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那么脂肪肝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危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1脂肪肝的病因是哪些
脂肪肝在现在的发达国家来说,发病率是处在第一位置的,但在我国来说,虽说不是肝脏疾病发病率的首位,但随着近年来,生活质量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每年都有所提高,所以要重视预防。下面就脂肪肝的发病因素进行介绍:
1.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多糖、多酒饮食相对增多,而饮食调控未得到重视。长期过量摄入这些物质,使得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增多,引发脂肪肝。要预防脂肪肝的发生,人们应该改善膳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少饮酒。
2.生活、工作节奏快,体力活动及锻炼少是导致脂肪肝发病率升高的另一原因。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人们锻炼减少,同时由工作方式的改变,大多数工作不需消耗很多体力,为使脂肪在肝脏内的堆积速度加快在而引发脂肪。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每天跑步,每天至少6公里才能达到减肥效果。仰卧起坐或健身器械锻炼都是很有益的。
3.对肥胖、血压增高、血脂增高认识不够,不重视自我预防。肥胖、血压增高、血脂增高等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会促进发病,应防治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增加运动量。
脂肪肝这种疾病很容易就会引起并发症,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会引起肝硬化等疾病,所以,对于脂肪肝这种疾病的治疗一定要重视,最基本来说,脂肪肝疾病不容易彻底根治,治疗比较困难,想要控制病情,首先要排除病因。
查看详情>>2脂肪肝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危害
1.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在排除胃肠疾病后,应考虑脂肪肝的可能。
2.恶心、呕吐、腹胀: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也可单独出现。
3.疲倦乏力: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4.蜘蛛痣:它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径可从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棉签压迫痣的中心,其呈辐射状的“小血管网”即可褪色,去除压力后又会出现。蜘蛛痣最常见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
5.维生素缺乏症:大多数脂肪肝病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维生素含量不足,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3脂肪肝的症状体现
脂肪肝患者大多容易忽略病情,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对于治愈脂肪肝是不好的。那么,脂肪肝有哪些相关症状体现呢?接下来,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专家介绍的脂肪肝症状体现。
1、脂肪肝的症状在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据统计,约25%以上的脂肪肝患者临床上可以无脂肪肝的症状,有的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故更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因此目前脂肪肝病人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2、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脂肪肝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现象,这些都是属于脂肪肝的症状。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
希望上面这篇文章能够对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的脂肪肝的相关知识,您可以继续浏览我们有问必答网的网站或是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查看详情>>4脂肪肝的护理
1.饮食指导
脂肪肝患者平时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动物脂肪、骨髓、黄油、内脏等,可选择鱼类、瘦肉、鸡蛋、兔肉、豆制品、牛奶等;蔬菜宜选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及粗纤维的新鲜蔬菜,如白菜、芹菜、萝卜、胡萝卜等;水果选含钾和维生素高的,如香蕉、西瓜、山碴、柑橘、苹果、梨等;宜食用有降脂作用的海带、海蛰、海参、海藻等;食用油应选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食盐量控制在3~5g/d,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食盐量控制在1~2g/d;注意饮食定量,不暴饮暴食,合理分配3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15%~20%,脂肪<20%~25%,糖50%~60%),纤维素摄入20g/d,水2000ml /d.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ml/d,最好戒酒戒烟。
2.有氧运动指导
有氧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之一,长期连续的坚持有氧运动,可消耗体能,促进脂肪代谢,从而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在肝脏内的堆积。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频率、强度,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min),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舞、游泳、瑜珈、健美操等,运动强度依心率而定:靶心律=170-年龄。为安全起见,持续时间30min以上,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min内消失为宜,3~5次/周,在运动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于疲乏劳累,长期坚持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机能,增强体质。应坚持每天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打羽毛球等运动。
3.心理指导
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尤其是症状不明显、不影响饮食、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患者,迟迟不愿进入患者角色,侥幸心理尤为严重,认为无需治疗或不按医嘱行事,容易贻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针对这种心理,要向患者仔细解释,耐心说服,讲清楚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直接损害肝功能,甚至导致肝硬化,是糖脂代谢异常在肝脏中的表现,反映出更早期的糖脂代谢紊乱,也是早期治疗的好时机,使患者树立对脂肪肝的科学态度,克服侥幸心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因为脂肪肝至今没有特效药,不易治愈,患者又表现出焦虑情绪,产生无药可治的恐惧感。这些不良的心境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及时给患者讲清该病的病因、转归及预后,提高战胜脂肪肝的信心,消除抑郁、焦虑的心理,保持心态平衡,这样才能早期治愈脂肪肝。
5脂肪肝的五大危害
脂肪肝的五大危害
1.导致肝硬化、肝癌。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继发肝癌的几率较高,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那就离生命的终结不远了。
2.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并且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3.增加肠癌风险。脂肪肝为什么会增加肠癌的风险呢?专家指出,严重的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而饮食因素与大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大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大肠中的胆酸,而脂肪肝最重要的成因便是过多摄取动物脂肪和红肉,不仅增加了脂肪的摄入量,这一情况也会增加致癌物质胆汁酸在肠道的蓄积,进而导致肠癌发生。
4.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会引发和加重糖代谢失调。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形成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症。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约50%,可见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
5.降低人体免疫与解毒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够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改造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体。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将会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进而抵抗力差会更容易被感染。另外肝细胞对一切毒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方式将其变为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毒功能衰退,很容易造成内毒素、外毒素在体内的潴留,对机体造成毒害。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