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消化吸收。炒鸡蛋放味精破坏鲜味。鸡蛋是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每个人每天都在吃鸡蛋。那么吃鸡蛋有哪些好处呢?吃鸡蛋有哪些错误吃法?
目录
1吃鸡蛋小技巧
用碗或灶台边缘敲破鸡蛋。选择干净的灶台台面等平面(而非碗边)敲破鸡蛋,可以防止碎蛋壳落入碗中,造成污染,同时也避免了捞碎蛋壳带出蛋液造成浪费。
沸水煮鸡蛋。尽量不要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则不但造成蛋壳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烫伤手指。正确的做法是,鸡蛋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等熟鸡蛋自然冷却后剥壳。这样剥壳不但费时费力,还容易让蛋白留在蛋壳上,造成浪费。省时省力又不浪费的做法是,煮好的鸡蛋捞出来后马上放入冷水,感觉不烫手时,尽快剥壳。
大火炒鸡蛋。大火快炒很容易将鸡蛋炒糊,并且导致其口感发硬。炒鸡蛋最好用中低档火轻轻翻炒,这样炒出的鸡蛋就不会老,口感也更柔滑。
煎蛋饼前使劲搅蛋液。使劲搅蛋液煎出的蛋饼口感偏硬。搅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气,如果搅时加点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饼不容易糊锅,还松软可口。
煮荷包蛋时加盐。煮荷包蛋时,只需在热水(不烧开)中加少许醋(而非食盐)。煮3~4分钟后,即可将鸡蛋捞出,这样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使用铁锅。用不粘锅做鸡蛋菜肴比用不锈钢锅或铁锅更好。原因很简单,鸡蛋一旦粘锅就容易变糊。
用鸡蛋做菜时,最后才放调料。对炒鸡蛋和煎蛋饼而言,搅蛋液时或快入锅前,就该加入盐和胡椒等调料,确保调味均匀。
2这样吃鸡蛋有害健康
1.忌吃未熟鸡蛋
鸡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它们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有被分解,因此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因此鸡蛋要经高温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鸡蛋有特殊的腥味,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忌吃煮老的鸡蛋
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3.鸡蛋不宜与糖同煮
鸡蛋与糖同煮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鸡蛋中加糖,应该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
4.炒鸡蛋不需放味精
鸡蛋中含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生成谷氨酸钠,有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如果放入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破坏鸡蛋的鲜味。
5.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后忌存放
一些人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蛋壳容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因为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使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内,贮藏时容易腐败变质。
3吃鸡蛋的人都会有四大误区
误区一: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二: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 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误区三: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误区四: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4鸡蛋的营养价值
鸡的卵。洗净用。以卵黄的食疗价值较高。鸡蛋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可补肺养血、滋阴润燥,用于气血不足、热病烦渴、胎动不安等,是扶助正气的常用食品。能补阴益血,除烦安神,补脾和胃。用于血虚所致的乳汁减少,或眩晕,夜盲;病后体虚,营养不良;阴血不足,失眠烦躁,心悸;肺胃阴伤,失音咽痛,或呕逆等。吃法很多,煎、炒、蒸、煮、冲或煮蛋花等均可。除单用外,亦可配伍应用。如阴血不足,失眠心悸,可用生地黄、麦门冬、百合各12g,煎汤取汁,冲入鸡蛋搅匀服。阴虚,失音,咽痛可同冰糖冲服。 鸡蛋含蛋白质,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脂肪中含多量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蛋黄素;矿物质有铁、磷、钙等;维生素A、B2. B6. D、E和烟酸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医疗效用。
蛋黄对小儿的食疗作用:
