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各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都可发生疾病,并波及整个系统。泌尿系统的疾病既可由身体其他系统病变引起,又可影响其他系统甚至全身。其主要表现在泌尿系统本身,如排尿改变、尿的改变、肿块、疼痛等,但亦可表现在其他方面,如高血压、水肿、贫血等。泌尿系统疾病的性质,多数和其他系统疾病类似,包括先天性畸形、感染、免疫机制、遗传、损伤、肿瘤等;但又有其特有的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尿石症、肾功能衰竭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效果是最好的。
目录
1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种类与治疗
(1)急性肾小球肾炎
①原因:
如果患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溶链菌的感染,由于发生过敏反应,在1~2周后就会
引起肾炎。
幼儿期的肾脏疾病以此型为最多。3岁以下较少见,幼儿期至学童期的宝宝较多见。
②症状:
大都是浮肿,尤其是脸部的浮肿才被察觉。接着出现少尿和血尿。检查尿液可以发现蛋白、红血球等。常伴有血压增高、头痛、呕吐、痉挛、昏睡等症状。轻微时没有症状
急性肾炎的病后情况十分良好。轻症只需一两周,或三个月以内即可痊愈。重症,血尿可持续半年乃至一年。不过,转为慢性或肾硬化几率较小。
③治疗与护理:
初期主要是安静休息、保温、食物疗法。
若初期即有浮肿、血压上升、血尿,应静躺下来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以后的病情。此外,受寒亦会影响肾脏,应注意保温,不可使下肢受凉。
依症状要求,可限制水分、盐分、蛋白质,进行饮食疗法。如果是急性浮肿,必须限制水分和食盐。直到浮肿消失后,限制的尺度可逐渐放松。进入恢复期之后,只要不进食含盐过多
的食物即可。蛋白质也仅须在初期限制。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应早日恢复到普通的饮食。
发病后10天内可使用青霉素以控制溶链菌。根据症状酌情使用利尿剂、降压药、扩血管药
及中药。
(2)肾病综合征
①原因:
致病的原因不明。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的蛋白质逐渐泄漏,
而由尿中排出。
发病年龄大都为3~14岁,而且男孩较多。
②症状:
血浆蛋白逐渐泄漏到尿中,而有显著的蛋白尿。因此血浆蛋白严重降低,使全身浮肿。浮肿
的情况比肾炎浮肿更为严重。脸部肿胀,腹水使腹部膨胀,并有血清胆固醇升高。
本病可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两种。后者可具有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肾炎的特点。
经过缓慢,病情时好时坏。通常抵抗力减弱,所以,容易患上肺炎或腹膜炎等各种感染。
③治疗与护理:
采用安静、饮食疗法与药剂疗法。
浮肿严重时,必须完全卧床休息。不过,由于病期长,可依需要调整运动。
饮食疗法以限制水分与盐分为主。不过,须依浮肿的情况而决定,不需限制蛋白质。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相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孩子的肾病不同于成人,比较容易治疗。
肾病综合征对感染的抵抗力相当弱。尤其是使用激素时,此种倾向更为明显。如果担心这点,必须预防感染。
(3)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比较容易治愈,但慢性肾小球肾炎就不同了。不知不觉出现症状,而且经过
缓慢,很难治愈。
①症状:
初期几乎没有症状,大都是在偶然的尿检中查出蛋白或红血球。
不过,此时若要做出正确诊断,必须做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和预后。
病情进展下去会出现浮肿,血压升高。患儿逐渐有倦怠感、脸色苍白、头痛、恶心、呕吐、不眠等症状。症状时进时退,病情经过相当长。有时候长期无症状发生,然后逐渐出现症状,肾脏功能渐渐降低。到了末期会发生呕吐、意识障碍,呈现尿毒症的症状。
主要特征是病程长,最终导致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②治疗与护理:
没有特别的治疗法。不过,有时会恶化发生急性症状,所以此时应以急性肾炎为基准进行治
疗。
没有出现高血压或浮肿时,不必严格进行饮食疗法。仍须避免运动,但以影响日常作息为准。必须预防感冒以及重视保温。
(4)泌尿系统感染(脓尿症)
从肾盂到尿道部位的发炎称为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尿液混浊,故又称为脓尿症。
婴幼儿发生原因不明的发烧时,首先可怀疑此病。2~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而且女孩多于男孩。
①原因:
由细菌感染所引起,可分为大肠杆菌经由尿道入侵而发生感染,自血液进入肾脏等两种情形。女孩的肛门与尿道十分接近,故容易受感染。
②症状:
因发烧才被发觉。婴幼儿会食欲低落、精神不振。排尿时具有痛感,排尿次数多。不过,有
时完全不会疼痛。此时若取尿检查,尿液混浊,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的白血球(脓球)。年长儿会诉说尿频或排尿痛苦,因此而发觉病情。
③治疗与护理:
抗生素十分有效。此外,须保持安静与保温,并大量饮水,以促进排尿。
(5)陷睾症
①原因与症状:
在胎儿时期睾丸停滞于腹部,出生的同时,一般会下降至阴囊内。如果出生时仍未下降至阴
囊中,称为隐睾症。新生儿约有10%~15%属于此症。大部分在一年以内即会下降。只有1%~2%会在1岁以后才下降。因此隐睾症即使持续到五六岁亦无关紧要,只要等待其自然落下即可。但是,如果超过此时限,细胞发育会受影响,必须加以治疗。
②治疗:
可使用外科治疗。
(6)睾丸鞘膜积液
①原因与症状:
