,可以诊断甲亢症,其代数和≤0者可以排除甲亢症,将患者出现的各项症状及体征(包括阳性及阴性的)诊断指数,按3种心脏病各自相加,以各病诊断指数和的大小,作为鉴别的根据,和大者就可诊断为该病。例如甲亢心指数较大者诊为甲亢心,冠心病指数较大者诊断为冠心病,风心病指数较大者诊为风心病。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