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又叫骨质增生,是正常的骨头多长出来的一部分,是骨骼发生退行性变的一种病症,常发生于关节部位,如颈椎、腰椎、膝关节等。目前许多人对于骨刺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影响了疾病的治疗,需要广大患者多多注意。骨质增生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
目录
1骨质增生患者常吃韭菜炒鲜虾
中老年人肾气衰弱、精血不足,无法荣养筋骨,因而容易发生骨质增生。多见于颈、腰、髋、膝、肘、踝等关节部位,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食疗即通过饮食营养影响机体使其获得健康或预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很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因此给大家推荐一道美味的佐餐佳肴--韭菜炒鲜虾。
材料:韭菜150克、鲜虾240克、菜籽油、鸡精、食盐适量。
做法:将韭菜洗净,切成寸段;鲜虾去壳备用。锅热后倒入菜籽油,先放入鲜虾爆炒,快熟时放入韭菜,反复翻炒,最后放入食盐、鸡精调味即可。
功效:韭菜味甘、辛、性温,鲜虾味甘、性微温,两物同食,可有温中开胃、行气活血、补肾助阳、散瘀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肾虚型骨质增生。
2走出骨质增生的6个认知误区
骨刺又叫,是正常的骨头多长出来的一部分,是骨骼发生退行性变的一种病症,常发生于关节部位,如颈椎、腰椎、膝关节等。目前许多人对于骨刺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影响了疾病的治疗,需要广大患者多多注意。
误区1、骨刺是种病 一定要治疗
人体关节从30岁就开始退变了。即使在X线片上已有了明显改变,也不一定需要治疗。因为这是一个自然衰老的过程,属于自然生理现象。只要无任何临床症状,病人也无丝毫痛楚。这种情况下的骨刺还不能称为病,是不需要治疗的。除非当骨质增生发展到压迫重要组织,发展为骨质增生症时,才需要用治疗手段来解决。
误区2、骨刺是老年人才有的毛病
骨刺最容易发生于老年人和重体力劳动者,有人统计,45~60岁的人发生率为74%,80岁以上者发生率为90%,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但年轻人身上也有骨刺,主要原因是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损伤,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纺织工人的手关节。若本身存在着关节解剖学异常,如膝内外翻等,且从事引起下肢紧张的较大运动,则可加速骨刺发生。
误区3、骨刺越大关节肿痛越厉害
临床上常可看到有些患者双膝都长了骨刺,一侧骨刺很大,疼痛却很轻,甚至毫无疼痛;另一侧骨刺虽小,却疼得厉害。这是因为大骨刺并没有在骨刺周围引发无菌性炎症,而小骨刺却引发了。所以骨刺的大小与疼痛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误区4、多锻炼就不长骨刺
这种认识只讲对了一半。有实验表明,长期超负荷运动或劳作,不仅可加重关节面的磨损,而且还对关节产生高应力,刺激骨的再塑形,促使骨刺形成和软骨下骨硬化加快,加重软骨的退变。而另一方面,适当、正确的运动和劳动方式却可以预防或治疗骨质增生症。因此,运动是一把双刃剑。
误区5、吃药能软化消除骨刺
骨刺成分和正常骨组织一样,有些吹嘘能溶解或除掉骨刺的所谓特效药,纯属子虚乌有。骨刺虽无法消除,但炎症却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症,也就解除了疼痛。因此,治疗骨质增生的关键不是消除骨刺,是在于是否能消除由于骨刺引起的炎症。
误区6、手术治疗胜过保守治疗
手术虽可切除骨刺,但应仅限于极少数压迫神经、血管、脊髓,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刺。因为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外伤,对一些病人会造成无菌性炎症,甚至刺激骨质增生得更快。高达40%的病人,在15年之后会复发骨刺。所以,手术切除并不一定能断根。
3老陈醋可辅助治疗骨质增生
