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肥胖、嗜酒、营养过剩者容易缠上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你知道吗,药物也会引起脂肪肝。那么哪6类药物会引起脂肪肝?脂肪肝早期都有哪些症状?下面一起来看看。
目录
1盘点可以消除脂肪肝的中药
山楂:
其性微温味酸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化饮食,消肉积……消滞血胀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扩张冠状血管,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可食用山楂果、山楂糕,每次10克左右,每日2次,饭后服。
大黄:
是一味泻下通便、清热解毒的良药,一般都用于急性热病之大便秘结。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除有泻下通便作用外,还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小量常服,对肥 胖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均有良好的作用。选上好大黄,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饭后服。服后若见便稀量多时,应停服或减少用 量。
枸杞子:
味甘,性平。中医学认为其能补肝阴、养肝血、益精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枸杞子能降血糖,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并有降压功效。每次10~15克,可用以煮粥、制作菜肴,亦可冲泡代茶常饮。
制首乌:
即加工制熟的何首乌。制首乌性温,味甘苦。中医认为制首乌是一味补益强身、延年益寿的良药。现代实验证实,首乌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和降血压的功效。用法:每次10~15克煎汤服,每日1~2次。
决明子:
又名草决明,其性微寒,味甘苦。炒熟用,具有清肝明目、养阴清热、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决明子水浸剂和乙醇浸剂有降血压、降血脂和通便的作用。用法:每次10克,泡水代茶饮。可常年饮用,尤以夏季为宜。
26类药物会引起脂肪肝
1、四环素类 四环素性脂肪肝多见于孕妇,用药15天即可发生,病死率高达75%;
2、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在引起类库欣综合征的同时,可伴有脂肪肝发生;
3、抗肿瘤药如嘌呤霉素、甲氨蝶呤等可以引起肝脏脂肪变性;
4、降血脂药,有些降血脂药如安妥明等,若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脂肪肝;
5、一些中草药及矿物药,如中药大枫子、三氮化二砷均可引起肝脂肪变性;
6、抗结核药,如异烟肼。
3脂肪肝早期都有哪些症状
1、黄疸
脂肪肝会引起黄疸的出现,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将巩膜、黏膜和皮肤染成黄色所致。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该型黄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脂肪肝病人会出现轻度黄疸,在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2、疲倦乏力
专家介绍说,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3、食欲不振
医生表示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4、恶心、呕吐、腹胀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5、内分泌失调
重度脂肪肝人群中偶尔会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6、蜘蛛痣
脂肪肝还会导致蜘蛛痣,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 径可从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棉签压迫痣的中心,其呈辐射状的“小血管网”即可褪色,去除压力后又会出现。最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 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
7、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4孕妇如何预防妊娠脂肪肝
方式一:产后一周就可以运动
产后一周开始,就可以做简单的提肛运动,在房间内多走动,在床上做一些仰卧起坐、抬腿活动,以此锻炼腹 肌和腰肌。此时,不宜做大强度运动,以免落下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的后遗症。产后六周,如果没有任何产褥期并发症,就可以进行强度大些的运动了,比如打羽毛 球,做健身操、游泳等。
方式二:能吃也会吃
营养均衡简单地说,就是什么类型的食物都吃些,不只吃某一种,保证食物种类丰富。不少新妈妈为了减肥,中午干脆只吃水果不吃米饭,这样脂肪反弹会更快。可以中午吃饱,晚饭吃七成饱。
方式三:哺乳自己来
怀孕期间,母体堆积脂肪是为哺育期做准备。产后想要快速恢复苗条身材的妇女,建议母乳喂养,而且时间越久越好。因为哺乳期间会消耗体内的能量,营养就会转化成乳汁,补给孩子,肯定就会有瘦身的作用。
5治疗脂肪肝的食疗药膳有哪些
1、黄芪郁金灵芝饮:黄芪30克,灵芝、茯苓各15克,郁金10克,茶叶6克。将上述4味水煎取汁,煮沸后浸泡茶叶。
2、玉米须冬葵子赤豆汤:玉米须60克,冬葵子15克,赤小豆100克,白糖适量。将玉米须、冬葵子煎水取汁,入赤小豆煮成汤,加白糖调味。分2次饮服,吃豆,饮汤。
3、白术枣:白术、车前草、郁金各12克,大枣120克。将白术、车前草、郁金纱布包好,加水与枣共煮,尽可能使枣吸干药液,去渣食枣。
4、黄芝泽香饮:黄精、灵芝各15克,陈皮、香附子各10克,泽泻6克。将以上各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5、金钱草砂仁鱼:金钱草、车前草各60克,砂仁10克,鲤鱼1尾,盐、姜各适量。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同其他3味加水同煮,鱼熟后加盐、姜调味。
6、鱼脑粉:鱼脑(或鱼子)适量。将鱼脑或鱼子焙黄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次服3~5克。适用于脂肪肝。
7、脊骨海带汤:海带丝、动物脊骨各适量,调料少许。将海带丝洗净,先蒸一下;将动物脊骨炖汤,汤开后去浮沫,投入海带丝炖烂,加盐、醋、味精、胡椒粉等调料即可。食海带,饮汤。
8、当归郁金楂橘饮:当归、郁金各12克,山楂、橘饼各25克。将上述4味同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9、红花山楂橘皮饮:红花10克,山楂50克,橘皮12克。将上述3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服。
10、佛手香橼汤:佛手、香橼各6克,白糖适量。佛手、香橼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2次。此方可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11、丹参山楂蜜饮:丹参、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四味药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几沸,每日2次。此方可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脂肪肝。
12、陈皮二红饮:陈皮、红花各6克,红枣5枚。水煎,取汁代茶饮。此方可活血化瘀、行气化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