1蛋黄油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2 蛋黄油外敷可治疗婴儿湿疹。
3 蛋黄油制法:鸡蛋煮熟,去蛋白,将蛋黄放在小锅内焙煎、取油。
【概述】:近年来,国内外营养学家和医学家对鸡蛋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有了新的评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脑益智】: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2【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动脉硬化】: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惊人效果,他们从鸡蛋、核桃、猪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给患心血管病人吃4-6汤匙。3个月后,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显著下降,获得满意效果。
4【预防癌症】: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根据对全世界人类癌症死亡率进行的分析,人们发现癌症的死亡率与硒的摄入量成反比。
5【延缓衰老】: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个鸡蛋。中国民间流传的许多养生药膳也都离不开鸡蛋。例如,何首乌煮鸡蛋,鸡蛋煮猪脑,鸡蛋粥等等。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20毫克,约为鲜鸡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想补钙的人。 而且,鸡蛋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高血压、高血脂者也可大量服用。
6【治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经妇科检查未发现病理变更;继发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有显着的器质性病变,如生殖系肿瘤、盆腔炎症等。继发性痛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点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性痛经的朋友除了月经前及月经期要注意避免劳累、受凉、情感紧张等因素外,用益母草煮鸡蛋吃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办法。
具体做法是: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天天1剂,连服5—7天。
痛经的发生与淤血有着亲密的关系。鸡蛋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益母草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益母草可通过松弛痉挛状况下子宫、缓解炎症等多种道路起到抗痛经的作用;元胡具有行气活血、散淤止痛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痛经的常用药。三者合用可起到行气、养血、活血、去淤、止痛的作用,是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
5鸡蛋应该怎样保存
鸡蛋是有生命需要呼吸的,鸡蛋长时间不处理肯定就要坏掉臭掉,所以以为鸡蛋扔角落,随用随吃的朋友们,应该注意了。
到超市,商店买鸡蛋少一点,买回家后一个一个用保鲜膜包好,鸡蛋不可以冷冻,会使蛋白质生变化且蛋黄易凝固。应该将蛋尖的一端朝下,气室朝上,放在置蛋盒里冷藏。
鸡蛋不慎裂开或破掉时,可以直接将鸡蛋盛入容器中打散,加入少许的盐,密
封起来冷冻,等到需要调理时再拿出自然解冻即可。
不小心将生鸡蛋和白煮蛋混在一起,只要将鸡蛋拿来旋转,会一直转不停的就
是生鸡蛋,或者一起放入水中,浮起的便是生鸡蛋。
注意事项
一忌保存鸡蛋用水冲洗。有的人嫌买回的鸡蛋太脏,就先用清水把鸡蛋冲洗干净,再放置保存。这是不正确的,会损害鸡蛋的营养价值’,甚至使鸡蛋液变质。鸡蛋壳外面有一层“白霜”,起封闭蛋壳上气孔的作用,既能防止细菌进入鸡蛋内,又能防止蛋内水分的蒸发;保持蛋液的鲜嫩。用水将鸡蛋冲洗后,“白霜”就会脱落,细菌侵入,水分蒸发,使鸡蛋变质。所以,需要保存的鸡蛋不要冲洗,在准备使用时,当然要将蛋壳清洗干净再下锅煮熟。
二忌鲜鸡蛋放入冰箱存放。很多人习惯将买回的鸡蛋放入冰箱蛋架上存放,认为这样可以防止鸡蛋变质。事实上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将鲜鸡蛋放人冰箱架上很不卫生,对鸡蛋和对冰箱内的其他食物均有损害。这是因为,鸡蛋壳上有枯草杆菌、假芽孢菌、大肠杆菌等细菌,这些细菌在低温下可生长繁殖,而冰箱贮藏室温度常为 4℃左右,不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不仅不利于鸡蛋的贮存,易使鸡蛋败坏,也会对冰箱中的其他食物造成污染。正确的方法是把鲜鸡蛋装入干燥洁净的食品袋内,然后放入冰箱蛋架上存放就比较安全了。
三忌保存鸡蛋横放。保存新鲜鸡蛋横放,容易发生“靠黄”。因为鲜鸡蛋的蛋白浓稠,能有效地将蛋黄固定在蛋白的中央。鸡蛋放久了,蛋白中的粘液素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会慢慢脱去一部分水分,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这时如果鸡蛋横放,由于蛋黄比重比蛋白轻,蛋黄就会上浮,靠近蛋壳,变成贴蛋或靠黄蛋,靠黄蛋在煮时,容易散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