张大妈的老伴得膝关节骨质增生有好几年了,这几年,张大妈可没少想办法帮老伴治疗。正巧,前几天电视中的养生节目介绍了一个用老陈醋治疗骨质增生的方法。据说用老陈醋搽患处,不仅有消炎止痛的效果,还能起到软化骨刺的作用。张大妈一听,心想这办法真是既简单又经济,马上记了下来。那么这个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用陈醋(在超市里能买到的普通陈醋就行)浸湿一块干净的纱布,敷在患处,每次敷20-30分钟。每天敷一次两次都行,随个人的方便。如果敷完再用暖手器或热水袋给局部加温20-30分钟,效果会更好。
注意:由于绝大多数中药都含有生物碱,会降低陈醋疗法的疗效。所以,在用陈醋治疗的同时,不要再与其他中药混合使用。
4骨质增生的检查
当出现有骨质增生的症状时,要及时给医生检查,以便确认情况。一般医生在进行骨质增生检查时,会有以下判断:
1、检查患者身体,如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异常;腰椎两侧肌肉有压痛,或伴有腰部僵硬疼痛或出现下肢麻木等症状,则可确诊腰椎间骨质增生。
2、如患者有腰椎曲度异常、腰椎侧弯、腰椎椎体间隙变窄、腰椎椎体及小关节突增生、腰椎滑脱、椎间孔狭窄等改变。拍腰椎X线片发现正位、侧位、左右斜位的改变,亦可确诊。
3、与其他腰椎疾病区别开。腰椎骨质增生所产生的各种症状应与多种腰椎疾病鉴别,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4、滑液检查
受累关节如伴发攒膜炎可出现滑液量增多。典型者清晰、黏稠、细胞数不高(<20×109/升),多为单核细胞。攒液中可见软骨或骨碎片颗粒,软骨碎片中可见软骨细胞。
5、关节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关节内部情况,能清楚观察关节软骨及其周围组织,但由于本检查毕竟属于创伤性检查,可能伴发感染或出血等不良反应,且费用较高,不可能作为常规检查。
6、X线平片
是追踪病情变化的标准。拍膝关节片时,病人应取站立位拍前后位和侧位片,髋关节和手关节可只拍前后位片。在早期阶段,X线片大多正常,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关节面下骨硬化和变形、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面下囊肿和关节腔游离液体等。骨性关节炎的x线特点为:①关节间隙狭窄,如在膝关节,可小于3毫米;②关节面硬化变形;③关节边缘骨赘;④关节鼠;⑤软骨下囊性变,其边缘分界清楚;⑥骨变形或关节半脱位。
X线片可分为五级。0级:无改变;1级:轻微骨赘2级:明显骨赘,关节间隙正常;3级:骨赘外关节间隙中度狭窄;4级:骨赘外关节间隙严重狭窄,伴软骨下骨硬化。
5骨质增生的原因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导致骨关节变形,引起关节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但产后妇女亦是高发人群。骨质增生的部位不同使得类型也较为多样,而在临床中也发现,诱发此种疾病发病的原因也各式各样,因人而异。
1、风湿、类风湿疾病到晚期可引起骨质增生。
2、肿瘤性骨质增生:部分骨肿瘤有明显的骨质增生现象,如骨母细胞、成骨肉瘤等肿瘤。
3、慢性炎性骨质增生: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以及部分骨骼感染性疾病常有骨质增生的表现,这是因为炎症会刺激骨组织异常增生。
4、外伤性骨质增生:比如骨折后,骨折断端的血肿机化以及骨膜都可能引起骨质增生。骨折愈合出现的骨痂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质增生现象。
5、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包括骨骼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骨性关节炎,颈椎、腰椎不稳定引起的小关节增生、椎管狭窄等,另外跟骨上的骨刺等都会引起骨质增生。
6、因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造成某些关节部位长期、大量地超负荷活动,也极易引发该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文字工作者、电脑工作者等患颈椎骨质增生、手指关节骨质增生和手腕关节骨质增生的比例较高,患者年龄也较年轻。
而骨质增生的高发人群之一的产后妇女,则较多是由于下列原因诱发骨质增生:
1、产后经常抱孩子或做家务,就有可能导致腰椎或手指关节骨质增生。
2、产后受凉,尤其是劳作后立即接触凉水,容易引发骨质增生。
3、孕期腰椎等承受压力过大,产后坐月子调养不好。
温馨提示:
老年人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预防此病。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