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家长往往不按照医生的建议带孩子及早去口腔科治疗。他们总是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治不治疗没关系。其实,乳牙龋齿不及时治,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孩子乳牙龋齿应及时治疗吗?
目录
1龋齿的危害
龋齿多发生在乳牙期的宝宝。一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会被恒牙取代,患龋齿无关紧要,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龋齿有着严重的危害性。
牙齿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咀嚼食物,是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关口。如果乳牙龋坏,自然不能正常咀嚼,食物在患儿口腔内不能很好地进行切、撕、磨等咀嚼加工,囫囵吞枣地进食,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得以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务必会使宝宝摄取营养减少。
有些龋齿,不得不在换牙之前就拔掉,在缺牙位置两侧的乳牙,会不约而同地向缺牙的空隙区倾斜,导致恒牙萌出时发生严重的错位。恒牙的长期错位,既影响美观又碍于咀嚼,直接危害机体的生长发育。更严重的是乳牙龋坏后,发展成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它可以做为一个慢性病灶潜伏在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急性发作,突然出现剧烈的牙痛、头痛、发热、面部肿胀、食欲减退,如此反复出现,对健康影响较大。
腐烂的牙根,其锐利的边缘,常常刺破舌头、口腔粘膜,形成口腔粘膜溃疡,为细菌侵入机体开了门户。另外,牙齿的正常咀嚼运动有促进颌骨发育的作用。因此乳牙过早损害、缺损还会影响颌骨的发育,而颌骨发育不良又会造成颌骨畸形和恒牙牙列不齐等症状。这些不良后果极易导致各种牙体病或牙周病,并罹患终身。
2乳牙龋齿应及时治疗
胎儿时期,怀孕2个月时乳牙胚即已发生,5~6个月时牙齿开始钙化,此时期孕妇应加强钙的补充。
出生后半年左右乳牙开始萌出,大约到幼儿两岁时乳牙全部出齐,乳牙萌出的先后顺序是: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一般下颌牙萌出早于上颌同名牙。
儿童到约6~7岁至12~13岁开始替牙,即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取代,此阶段为替牙期。
乳牙时期主要在2~6岁之间,此期间儿童应学会刷牙,但儿童喜欢吃糖等甜食,刷牙时往往不够彻底,所以乳牙龋坏率很高,此时乳牙出现龋坏应尽早治疗,龋坏范围较小时作局部修补即可,当出现牙齿持续疼痛的牙髓症状时应作根管治疗,大面积龋坏无法保留的乳牙再选择拔除,乳牙过早缺失咀嚼功能不充分对颌骨发育的刺激不足可能导致颌骨发育减慢或者出现生长的不对称,乳牙过早缺失可能导致恒牙萌出间隙不足出现恒牙排列不齐往往需要正畸治疗。当乳牙过早脱落时应在缺牙处作缺隙保持器,为恒牙萌出保留空间。
3有了龋齿不应该吃什么
1、甜腻之品
尤其是蔗糖,它的致龋作用最显著,使局部的硬组织发生坏死、脱矿,透明度改变,牙釉质变色,局部软化、疏松,形成龋洞。日久牙齿动摇,故忌食。甜腻食物亦有以上类同作用,对龋洞是一个直接刺激,又妨碍胃肠消化吸收,影响龋齿患者健康,故也忌食。
2、酸性食品
因酸性食物在口腔乳酸杆菌的作用下能产生更多的乳酸,而乳酸在已受到破坏的牙龋洞里进一步脱钙,使龋齿面积增大,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应少食酸性食物黑色素瘤中药,且食后应刷牙清除齿缝龋洞内的食物残渣。这类食物有石榴、杨梅、酸枣、醋等。
3、燥热药物
本病多由风热、胃火或虚火所致,故临床用药当忌用苍术、厚朴、附子、干姜、肉桂等燥热之品,以免伤阴助火,加重病情。流行性愿冒龋齿的人应该在饮食中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钙、维生素A的食物,如乳、肝、蛋、肉、鱼、豆腐、虾皮、菠萝、胡萝卜、红薯、青椒、山楂、橄榄、柿子、沙果等。含氟较多的食物有鱼、虾、海带、海蜇等。
