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病人的护理方法是什么?甲肝是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一种,是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甲肝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是患者及家属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专家表示,甲肝患者需根据病情给予适当休息、营养和对症支持疗法,防止继发感染及其他损害,即可迅速恢复健康。下面为大家介绍甲肝病人的护理方法。
目录
1关于甲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常见治疗】
1、对症治疗:黄疸型肝炎患者,早期卧床休息,给以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供给足够热量,注意水电平衡,供给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有厌食者,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
2、中医中药治疗:甲肝患者出现黄疸或转氨酶升高,可予以清热解毒剂,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金钱草或茵陈、金钱草、折茅根、茯芩及赤芍,一般可奏效。如退黄及降酶效果不满意者,可加用茵陈、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及大黄水煎服,或茵栀黄注射液40-60毫升,加10%葡萄糖液400毫升,静脉点滴,如黄疸较深者,可同时加维生素K120毫升莫菲氏管静脉点滴,亦可用凉血活血,重用赤芍的中红方剂。
【治疗注意事项】
1、休息在甲型肝炎症状明显时期均应卧订休息。恢复期则应酌情渐增活动,但要避免过劳。卧订休息阶段,特别要注意到每次进食后平卧休息,严格禁止饭后散步。
住院甲型肝炎患者出院后,仍应经过全休、半休、轻工作,这样一逐步过渡阶段,可根据甲型肝炎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调整。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是重要的,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反复。
2、饮食应根据食欲、病情、病期及适当营养情况适当掌握。这种甲型肝炎的治疗方法非常的重要。
3、住院轻症和中等症的甲型肝炎患者,如果家庭有适当的疗养条件,可以留家疗养,定期到门诊复查。或缺乏家庭疗养条件者、则宜住院。重症患者住院后,经治疗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即可回家继续疗养。
2甲肝病人的护理
甲型肝炎是一种有自限病程的急性传染病,除了少数特别严重的暴发型病例外,其他所有病例预后良好。自然病程不超过3~6周。
只需根据病情给予适当休息、营养 和对症支持疗法,防止继发感染及其他损害,即可迅速恢复健康。
住院轻症和中等症的甲型肝炎患者
如果家庭有适当的疗养条件,可以留家疗养,定期到门诊 复查。
病情较重者,如血清胆红素超过180μmol/l,血清alt>33400nmol/(s·l)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缺乏家庭疗养条件者、则宜住院。
重症患者住院后,经治疗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即可回家继续疗养。
休息
一般需要1~3个月的恢复时间。
在肝炎症状明显时期均应卧床休息。
恢复期则应酌情渐增活动,但要避免过劳。卧订休息阶段,特别要注意到每次进食后平卧休息,严格禁止饭后散步。
住院患者出院后,仍应经过全休、半休、轻工作,这样一逐步过渡阶段,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调整。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是重要的,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反复。
3甲肝病人吃什么
甲型肝炎即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后出现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休息和支持疗法。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食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不能进食者,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的葡萄糖、盐、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
对于甲肝患者饮食来说,是不宜吃一些生冷的食物的。尤其是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此外,甲肝患者还是要忌油腻,高脂肪、煎炸食物,如鱼籽、蛋黄、猪肝、猪脑、油饼、油条、烤鸭的。
对于甲肝患者饮食来说,对于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的供应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于甲肝患者来说,是可以吃一些保护肝脏的食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膳食纤维的食物对肝脏的恢复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一次不要吃的过多,过多的摄入会增加肝脏负担的。
4甲肝的症状如何表现
【早期症状】
甲型肝炎的早期症状有畏寒、不明原因的发热、食欲减退、厌油、乏力、肝区疼痛以及腹胀、腹泻、黄疸、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症状。部分人感染甲肝病毒以后,不出现任何甲肝的临床症状,甚至肝功能检查也正常,而到恢复期却可产生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甲肝的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容易被人们误诊和漏诊,而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因此了解甲肝早期的症状,做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春季为甲肝的好发季节,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的发烧、疲乏、厌油、小便发黄等症状,建议到医院检查肝功能是否正常等,以排除诊断,以免漏诊,延误病情。
【各时期症状】
1.黄疸时期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鸟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程浓茶状。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
2.黄疸期
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骚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
黄疸逐渐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个月。
甲型肝炎的化验检查出现血清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SALT)明显增高;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大多数(80%以上)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内完全治愈。无转为慢性肝炎的倾向,无甲肝病毒慢性携带者。极少出现重型肝炎。
5生活中甲肝的预防方法
1.隔离病人 注意对其排泄物的消毒,对病人的隔离期限不少于30天,对幼托机构的病人隔离40天。在流行区,对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4—6周。在家庭隔离治疗的病人要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制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要认真进行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 首先要管好水源,其次为饮食和粪便。要做到食前便后洗手,推行分餐制或公筷制;加强对饮食摊点的卫生监督及食具的消毒(食具应煮沸或蒸汽消毒至少20分钟);加强食用水产晶(贝壳类)的卫生监测,改变生食或半生食贝壳类食品的习惯;对病人的粪便等排泄物可用漂白粉、氯胺、1%过氧乙酸严格消毒处理。
3.保护易感者 ①被动免疫:对甲型肝炎的易感者(尤其是密切接触病人的儿童、孕妇与体弱者)注射丙种球蛋白,注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能在接触甲型肝炎病人7天内使用(超过2周注射效果就差),可防止发病,减轻病情或缩短病程,保护率约为80%,维持时间一般6周。通常对幼儿、儿童及成人分别注射1毫升、2毫升、3毫升,1月后重复注射一 针,可维持免疫力6个月。单位发生散发病例,周围人一般勿需注射。被动免疫还可使用甲肝抗体。②主动免疫:甲肝灭I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已广泛应用,证实抗体产生稳定、可靠,基因工程甲肝疫苗也在研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