睾丸与外膜之间积水即成睾丸鞘膜积液。阴囊会肿大,形成具有弹性的肿物。外表与腹股沟疝相似,用压送法无法使其恢复原状,也没有痛痒之感。刺穿时可抽出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并借此加以诊断。
②治疗:
大都在五六个月内会被吸收而恢复原状。但是,肿胀显著时,可穿刺抽出液体。只要进行二三次,通常可以治愈。如果症状一直持续,必须施以手术。
(7)直立性蛋白尿
此病在静躺时,无法自尿中检查出蛋白尿。若在站立或活动后取尿液,却可证明有蛋白尿。
此种蛋白尿是无害的机能性蛋白尿,大都是由于自律神经不安定的宝宝,在站立时,流至肾
脏的血液较少所致。
此病少见于婴幼儿期,多发生于学童期。大都是在集体验尿中才偶然发现。而且没有其他的
症状。患此病的学童身体较为虚弱,不需特别的治疗,只要锻炼身体即可。
2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中西医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主要侧重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炎和肾病的研究,多数按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把小儿泌尿系统感染分为急性型的湿热蕴结膀胱型(八正散加减)、肝胆郁热型(小柴胡汤加八正散化裁)、三焦湿热型(三仁汤加减);慢性期分为肝肾阴虚型(知柏地黄丸加减)、气阴两虚型(八珍汤加减)、脾肾两虚型(四君子汤加菟丝子汤化裁),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某儿童医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肾炎性肾病。治疗组主要用多巴胺、川芎嗪静滴,并给与中药附子、人参、黄芪、丹参、坤草、生大黄、炒杜仲、猪苓、葶苈子等。形寒肢冷,肿重,下肢不温,脉沉迟者加仙茅、仙灵脾;血压高者加钩藤、天麻;呕吐重加姜半夏、吴茱萸,去附子;少尿者加二丑、车前子、炙甘遂;多尿去猪苓、葶苈子,加沙参、麦冬;恢复期加熟地、山萸肉,益肾固本。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
在基础研究方面,有的医院用肾综颗粒(含黄芪、茯苓、生地、当归、水蛭等)进行实验,证明本药对阿霉素大鼠肾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尿蛋白排出,并能提高血清白蛋白。某医院专家用马兜铃酸制成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分组用川芎嗪、泼尼松、贝那普利进行实验治疗,结果证明川芎嗪与泼尼松作用相当,但其毒副作用则较泼尼松为低。
在单味中药及有效成份调节细胞因子的研究上,发现急性肾衰患者尿中IL-6含量高于健康人,应用大黄后,病人血IL-6和肌酐均明显下降,推测大黄通过抑制IL-6的分泌而减轻免疫炎症,保护肾脏。还有人报告大黄可抑制急性肾衰病人外周单个核细胞产生TNF-?琢,延缓了疾病的进展,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区基质的堆积。实验和临床证明黄芪注射液也有类似的作用,可使IL-6含量降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也减少。有报道称,黄芪注射液可使CRF病人已升高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TGF-?茁、TNF-?琢、IL-6下调。川芎可抑制肾病综合征病人TNF-?琢的分泌,抑制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丹参可降低肾病综合征病儿血浆中SIL-2R的水平,从而减轻肾损伤。冬虫夏草能增强急性肾衰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淋巴细胞产生IL-2,增加淋巴细胞IL-2的吸收率等。仙灵脾可增强淋巴细胞转化,产生IL-2的能力增强,增强CRF大鼠的免疫力。
3女性泌尿系疾病有哪些
女性尿道综合征
是指膀胱和尿道刺激症状,但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该病的发生与婚姻不美满、生育、妇科疾病或妇科手术等有关。情绪抑郁紧张、焦虑或神经衰弱,离异、家庭不和睦及性生活不协调的女性发生率偏高。
膀胱过度活跃
其特点是尿频,夜尿增多,有时伴随发生尿急和尿失禁。其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与膀胱肌肉神经调节功能障碍有关,部分病人可能是慢性膀胱炎症引起的后遗症。目前治疗药物有盐酸托特罗定(舍尼亭)。
压力性尿失禁
是我国劳动妇女易患的一大类病种。原因与多次分娩,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等引起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有关。目前已经有许多微创手术可以很好地治愈该病。
泌尿系感染
是最常见的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在青春期主要与性接触有关,中年女性主要与劳累和经期感染有关,而在老年女性则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尿路上皮修复与抗感染能力下降有关。除了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外,绝经期的女性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低剂量的雌激素。
尿道肉阜
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与长期炎性刺激和绝经后女性尿路上皮组织修复能力低下有关,少部分患者可以转为恶性尿路肿瘤。
膀胱或尿道阴道瘘
该病的发生多数与不正确的分娩方式有关,患者十分痛苦,长期尿液不自主自阴道流出,往往严重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经常导致家庭关系破裂,是危害广大劳动妇女的隐形恶魔。
4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吃什么.肾结石吃什么好.肾结石不能吃什么.
