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那么龋齿是怎么得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1治疗龋齿的方法
1、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一般多用于治疗早期的龋齿,龋齿在发生的早期因为龋环还比较浅,而且这个时期龋洞还没有形成,家长可以给孩子用氨硝酸银和氟化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些药物都有很好的防腐杀菌的作用,对于幼儿龋齿的治疗是极为有效的,这也是治疗早期龋齿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了。
2、龋坏组织磨除法:
龋坏组织磨除法也是现在医学上针对龋齿的治疗比较多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一般多用于治疗龋坏面积比较广泛的龋齿,通过磨除过锐的牙尖、牙齿边缘以及牙齿表层的龋坏组织来达到治疗龋齿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对于龋齿的治疗也是极为有效的,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试一试这种治疗方法。
3、龋坏组织充填法:
龋坏组织充填法就是我们平时多说的补牙,这种方法是临床上用的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了,而且充填术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病情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了,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治疗龋坏组织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还不会损坏患者牙齿功能,因此,这种方法在现在医学上是比较常用的。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治疗慢性龋齿的方法。家长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留意自己孩子牙齿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龋齿一定要尽早给孩子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减小疾病对孩子身体的伤害。希望以上介绍的这些可以带给广大患者朋友们帮助的。
2龋齿是怎么得的
细菌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口腔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
口腔环境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
宿主
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宿主,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另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
时间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3有龋齿的人要注意吃什么
1、鱼、贝类
这类食物富含营养,特别是矿物元素在牙齿的正常发育和防龋中具有重要作用。
2、茶叶
茶叶中富含氟,氟是牙齿和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能与牙质中的钙、磷作用形成不溶性氟磷灰石,可以促进牙齿珐琅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抗力,防止龋齿。另外,还能抑制细菌中的酶而阻碍细菌生长。因此,常喝茶有利于牙齿的健康。氟还来源于海鲜类食物(雪鱼、鲑鱼、沙丁鱼等)、苹果、牛奶、蛋等食物。
3、奶与奶制品
众所周知,这类食物富含钙和磷,它既可以促进牙体硬组织的康复,又可抑制细菌性酸化,从而有效地保护牙齿。此外,奶中所含有的其他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维生素、蛋白质和酶等物质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并且抑制口腔中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这类食品有利于抗龋。
4、葱、姜、蒜
因为这类食物有特殊的辣味,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能抗龋。如葱(大葱、小葱、洋葱)、大蒜含有天然物质“硫化丙烯辣素即大蒜辣素”,生姜含有“姜辣素”等。如能在膳食中适当使用这类食物,在抗龋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5、蔬菜
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通过对牙面的机械性摩擦,清洁牙齿表面。通过咀嚼刺激唾液腺分泌以减少食物的粘附和牙斑菌的形成。所以膳食纤维被称作是 “防龋营养素”。另外,黄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钙,是珐琅质和牙本质钙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蔬菜中还含有很多其他的营养物质如矿物质和维生素,在抗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
4龋齿应该如何护理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
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使儿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小儿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擦洗牙齿。幼儿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刷牙。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要顺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这样就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刷牙后要漱口。不要横刷,横刷容易损伤牙龈,也刷不净牙缝里的残渣。
应该注意儿童的饮食习惯,按时增加各种辅食,多吃粗糙、硬质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磨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磨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我国是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龋是有困难的。但近年来,糖制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应注意宣传使家长教育儿童养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的习惯,睡前不吃糖,注意儿童三餐的质得。从幼儿就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的食物。要尽可能吃些粗粮。要重视母乳喂养婴儿。近来国际上提倡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使用代糖(sugar substitute)来降低龋齿,这在我国当前是不实际的,也是不经济的。最近据报导美国常用的某种代糖(aspartame)含有毒性,已经引起国际上的注意。
3.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主要是通过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近代被认为效果较好的方法有:自来水氟化(central water fluoridation)、学校饮水氟化(school water fluoridation)、牙面涂氟(topical fluoridization)、含氟牙膏刷牙(fluoridetoothbrushing)、氟溶液漱口(fluorde mouthrinse)等方法。
5龋齿有何严重危害
成人龋齿的危害:
1.疼痛。龋齿损伤到牙髓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2.继发感染。龋齿属于细菌性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甚至颌骨骨髓炎。它还可作为口腔病灶,导致全身性疾病,如肾炎、心脏病等。
3.影响消化和吸收。牙齿龋坏后,咀嚼功能降低,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损伤口腔黏膜。牙齿龋坏后,破损的牙冠易损伤局部的口腔黏膜组织,造成口腔溃疡。
5.牙齿缺失。当整个牙冠龋坏后,无法修复,只能拔除。龋齿是成人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
儿童龋齿的危害:
1.儿童龋齿具有和成人同样的危害。
2.增加恒牙的患龋齿风险。龋洞内食物残渣滞留,细菌聚集,使口腔环境恶化,将大大增加恒牙患龋齿的危险。
3.影响恒牙萌出。龋齿继发根尖周炎后,会影响恒牙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障碍,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
4.造成恒牙牙列不齐。乳牙因龋齿缺失,会造成恒牙间隙缩小,容易发生错颌畸形。
5.心理影响。多个牙齿发生龋齿时,影响正确发音和颌面部美观,给儿童造成一定心理负担。
温馨提示:
儿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