4、坚硬粗糙食物
坚硬、粗糙的食物,如炒花生、炒蚕豆、炒黄豆、炒腰果、炒榧子和粗纤维蔬菜如芹菜、竹笋、毛笋、韭菜、蕹菜、生胡萝卜等以及经过油炸的食物如炸猪排、烤羊肉、油炸蚕豆等,这些食物需用力咀嚼,有时还会填嵌龋洞,加深龋洞,故应忌之。
5、过冷过热食物
龋齿患者的牙齿完整性多受到损坏,病牙较深的龋远程转移洞可与牙髓相通,牙髓的神经末梢显露出来,使它对凉热刺激的敏感明显增加,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时,因刺激暴露的神经末梢,便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6、酒
酒及兴奋饮料含有酒精,能刺激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浓度的烈性酒,对肝、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均有害无益。兴奋性饮料如咖啡、可可等也有类同作用,而龋齿患者,尤其需要安静,故不能食用,发热、头痛患者尤不适宜。
7、低氟饮食
氟是正常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饮水中有一定古量的氟,有利于牙齿组织钙化和代谢,增强牙齿的抗酸性能和抗龋能力,可有效地防止龋病的发生或使龋病趋愈。反急性粒性白血病之,若进食含氟的饮食较少,或居住在饮水和食物中含氟量较低的地区,龋齿的发病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将会大大增加。
4龋齿的预防
预防龋齿要从婴幼儿做起。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牙齿刚刚长出,牙釉质表面的矿化程度不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小,容易发生龋齿。
婴幼儿时期,即使是哺乳期,如果不注意喂养方法,也容易患上“奶瓶龋”。首先注意不要让宝宝养成嗜糖的习惯,饮食中不加入过多的糖。其次是喂奶时,奶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位置,更不要用奶瓶做为哄宝宝的工具,让宝宝抱着奶瓶、喝着奶睡觉。还要做到吃完奶后,喂些清水,以达到刷洗牙齿的目的。
1岁左右的宝宝,模仿力强了,就要让他模仿大人饭后漱口。睡觉前不仅洗手,洗脸,还要用小牙刷清理一下牙齿。当然处于乳牙期的宝宝,模仿力再强,要让他独立掌握和运用刷牙技术,保证刷牙质量也不是很容易的。因此,作为家长,还是要和宝宝一起共同完成刷牙的工作,要不厌其烦地讲刷牙的道理,如此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为宝宝永久性自觉刷牙打下基础。目前有专为儿童设计制作的牙膏,可以选用。若选用香型较诱人的含氟牙膏,一定要注意不可把牙膏咽到肚子里,因体内氟超过一定量会影响宝宝健康的。
宝宝到了6岁以后,恒牙陆续萌出。乳牙与恒牙开始交替。此时的宝宝在具备了讲卫生、自己动手刷牙的能力的同时,摄取食物更广泛,进食要求也更加强烈了。如果不加以限制,他们可以不停地进食,特别是晚饭吃得过早,睡觉又晚,临睡时宝宝便会因饥饿而想吃东西。因此,家长要科学地安排进餐时间,既不要不分时、不分量地吃起来没完,也不要饿坏宝宝。这样做,对乳牙期的宝宝来说,无论是保护牙齿,还是促进健康都大有益处。
龋病要防患于未然,但它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仍有发生龋病的可能。一旦患了龋齿,最好是及早发现,尽早治疗。
5龋齿牙痛怎办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痛彻心扉的牙痛,一般要到医院治疗,而对于还能忍受的疼痛,应该怎么处理?但是只能做到暂时的止痛,最终还是要去看医生的,蛀牙越早发现越好,可以马上补上,而对于一些已经不能在拥有的牙齿,就干脆拔了。虽然拔牙是有那么一点小痛,但是相比牙痛,还是极好的。
1、一颗花椒的故事。放一颗花椒在疼痛部位,可以缓解疼痛。
2、啊,丁香花!丁香花一朵,弄碎后,塞入疼痛部位,可以有效消除疼痛,丁香花可以在药店购买。
3、穴位法。按摩压迫“合谷穴”(手背虎口附近),缓解疼痛。
4、如果是症状较轻的,可以用盐水或酒漱口几遍。
5、有些情况可以用冰袋冷敷颊部,疼痛也可缓解。
温馨提示:
儿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更多>>