1.多喝水,不憋尿;2.少喝啤酒;3.少吃肉类、动物内脏;4.少吃食盐、糖;5.慎食菠菜;6.睡前不喝牛奶;7.晚餐早吃;8.适量锻炼。
肾结石不能吃牛奶、羊奶等高钙食品,以及多盐食品和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
肾结石不能吃动物内脏、肥肉、猪脑、鸡、带鱼、黄鱼、虾、可可、咖啡等。菜蔬中含瞟吟较多的如花生、栗子、菠菜、菜花、香菇等也应该忌食或尽量少食,同时忌食高蛋白饮食,以减少尿酸的产生
肾结石不能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和发物,如肉类、动物内脏、辣椒、韭菜、公鸡、红茶、酒、咖啡、香菜、香椿菜、黄鱼、带鱼、冬笋、南瓜以及油炸熏烤的食品。
肾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针刺方法:针刺或者电针肾俞、膀胱俞、三阴交、足三里、水道、天枢等可增长肾盂、输尿管的慢慢爬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中草药疗治:常用药物有金钱草、海金沙、瞿麦、扁畜、车前子、木通、滑石、鸡内金、石苇等可随症加减。
大量饮水:大量饮用开水或者磁化水,不仅增长尿量起到冲洗尿路、增进结石向下移动的作用,而且还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控制病情发展。
5女性冬季泌尿系统感染高发
61%的女性受泌尿系统疾病困扰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成年女性而言,最常见的疾病不是感冒,而是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不是发热、咳嗽、头痛等,而是私密处的瘙痒、异味、疼痛、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急)等。
据了解,每年约有61%的成年女性患上泌尿系统感染,原因是女性尿道短,仅约3—5厘米,细菌易上行侵入膀胱;尿道口大,距阴道、肛门也较近,因此尿路上皮细胞对细菌粘附性及敏感性比男性高;每月一次的月经也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如不注意外阴清洁,细菌很容易滋生;夫妻同房时,女性尿道口内移,阴道及膀胱颈充血,如果尿道过短者,也易诱发炎症。此外,妊娠期、幼女或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变化及pH值改变等,也易引生感染。再加上女性外阴部汗腺特别丰富,很容易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细菌乘虚而入。
冬季虽然不如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但许多人还是因为天冷等原因而减少了洗澡次数,这就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再加上冬季天气干燥,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尿液浓缩、排尿减少,冲洗细菌的作用降低,从而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搞好个人卫生是关键
任何一种疾病,预防都是最重要的。而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最关键的就是要搞好个人的卫生。
女性会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的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阴部清洁,要勤用淋浴,勤换内裤。平时还应经常用水清洗外阴。建议最好用经过煮沸的水,因为未经煮沸的水中,病原微生物多,甚至可能混有诸如人乳头状病毒等性病病原体。内裤以全棉为佳,且不宜过小或过紧,还要每天更换。避免长期使用卫生护垫。大便后手纸应由前向后抹拭,以免污染尿道。性生活后女性要及时排尿,以便冲走尿道口的细菌。
多饮水也是一种预防
多饮水在干燥的冬天非常必要。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及时排尿,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建议女性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并保持每2—3小时排尿一次,这样可大大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饮茶水或淡竹叶代茶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柠檬水、猕猴桃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也非常有益。
治疗用药别随便停
许多妇科疾病的最初起源就是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常见的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尤其是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如果治疗不当,会发展成慢性肾盂肾炎,还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因此泌尿系统感染必须重视。
在治疗时由于西医都是抗菌素治疗,但各类抗菌素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所以女性发生尿路感染切莫自己乱服药,尤其是妊娠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对抗菌素的使用应慎重,同时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做到合理用药。
事实上,不少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对泌尿系统感染非常有效,女性朋友不妨一试,如石苇、瞿麦、冬葵子、板兰根、败酱草、车前草、白茅根等。此外,一些常见中成药也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补虚的效果,如药店常见的三金片,就能迅速缓解尿路感染的症状,疗效也比较稳固。此外,三金片作为纯中药制剂,不会产生耐药性,对那些反复服用抗生素无效,或有耐药性的病人尤其合适。同时它还具有高度的肾脏安全性,完全可以放心服用。
最后,专家强调,女性朋友如果发现自己表现出一些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正规用药,直到彻底治愈,以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